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峁起伏似濤涌 烽臺列陣若星連:內蒙古境內長城之北宋烽燧線

發佈時間:2018-12-13 21:23:50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阿榮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準格爾旗北宋烽燧線作為內蒙古唯一的一段宋代長城,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北宋烽燧線與豐州故城及相關宋代古城,對於研究鄂爾多斯北宋、西夏、遼、金的社會發展史、關係史、民族史、戰爭史、長城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

  長城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徵,是中華文明標誌性文化符號之一,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整體列入世界遺産名錄。內蒙古擁有豐厚的長城文化資源,調查總長度7570公里,現存戰國(趙、燕、秦)、秦、漢、北魏、隋、北宋、西夏、金、明等11個歷史時期的長城遺址,分佈于12個盟市76個旗縣。

  本版特別推出“內蒙古境內長城遺址”系列,現已刊發趙北長城、金界壕、明長城、秦漢長城、北魏長城、燕北長城、隋長城7期。本版今日帶您在準格爾旗連綿起伏的山樑上,領略北宋烽燧線的深邃蒼涼之美。——編者

宋代豐州故城挺立於山樑上,周圍溝壑幽深,梁峁起伏

  烽燧與古城的千年守望

  初冬時節,在準格爾旗南部,行走在溝壑縱橫、梁峁交織、山路逶迤的高原,那些與黃土渾然一色的烽燧,呈圓錐形立於一道道山梁之上,既可遙相呼應,又能俯瞰丘陵溝壑。站在一座烽燧上,方可望見另一座烽燧,古城、古道盡收眼底。這便是內蒙古唯一的一段宋代長城——北宋烽燧線。

  沿逶迤崎嶇的土路,探尋北宋烽燧和古城。在納日松鎮二長渠村一道高高的山樑上,著名的二長渠烽火臺遺址凝然靜立。迎著一陣陣凜凜之風,遙望烽燧和古城的殘垣斷壁,仿佛看到當年這裡烽煙四起、旌旗搖曳的場面。二長渠烽火臺遺址的表面已長滿蒿草,頂上2棵沙柳隨風擺動。烽火臺為黃土夯築而成,輕輕撥開蒿草,夯層依然可見。“在納日松鎮,先發現25座烽火臺,後來又陸續發現19座烽火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準格爾旗文物管理所所長王永勝介紹説。

  44座烽火臺由南向北分佈于納日松鎮的羊市塔、納林廟、松樹墕、川掌、大路村、李家渠、布爾洞溝、四道敖包、五字灣、石窯溝、雙山梁等村落,形成了一條完整的烽燧線。據了解,烽燧均由黃土夯築,底部直徑8-20米,高4-16米,夯層厚0.08-0.2米。“西元1061年,宋朝為加強軍事防禦,在這裡修復豐州城垣,新築了保寧砦和永安砦,修築了幾十座烽堠(烽燧)。”王永勝説。

古城內的陶片和磚瓦塊

  在烽燧線東南,分佈有3座宋代城址,那就是豐州故城、永安砦和保寧砦。永安砦位於豐州故城正西,保寧砦位於豐州故城正北,永安砦、保寧砦距豐州故城均為7公里,永安砦、保寧砦相距10公里,構成犄角之勢。

  從二長渠烽燧遺址向東南望去,宋代豐州故城依山勢而建,由東、中、西3個城組成,平面呈不規則形。東城西墻距中城東墻50米,中城和西城相接。東城東墻中部設門,外加築甕城。中城南墻中部設門,外加築甕城。3個城總面積約20萬平方米。城垣東、北、西三面臨溝,溝壑幽深,易守難攻。據介紹,豐州故城東西全長850米,南北寬約250米。城垣夯築,夯層厚約0.7-0.15米,基寬約10米,城墻現存高度2-7米。

