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的美稱,有歌必生舞,有舞必有歌,載歌載舞就成為西藏音樂的最大特點之一,這是由特殊的地理環境和生活方式所致。眾所週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每當唱起歌的時候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已經成為一種慣例。一來,以“舞”將歌曲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二來,以“舞”達到取暖的效果。
民間音樂在西藏傳統音樂中佔有較大的比重,無論是從品種或是從內容豐富程度上講,它都位居西藏音樂四大類之首。從體裁上分,民間音樂可分為歌舞類、民歌類、勞動歌曲類、説唱類和器樂類。
從體裁上分,西藏民歌可分為酒歌、情歌、山歌、頌歌、迎親歌,征戰歌等10余種。其中,酒歌、情歌、頌歌、迎親歌等分佈較廣,幾乎遍佈藏族聚居的所有地區。
牧歌也被稱為山歌,流傳在西藏昌都一帶,也包括四川甘孜、青海玉樹和雲南迪慶等其他省份的藏族聚居地區。藏族山歌的音域寬廣,節拍、節奏自由,音色高亢、悠長,旋律起伏較大,特別適合牧民在山間、草地放牧牛羊時歌唱。征戰歌則是一種古代將士們在出征前或勝利歸來時演唱的歌曲,在約1300多年前的西藏吐蕃王朝時期十分盛行。
藏族在勞動中也形成了不少歌曲,這些歌曲分佈于建築、農業、牧業、副業和運輸業等各個方面。在建築時,人們唱起鏟土歌、鋸木歌、背石歌、打墻歌等;從事農業勞動時人們會唱起耕地歌、除草歌、收割歌、打場歌等;放牧時則唱起放牧歌、剪羊毛歌、擠奶歌等;從事炒青稞、磨飼料、榨油等副業勞動或者趕著騾馬、牦牛,劃著牛皮船運輸貨物時,人們也要唱起相關的歌。從中不難看出藏族善於唱歌、熱愛唱歌的性格。
廣袤的草原,遍地的牛羊,溫馨的帳篷,飄香的青稞,雪山下凸起的古格城堡,英雄格薩爾訴説著歲月的滄桑,歡快的旋律從扎年琴的琴弦上流出,年輕的牧女們踏著輕盈的舞步從草原走來……
載歌載舞是西藏音樂最大的特點,“舞”將歌曲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
眾所週知,青藏高原海拔高、氣候寒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每當唱起歌的時候就情不自盡地跳起舞來,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已成為一種慣例。因此,西藏享有“歌舞的海洋”的美稱,有歌必生舞,有舞必有歌,載歌載舞就成為西藏音樂的最大特點之一。
總的説來,西藏的歌舞音樂有果諧、諧欽、熱巴、堆諧、襄瑪、弦子、阿爾諧、卓諧、宣、嗦等等。
演員在表演拉玉諧欽
“果諧”意為圓圈舞,流行在西藏廣大農村的村廣場、打麥場上,是農民群眾喜愛的一種自娛性的古老的民間歌舞,不用樂器伴奏,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此起彼落,載歌載舞。在農村長大的人,從小在果諧的歌聲和舞步的熏陶下,人人都能跳果諧。因此果諧也幾乎遍佈全區,農區尤為盛行。隨著地域的不同,果諧在西藏各地也有著不同的稱謂。藏北草原又稱“卓”,藏東昌都地方稱“果爾卓”或“鍋莊”,衛藏地方稱“果諧”,林芝地方稱“蕃”。
還有一種歌舞音樂叫“諧欽”,是一種在盛大、隆重的慶典場合中表演的莊重而典雅的歌舞。諧欽一般流行于西藏的廣大農村和城鎮,但藏北的牧區和藏東一帶不流傳這種藝術形式。
演員在表演“熱巴”舞
“熱巴”是流傳在西藏東部和羌塘草原上的一種民間歌舞,是藏族古代燦爛文化藝術中一束多姿多彩的奇葩,其中丁青熱巴名氣最大。熱巴的音樂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為舞蹈伴奏的音樂,另一種是歌唱或插曲,由熱巴鼓、銅鈴來擔任伴奏。因熱巴歌舞中經常穿插一些弦子,因此也使用牛角琴伴奏。牛角琴的演奏最善於表現熱巴藝人的內心,使其音樂優美、抒情,而使用熱巴鼓和銅鈴樂器伴奏,使其音樂剛健、奔放。
