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字唱出青海草原“三生共贏”新牧歌

發佈時間:2018-12-29 09:17:27丨來源:人民網-青海頻道丨作者:王柯嵐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丫頭,你説我們是去北京好,還是去上海好?”剛從牧民新居老年活動中心參加完活動的老人哈西加,坐在沙發上拉著記者的手問道。精緻的藏式裝修的房屋裏,現代化的家用設施一應俱全,東墻上挂著的全家福裏,每個人都笑得陽光般燦爛。

“丫頭,你説我們是去北京好,還是去上海好?”剛從牧民新居老年活動中心參加完活動的老人哈西加,坐在沙發上拉著記者的手問道。精緻的藏式裝修的房屋裏,現代化的家用設施一應俱全,東墻上挂著的全家福裏,每個人都笑得陽光般燦爛。

前兩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縣梅隴村生態畜牧業專業合作社的理事長軍青,他告訴村裏65歲以上的老人,等明年開春了要帶他們去外面轉轉,去哪兒由老人們決定,合作社全力做好服務。哈西加老人正在考慮去哪合適。今年76歲的哈西加,是村裏十年前第一批將自家牛羊作為股份,加入合作社的社員之一。現如今,7年的分紅讓他不僅在縣城享受著含飴弄孫的天倫之樂,而且也讓沒出過遠門的老人有了過去不曾有過的小夢想:想去北京看天安門、爬長城,去上海看東方明珠、遊外灘。“現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哈西加説:“這都是股份合作社好,生態畜牧業好,中國共産黨好啊!”

在這片風吹草低見牛羊的高原牧場,十年時間裏,一曲“以生態保護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資源為基礎,轉變生産經營方式為核心”的新時代草原牧歌,“聲”入人心;生態畜牧業的新機制,讓生産、生活、生態“三生共贏”惠澤青海草原。

“不能讓牧民再窮下去”

草原,是青海省最大的陸地生態系統,草原面積佔到全省總面積六成以上。草原的生態,影響著青海的生態環境。而作為牧民的主要生産資料,草原的生産力,也決定著牧民的生活品質。

“説出來,不怕你笑話啊。2008年以前,一到過年,家家戶戶都得去銀行貸款。沒辦法,不貸款,這年就沒法過啊。”軍青話語間流露出些許不好意思的神情。不僅過年要靠貸款,平時村裏人的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

上世紀九十年代,梅隴村牧民們年每人平均收入只有四百元,守著大批牛羊還要靠貸款度日?説起這“尷尬”的日子,軍青直言,傳統的分散養殖方式,不僅讓草原載畜超負荷,而且還破壞了草場生態,沒有競爭力,就失去了市場話語權,延續千年的傳統畜牧方式似乎已經走到了盡頭。

“不能讓大家再窮下去了”。時任梅隴村村黨支部書記和一社社長軍青異口同聲。

可是路子在哪?村幹部們從省裏的好政策裏找到了法子——

發展生態畜牧業,探索畜牧業轉型升級,重塑畜牧業生産關係和生産方式,解放發展牧區生産力。

説來容易,做來難。除舊立新的這條路該怎麼走,青海還沒人吃過螃蟹。“最難的是要讓大家把老思想轉過來。”軍青説。把牛羊作價入股、把草場統一起來,把勞動力合理分配,這三件現在看起來很簡單的事,卻成了當年擺在村幹部面前的“三座大山”。

“把牛羊給你了,那我家吃啥?”“要是賠了,我們咋活?”……村務會上,牧民們毫不掩飾地説出心中的顧慮。“那會兒幾乎天天都在開會,可光是講政策如何好,並不能根本轉變大家的思想認識。”軍青回憶説:“不過我有笨辦法,給大家算賬嘛。先按照股份制的制度算一遍,再按照現有的方式算一遍,數字不説假話,算完,大家心裏就清楚了。”

就這樣,軍青和村幹部們帶著紙筆、計算器,騎著自己的摩托車一家一家地幫大家算賬。在一年多的時間裏,軍青愣是在梅隴村和縣上這塊巴掌大地方,騎了18000多公里。

2008年8月,梅隴村率先拿到了成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的批復。村黨支部、牧委會、村黨員帶頭入股,13戶牧民成為了第一批合作社社員。合作社的成立,邁出了高原牧民 “改頭換面”的第一步。

也就是從這年開始,六年間,青海在牧區六州30個縣組建了生態畜牧業合作社,以轉變草地畜牧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創新生態畜牧業發展機制為重點,以實現草原保護、牧業增效和牧民增收為目標,逐步探索形成的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群飼養、草原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收益按股分紅為內涵的“股份制”“聯戶制”“大戶制”“代牧制”模式,在青海草原上星火燎原。

“處理好生産關係才能發展好生産力”