  “五代時進入準格爾的藏才族王承美藩部,曾在今納日松鎮二長渠盤踞。宋開寶二年(西元969年),王承美歸宋,築城,宋賜其城名豐州,與府州(今陜西省府谷縣)、麟州(今陜西省神木縣楊家城)構成‘河外三州’,固守宋朝北邊。” 王永勝説。

  從豐州故城西城南墻的豁口進入古城,陶器、磚瓦的殘片俯拾皆是。讓人驚喜的是,在與二長渠烽燧較近的豐州故城西城城墻上,看到了較多大小不一接近圓形的擂石。“擂石是從高處推下撞壓敵人的石頭。這些擂石都是就地取材磨制而成。”納日松鎮長城保護員楊佔權説。

城墻上的擂石

  “在豐州故城附近的古墓中,曾出土墨書‘宋徽宗大觀四年’(西元1110年)的陶罐。3座古城中的陶片、瓷片和磚瓦塊等與各個烽燧附近採集的遺物基本相同,均為宋代和西夏文物。3座古城的夯層厚度和夯築方法與烽燧也基本一致。” 王永勝説。

  一座座烽火臺的預警,永安砦和保寧砦的護衛、豐州故城的堅守,形成了一條宋朝針對西夏和遼的軍事防禦體系。

  內蒙古唯一的宋代長城

  在納日松鎮松樹墕村一座烽燧的不遠處,一棵宋神宗熙寧年間自然所生的油松,傲立於有沙的黃土高崗上。油松迄今約有932歲,為中國油松之冠,故稱“油松王”。仰視油松,松幹挺立,松枝虬曲,松針氤氳,傘蓋蓬勃,松果纍纍,松濤殷殷。“鳥瞰油松,形似八寶,狀如蓮花。這裡乾旱少雨,四週丘陵起伏,植被稀少,唯有這棵大油松巋然高聳,蒼翠挺拔。油松王既是生物科研之標本,又是這裡歷史滄桑的見證。”油松王旅遊區管理站副站長李存師説。

豐州故城西城南墻

  據《中國歷史地圖集(宋·遼·金時期)》記載,宋遼金時期,鄂爾多斯高原西部、中部等大部分為西夏領地;東北部的今達拉特旗、東勝區、準格爾旗被遼佔據;準格爾旗南部屬於北宋管轄,為宋豐州屬地。

  據史料記載,唐、宋、西夏、遼、金、元,都曾在今內蒙古地區設置過豐州,其中,唐豐州城址在今巴彥淖爾市,遼、金、元豐州城址在今呼和浩特市,宋、西夏豐州城址在今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豐州之名,源於遼豐州天德軍。

  宋太祖時期,藏才族首領王承美被任命為豐州衙內指揮使,開始興築豐州城,由於土地貧瘠,依賴朝廷供給,30年後,豐州城才築成。王承美在對遼作戰中取得多次勝利,宋真宗時期,宋朝升任王承美為豐州刺史。西元1038年,西夏建國,李元昊稱帝,西元1041年,西夏攻陷豐州,豐州歸西夏。1061年,宋仁宗趁西夏政局不穩,出兵收復豐州,以郭靄為內殿承制知豐州,加強軍事防禦,修復豐州城垣,並新築了保寧砦和永安砦,修築了幾十座烽火臺。北宋末年,西夏與金相約攻宋,1129年,豐州歸金朝。1146年,金將豐州賜予西夏。西夏滅亡後,宋、西夏豐州再未建制。

油松王

  “北宋烽燧線是全國長城資源調查工作的重要發現,也是鄂爾多斯市文物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我國宋代長城分佈非常少,見諸報端的只有山西省岢嵐宋代長城。準格爾旗北宋烽燧線作為內蒙古唯一的一段宋代長城,是極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産。北宋烽燧線與豐州故城及相關宋代古城,對於研究鄂爾多斯北宋、西夏、遼、金的社會發展史、關係史、民族史、戰爭史、長城史等,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急需加強保護。”王永勝説。

準格爾旗二長渠宋代烽燧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