藏族姑娘為遊客表演後藏傳統舞蹈“堆諧”
“堆諧”是廣泛流傳在西藏高原上的一種民間歌舞,藏語“堆”為上部的意思,具體指雅魯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薩迦、昂仁等縣以及阿裏一帶。藏語中“諧”是歌舞的意思,“堆諧”一詞就是一種由“堆”以外的人們起的名稱。之前隨著甘丹頗章地方政權的建立,西藏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日趨頻繁活躍,“堆諧”這一歌舞藝術也因此逐漸傳入拉薩,並由民間藝人們根據拉薩民歌的韻味特點進行改造,使其從粗獷開朗、活潑大方的“堆巴堆諧”演變成輕鬆活潑、優美含蓄的“拉薩堆諧”。如今在雪域高原上並存著三種“堆諧”,即拉薩堆諧、拉孜堆諧、定日堆諧。熟悉“堆諧”的人都知道,“堆諧”歌舞常由扎念琴來伴奏,其中拉薩堆諧是由扎念琴、揚琴、特琴、二胡、京胡、笛子和串鈴等樂器伴奏。
娘熱藝術團排練現場
“囊瑪”歌舞一般流傳于拉薩和日喀則市內,被視為城市化了的藝術。由於囊瑪歌舞音樂的結構嚴謹、規範,旋律抒情、優美,舞姿柔美含蓄風格典雅、細膩,因此它在西藏歌舞藝術中表現得非常具有陰柔之美。囊瑪歌舞的伴奏如同堆諧歌舞,常由扎念琴、揚琴、特琴、二胡、京胡、笛子和串鈴等樂器擔任。
“弦子”一詞因用牛角琴伴奏而得名,實為“康木諧”(康區歌舞)之意。它是一種流傳于西藏東部地區的民間歌舞,其中巴塘弦子名氣最大。
弦子舞
“阿爾諧”是一種廣泛流傳在雪域高原上的建築勞動歌舞,是在建築寺廟、宮廷、莊園、修整屋頂或室內外地面時,邊勞動、邊歌舞的一種古老傳統藝術形式。
“卓諧”乃藏語歌舞之意,是流傳在拉薩、山南等地農村的一種群眾性很強的扁園形腰鼓舞。“諧巴諧瑪”藏語為男女歌舞者之意,這種歌舞一般流傳于西藏的部分農區,包括阿裏地區的日土縣等。
“宣”是一種流傳在西藏阿裏一帶的風格獨特、歷史悠久的古老民間歌舞,這種歌舞在西藏其他地方不曾見。
札達宣舞
“嗦”藏語為“呈獻”的意思,是流傳于日喀則的一種古老歌舞,一般在各宗教節日裏表演。
從以上歌舞的介紹可以看出,載歌載舞是西藏音樂的特點,一方面可以用“舞”將歌曲內容表達得淋漓盡致,再者“舞”能達到取暖的效果。這也是西藏歌舞藝術特殊的功能所在之一。
民歌小調,唱出生活的藝術
西藏民歌是流傳于西藏各地的民歌小調。格調高,內容廣,大都是六字一句,四句一首,曲式結構為上下兩句,旋律流暢,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較高的藝術性。縱觀西藏民歌的發展過程,反映了西藏社會歷史、時代生活、風土人情以及文化藝術演變的基本概況。
民歌作為語言交流使用廣泛
早在西藏文字出現以前,民歌作為口頭文學的民族形式,已經在群眾中廣泛流傳了。藏文産生和運用後,不僅促進了藏民族社會的進步和文化發展,民歌也因此被文人充分採用。從發現的藏文文獻中看,古代藏族人民的語言交流,常用民歌作為表達方式。據史料記載,起碼在六世紀的時候,藏族民歌就已經作為語言交流使用了。
西藏的民歌經過漫長的歷史發展和本身的演變,依然具有可誦、可唱並能隨歌伴舞的特點。所以,人們往往一談到民歌,便容易聯繫到音樂和舞蹈方面。但有些人常常把民歌與樂曲、舞蹈在概念上混淆。事實上,西藏民歌與音樂、舞蹈是有很大區別的。按其結構和表達形式分,西藏民歌可分為“魯”(亦稱“古如”)和“諧”兩大類。
“魯體”民歌又分為“拉魯”—山歌和“卓魯”—牧歌。“魯體”民歌一般句數不等,有三五六句,多至十余句,每句的音節相等,一般六至十一個音節。這種民歌形式應用,早在八世紀的時候就有文字記載,可以説是西藏民歌中最早的一種類型。
“諧體”民歌品種較多。從地區劃分,“堆諧”流行于雅魯藏布江上游地區;“康諧”流行于昌都以東的地區;“巴諧”即巴塘弦子。從內容與形式來分:“諧青”—頌歌,專在儀式、典禮上唱;“達諧”—箭歌、“熱諧”—鈴鼓舞中唱歌、“諧”—酒歌;“次加”—對歌;“兌諧”(或稱“雜魯”)—情歌。
