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獲悉,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西藏阿裏發現了青藏高原科學考古迄今為止發掘的首個史前洞穴遺址——梅龍達普洞穴遺址。
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發掘出土的部分遺物(2018年8月24日攝,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梅龍達普洞穴遺址位於阿裏地區革吉縣,海拔約4600米,由一字排開的兩個獨立洞穴組成,其中一處洞穴面積1000余平方米,另一處約250平方米,保留有豐富古人類文化遺存。碳樣測年結果顯示,梅龍達普洞穴遺址距今至少4000年,是高原腹地目前有明確地層資訊的細石器遺址。
梅龍達普洞穴遺址遠景(2018年8月20日攝)
據了解,當地牧民曾在兩處洞穴內圈羊,洞內文化層不同程度受損。為進一步查明洞內文化層堆積的性質,加強對洞穴遺址的保護,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聯合考古隊于2018年對其中一處洞穴進行了小規模發掘。
本次發掘出土有典型的細石核、細石葉和其他加工精緻的石器;細石核的類型以錐形和半錐形石核為主;細石葉窄而長,十分規整;石器包括加工細緻的邊刮器和端刮器;石料以優質的燧石、瑪瑙和黑曜石為主。同時伴隨有紅褐色夾砂陶片和黑色泥質陶片出土,不見完整器物。
聯合考古隊隊員在梅龍達普洞穴遺址開展科學考古發掘工作(2018年8月16日攝,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供圖)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員何偉説,發掘發現的細石葉和陶片共存的地層,應屬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石片組合的原生層位尚未揭露。上部地層的碳樣測年結果顯示,該洞穴遺址距今4000年以上。從技術角度看,石片組合時間可能更早。
“該洞穴遺址屬於典型的細石葉文化,歷經了古人類長時間的使用和生活。由於洞穴面積巨大,具有尋找更早文化堆積的潛力。”何偉説,“除豐富的文化遺物和動物骨骼外,洞穴內還發現有以紅色赭石繪製的岩畫。岩畫圖像以幾何紋為主,包括排列有序的豎條紋、人形輪廓、手掌以及太陽等紋飾。聯合考古隊今年將繼續對梅龍達普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在梅龍達普洞穴遺址發現的岩畫(2018年8月3日攝)
據介紹,該遺址的發現對於探討青藏高原西部地區古人類生存活動、遷徙演變、人群互動交流等意義重大,將為研究掌握細石器技術人群在高原腹地活動的時間和生業方式提供強有力證據,還將為研究史前人地互動、環境變遷以及西藏本土農業、畜牧業起源和傳播及史前藝術等方面提供珍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