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劉加文撰文回顧了我國草原事業取得的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與發展,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草原生態實現了從全面退化到局部改善再到總體改善的歷史性轉變,草原保護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為牧區經濟社會進步和草原畜牧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草原發展道路,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本文作者: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劉加文(資料圖)
劉加文表示,40年來,我國草原事業蓬勃發展:推行了草原承包制度,對促進草原生産方式轉變和草原生態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推動草原事業發展從治理理念、指導思想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實現了全方位變革;國家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實施了一系列草原生態建設工程;在13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措施;相繼出臺一系列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法規。
劉加文表示,當前我國進入了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草原保護建設事業邁上了新的歷史征程,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不斷推進草原改革發展和林草融合,著力加強草原依法管理,大力開展草原生態修復,科學指導草原合理利用,積極促進草原地區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新的貢獻。
以下為劉加文文章摘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走過了40年不平凡的光輝歷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新局面。與此同時,我國草原事業也蓬勃發展,實現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與發展。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總結人類文明發展規律,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四個全面”戰略佈局,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草原發展道路,為美麗中國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行重大制度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隨著農區以家庭承包經營為核心的農村經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廣大草原地區結合草原實際,逐步推行以“草畜雙承包”為內容的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到2018年全國草原承包面積達到43億畝,佔草原總面積的73%。草原承包制度的推行,調動了億萬農牧民的生産積極性,解放了生産力,為草原地區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為進一步夯實草原承包制度,國家大力開展承包草原確權登記頒證,推行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鼓勵草原經營權流轉,對穩定草原承包關係,促進草原生産方式轉變和草原生態保護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實現重大變革
改革開放推動草原事業發展實現了全方位的變革。一是在治理理念上,草原保護建設工作從長期以來農牧部門行業管理、單項治理,轉變為把山水林田湖草作為一個生命共同體,統籌規劃、統一保護、統一修復、系統治理。國家設立了專門的國有自然資源資産管理機構,成立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強化了對草原保護工作的組織領導,提高了草原生態系統化治理能力。二是在指導思想上,草原從畜牧業生産資料,轉變為重要的生態資源,從利用優先,轉變為生態優先、保護優先,堅持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三是在管理方式上,草原從無序利用,逐步轉變為依法管理、科學利用。國家出臺了《草原法》等相關法律制度,大力推行禁牧休牧、劃區輪牧、草畜平衡、基本草原保護等制度。每年立案查處各類破壞草原案件近2萬起, 全國40%的草原面積實施了禁牧休牧措施,64%的草原被劃定為基本草原。全國重點天然草原的家畜平均超載率較最高年份降低18個百分點。
實施重大工程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國家對草原保護建設的投入力度逐步加大,大力實施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生態移民搬遷、草原防火防災、草原監測預警、石漠化治理、草種基地建設等一系列草原生態建設工程。改革開放初期我國對草原的建設投入每年只有1億元左右,2018年各類建設總投入接近300億元。“十二五”以來,我國僅草原生態建設工程項目的中央投資就超過400億元。退牧還草工程從2003年開始實施,到2018年中央已累計投入資金近300億元,工程的實施累計增産鮮草8.3億噸,約為5個內蒙古草原的年産草量。全國草原圍欄面積由改革開放初期的0.5億畝發展到目前的超過14億畝。生態建設工程的實施,帶動了地方及社會各方面對草原的投入,草原基礎設施明顯改善,草原畜牧業發展基礎更加鞏固,草原資源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顯著加強。
創設重大制度
為建立草原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充分調動廣大農牧民保護草原的自覺性、主動性,自2011年開始,國家在內蒙古、西藏、新疆等13個主要草原牧區省份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對農牧民科學利用草原、開展草原禁牧、實施草畜平衡給予獎勵補貼。8年來,國家對牧民的補助獎勵資金達1300多億元。內蒙古有近600萬農牧民從中受益;青海省76萬牧民享受補獎政策,每人平均年增收1600元;西藏農牧民年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的10%來自草原生態補獎政策,特別是大部分牧業縣補獎資金佔牧戶可支配收入的60%以上。黨的十八大以來,一系列關於生態文明建設的制度法規相繼出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逐步建立,強化空間規劃、劃定生態紅線、實施用途管制、嚴格損害賠償、實行生態問責等措施,對引導、規範和約束草原保護、開發、利用提供了基本的制度遵循。
生態重大轉變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草原生態實現了從全面退化到局部改善,再到總體改善的歷史性轉變。改革開放初期至上世紀末,由於草原畜牧業迅速發展,家畜超載過牧現象一度十分突出,全國90%以上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本世紀初至黨的十八大以前,隨著依法治草和生態建設力度的加大,以及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綜合措施的落實,局部地區草原生態形勢開始好轉,但總體退化的趨勢仍未根本扭轉;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草原保護建設各項工作力度進一步加大,我國草原生態環境發生了歷史性、全局性的變化,呈現出總體改善、穩中向好的態勢。2017年全國天然草原鮮草總産量達10.65億噸,連續7年超過10億噸,實現穩中有增;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3%,較2011年提高4.3個百分點;草原鼠害、蟲害及火災受害面積較2011年分別減少26.5%、26.6%、82%。全國人工草地面積由1978年的0.3億畝發展目前每年種草保留面積1.8億畝。
産業重大發展
草原保護建設事業的不斷發展為牧區經濟社會進步和草原畜牧業提供了堅實的基礎。40年來我國草食畜産品牛羊肉産量增加了40倍,奶類産量增加了38倍;西藏、內蒙古、新疆、四川、青海、甘肅六大草原省區,牛肉、羊肉、奶類總産量分別是1978年的150倍、95倍、30倍。全國268個草原牧業半牧業縣,農牧業人口僅佔全國農業人口的2.5%,生産了佔全國23%的牛肉、35%的羊肉、24%的奶類産品。草原畜牧業也促進了農牧民增收,2016年六大草原牧區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是1978年的80倍。40年來,我國草種業、草地農業、草産品生産及加工業、草坪業、草産品貿易等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相關企業已達數千家,年産值超過7000億元,草産業已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替代的,具有重要生態、經濟和社會功能的基礎性産業。
當前,我國進入了生態文明建設新時代,草原保護建設事業邁上了新的歷史征程,我們必須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不斷推進草原改革發展和林草融合,著力加強草原依法管理,大力開展草原生態修復,科學指導草原合理利用,積極促進草原地區生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新的貢獻。
(作者劉加文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