在勞動中産生的那些歌曲
民歌從體裁上講可分為酒歌、情歌、朝聖歌、對歌、山歌(牧歌)、兒歌、頌歌、迎親歌、征戰歌、猜歌、民歌小調強盜歌等。其中,酒歌、情歌、兒歌、頌歌、迎親歌和對歌的分佈較廣,幾乎遍佈全西藏。山歌也稱牧歌,一般流傳于康區(包括那曲)一帶,其音域寬廣,節拍、節奏自由,音色高亢、悠長,旋律起伏較大。征戰歌藏語稱“百”、“佳降”,是一種古代將士們在出征前或勝利歸來時演唱的歌曲,據説在吐蕃王朝時期盛行,後來流傳于西藏的部分地區,包括山南的瓊結縣。強盜歌一般流傳于那曲的部分縣。
打阿嘎
除了民歌,勞動歌曲也是西藏特有的歌曲。勞動是人們最直接的一項社會活動,它貫穿於人類發展史。在音樂理論界,有的專家學者習慣把勞動歌曲劃為民歌類之中,是有道理的。但考慮到這種歌曲的體裁,品種及數量等特點,從民歌中抽出來單獨劃分更能體現西藏民間音樂的特色。西藏的勞動歌曲可分為五種,即建築勞動歌曲、農業勞動歌曲、牧業勞動歌曲、副業勞動歌曲和運輸業勞動歌曲。
牛皮船
建築勞動歌曲包括鏟土歌、抬運巨石歌、鋸木歌、背石塊歌、砸地基歌、打墻歌及打阿嘎歌等。農業勞動歌曲包括耕地歌、鏟土歌、除草歌、運肥歌、收割歌、打場歌等。牧業勞動歌曲包括放牧歌、打酥油歌、剪羊毛歌、擠奶歌等。副業勞動歌曲包括織氆氌歌、洗氆氌歌、炒青稞歌、磨飼料歌、榨油歌、箭歌等。運輸業勞動歌曲包括馬、騾、驢幫之歌、趕耗牛之歌、劃牛皮船之歌等。
説唱,讚頌新人新事新風尚
“拉加咯(折嘎説唱的頭詞,意為神勝利了),今天是個好日子,請看天,太陽周圍飄彩雲,扎西德勒……”這是藏曆正月初一,折嘎藝人按照傳統風俗在各家各戶門前説唱折嘎的一段唱詞。從西元7世紀起流傳的送吉祥、傳好運的折嘎,是西藏民間音樂中説唱音樂的一種,每逢新年佳節和喜慶盛會之際,一些民間藝人便會到府祝福唱讚頌詞。
古老的“吟遊詩人”
“折”,藏語意為果實;“嘎”,藏語意為潔白,“折嘎”可譯為“潔白的果實”或“吉祥的果實”。這種説唱形式廣泛流傳于西藏以及青海、四川等省區的藏族聚居地區。
手拿木棍,懷揣木碗,肩背假面具,乍一看像是沿門乞討的乞丐。雖然是“乞討”性的表演,可一旦折嘎的説唱者開口唱出吉祥的祝詞,再配以風趣幽默的表演,便又是另一番樣子了。
折嘎老藝人次仁頓珠曾説過:“我們折嘎要有格西一般的學問,鸚鵡一般的舌頭。説到可笑處,聽的人臉上要開出花來;説到好處,聽的人心裏要沁出蜜。”口齒靈敏的折嘎藝人在各地流浪,見到什麼就説唱什麼,內容天馬行空,無拘無束,語言詼諧優美。這是典型的古代吟遊詩人的形象。
那些吟遊詩人曾出現在中世紀的歐洲,也出現在莎士比亞戲劇以及《堂·吉訶德》中。可以説他們的身影出沒在世界文明史中,集説唱、戲劇和雜耍于一身。平時四處流浪,逢著節日、婚慶等,在鄉村、城鎮的墻頭、廣場、寺廟,一邊彈奏樂器一邊表演,他們把當時的社會新聞和人們的思想情緒廣為傳播,廣袤的西藏自然也是適合他們生存的土壤。
藏曆新年的習俗
藏曆正月初一,按照傳統的風俗,折嘎藝人要在啟明星升起時,在各家各戶門前高呼“拉加咯”,然後説唱折嘎。主人便高高興興地打開大門,開始慶祝新年的活動。
折嘎説唱藝人
折嘎分説和唱兩部分。一般是先説後唱,並穿插一些簡單的舞蹈。傳統的折嘎唱詞,開始都是祝福吉祥和豐收,接著述説自己從哪來、到何處去,隨後用誇張的詞語讚頌自己的木棍、木碗、羊皮假面和自己的身體與裝飾以及主人的茶好酒香、食物豐盛等。根據時間、地點、對象的不同,唱詞也因之而異。大致包括述説折嘎形成歷史、山川寺廟特色、各地風俗習慣,或對長官財主進行諷刺挖苦等。
這些唱詞有相當大的即興成分。演唱者不僅要吐詞清楚,口齒伶俐,而且要掌握豐富多彩的藏族語言藝術,有一定的創作才能。西藏民主改革以後,折嘎藝術登上舞臺。演唱形式有單人折嘎、雙人折嘎、三人折嘎和折嘎小戲,演唱讚頌新人新事新風尚的新唱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