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農牧業向現代化邁進 基礎地位更加穩固

發佈時間:2018-12-24 20:55:23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梁亮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行走在內蒙古118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林區到牧區,從農區到沙漠,一幅全區農牧業改革發展的靚麗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40年春風勁吹,40年滄桑巨變。

內蒙古自治區農牧業發展史,是一部農牧業經濟發展變革的歷史。改革開放40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出臺並實施了一系列支農惠牧政策,農牧業生産條件逐步改善,農牧區經濟社會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行走在內蒙古118萬平方公里的廣袤大地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林區到牧區,從農區到沙漠,一幅全區農牧業改革發展的靚麗畫卷展現在世人面前。

農牧業基礎地位穩固,生産能力不斷增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全區農村牧區進一步解放生産力,農牧業生産得到極大發展,農林牧漁總産值快速增長。2017年,全區農林牧漁總産值達2813.5億元,比1978年增加2785.2億元,是1978年的99.2倍。

農業生産條件改善,主要農産品産量實現快速增長。2017年,全區農作物總播種面積9014千公頃, 比1978年增加4190千公頃,增長86.9%。1978年全區糧食平均畝産僅有81公斤,到2017年全區平均畝産高達321公斤,單産水準提高近3倍。內蒙古糧食總産量多年在全國排第10位,2017年晉陞為第9位。

全區經濟作物生産能力不斷增強。2017年,全區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233.5千公頃,比1978年增加1784.5千公頃,增長4倍。同時,隨著全區農業機械化水準提升, 內蒙古農業生産能力顯著提高,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內蒙古擁有全國最大天然牧場的優勢下,牲畜出欄量及附加值産量持續增加。2017年,全區年末牲畜總頭數達7441.9萬頭(只),比1978年增加3855.4萬頭(只),增長1.1倍。2017年,全區牛奶産量552.9萬噸、禽蛋53.2萬噸、羊絨0.8萬噸,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實現了成倍增長。2017年,內蒙古肉類、奶類、羊絨每人平均佔有量均居全國第一位。其中,奶類每人平均佔有量達到全國平均水準10倍以上。

農牧業發展向現代化邁進。2017年,內蒙古農田有效灌溉面積達到3174.8千公頃,節水灌溉面積2800.4千公頃,水田和水澆地佔耕地面積比重由1978年的23%提高到2017年32%。2017年,全區農機總動力達到3454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115.4萬台。全區農作物機耕、機播、機收水準分別達到92.3%、88.8%、66.4%,農作物綜合機械化水準達83.5%。2017年,全區設施農業種植面積64千公頃, 設施農業蔬菜食用菌産量403.5萬噸,佔蔬菜食用菌總産量的36.3%。全區現代化農業産業園區數量不斷增加,工廠化種植快速發展。先進農業技術及現代化農業生産方式的運用,對穩定農産品供應、穩定農産品市場、提高農業收益、加快現代農業建設,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40年砥礪奮進,40年碩果纍纍。

邁入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內蒙古農牧業經濟以鄉村振興戰略為總要求,以推進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加大農村牧區改革力度,促進了農牧業向現代化邁進,為建設亮麗內蒙古提供了重要基礎保障。

(原標題:農牧業向現代化邁進 基礎地位更加穩固——改革開放40年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