“青海高原特色現代生態畜牧業一路走來,不容易。”青海省農牧廳畜牧處專家羅增海教授感慨地説:“回頭再看,我們做的事就是印證了生産關係反作用於生産力。處理好生産關係才能發展好生産力。讓所有生産要素各歸其位,就能發揮其最大價值”。

的確。問題倒逼,讓青海人明白只有走生態畜牧業發展道路才能破解生態、生産、生活之間的矛盾難題。因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羅增海介紹,青海的生態畜牧業方式就是把以草定畜作為合作社社員入社的門檻,先入草山,再按載畜量核定入社牛羊數,多餘的牛羊或自行出售、或在統一集中育肥出欄,從制度上落實了“減畜不減效,減畜不減收”,堵住了超載放牧。

同時由於股份制合作社有能力統一調配自己的草山,草地該禁的禁,該休的休,該治的治,該牧的牧,迴圈利用成為可能。凡是股份制改造到位的合作社都能通過草畜平衡,讓草原重回綠色,人與自然重歸和諧。

“現在合作社裏的雜色羊群越來越少了。牛羊組群、分年齡飼養,吃大學教授給的飼料配方,畜棚的合理使用等科學放牧方式,讓我的羊長得更壯實了,上市的時間、數量也可控了。”本網採訪當天,梅隴村“80後”牧民切周堅措正在與合作社簽訂明年的放牧員協議。他一邊説著,一邊在新合同上蓋上了紅手印。

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群飼養、草地劃區輪牧、社員分工分業、收益按股分紅,按勞計酬的股份制合作社的運作方式,在青海牧區已傳播開來。“這些好辦法讓全村不僅再也不愁吃了,而且有時間有能力去發展二、三産業了。”軍青説。

截至目前,梅隴村全村127名勞動力中,除了66名經推選出的優秀放牧員在合作社放牧外,剩下的61名勞動力被解放出來向二、三産業流動。村裏的火鍋店將在本月內開始營業,汽修項目也準備明年動工。在縣上開計程車、外出打工都成為梅隴村村民們增收就業的新途徑。

“畜牧業生産要素得到有效組織和科學利用,改變了過去粗放、分散、無序地發展方式,推動了高原特色生態畜牧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也實現了産業發展、生態保護、牧民增收的多贏。”羅增海説。沿著天峻梅隴、澤庫拉格日等地探索出的生産經營新路子,全省961個生態畜牧業合作社成為青海特色現代畜牧業的頂梁柱。

草原上唱響“三生共贏”新牧歌

冬日的高原萬籟俱寂,而這個時候,卻是牧民們最高興的時候。“去年合作社給大家分紅了300多萬元,昨晚我們的會計加班到了淩晨3點,算出來我們今年的紅利要比去年還多呢。”軍青激動地向縣農牧局彙報著今年的好消息。

從年每人平均400元到如今的20000多元,梅隴村依然是靠著同樣一片草原,卻過上了更有滋味的日子。過去一心往外走的山裏娃也越來越願意回鄉發展,守護草原。今年應屆畢業的大學生索南卓瑪,義無反顧地回到村裏的村委會為大家服務。她説:“在家工作對我來説比在外面好,是村裏培養了我。回來工資不比外面少,能為家鄉做事我覺得是我最應該做的。”

截至2017年,青海100個試點合作社社員每人平均收入達11000多元。生態畜牧業示範村牧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從2013年的7291元提高到2017年的8876元。如今,好日子不僅僅是越來越鼓的“錢袋子”,還要看看這漫山遍野的“綠草地”。

隨著生態畜牧業的實施,黃南藏族自治州澤庫縣拉格日村近五年來的草場草産量提高了十個百分點,植被覆蓋度提高到80%。全省232個季節性養殖場和710萬畝的人工草場,放心地讓天然草地“休養生息”。

2014年,全國唯一的草地生態畜牧業試驗區花落青海,青海的先行先試也為其他牧區和兄弟省份總結了可複製推廣的先進經驗。2017年,青海省試驗區建設入選 “中國三農創新榜”,這在全國農牧系統也是首次。青海最大的價值在生態,最大的責任在生態,最大的潛力也在生態。今年8月,青海出臺《關於加快推進農畜産品品牌建設的實施意見》,走品牌化,成了青海生態畜牧業的“升級之路”。

“目前,以國家級、省級、市(州)級、縣級多層級協同發展、相互促進的農牧業品牌梯隊正在全面建立,規模化生産、集約化經營、多元化行銷的品牌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羅增海説。

在結束採訪回程的路上,車窗外,藍天白雲下的冬日草原已是片片黃草。車內,軍青的眼睛裏閃爍著堅定的光芒, “如今,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們的首要任務,不能再幹過去那些丟西瓜撿芝麻的事了。村里正在考慮如何把村集體經濟和合作社融合起來,發展新業態,打出我們的品牌,提高附加值,讓大家再多掙些錢。”軍青信心滿滿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