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玉樹:雪域江源足球夢

發佈時間:2018-12-11 09:31:02丨來源: 新華網丨作者:李琳海 夏曉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如今,玉樹有了專業足球場,長大了的足球少年們踢得也更加起勁。每到週末,玉樹球場會出現多個隊伍排隊輪流使用球場的局面。“我們的足球氛圍非常棒。”玉樹康巴野牦牛足球隊教練王俊説。

康巴姑娘張靜的週末和節假日幾乎都在足球場度過。

一個女孩子,總是不著家去踢球,她的母親經常埋怨她。但在追夢足球的路上,她並不孤單。

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結古鎮,和她一樣喜歡踢球的姑娘還有很多。2017年,她們組建了一支雪域高原上的女足隊伍,球隊的名字帥氣又灑脫——玉樹藏木蘭。

26歲的張靜從小在玉樹長大。玉樹是中國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從小,她喝著瀾滄江源頭的水長大。

“不知道為什麼,我從小就喜歡足球,小時候看著哥哥踢球時,我也會搶過來踢,足球是我和哥哥交流的語言。”張靜説。

時間的推移並沒有減少她對足球的愛,現在她在離家120公里外的玉樹稱多縣工作,每週五從單位回家,週日再返回稱多。她的週末時間,幾乎被足球填滿。她俏皮又有點自責地説:“不踢球吧,腳癢;去踢球吧,又愧對家人。”

這個週末,張靜和姐妹們相約來到玉樹扎西科賽馬場的一塊足球場上,這裡海拔接近3700米,姑娘們穿著球衣,在高原的寒風裏馳騁,渾身散發著朝氣與力量。

玉樹地震後,當地很多學校的球場都是各地援建的。張靜和隊友們踢球的扎西科賽馬場,玉樹州每年會在這舉行隆重的康巴藏區賽馬節。

“足球有種魔力。”張靜説,她清楚記得當年震後的玉樹一片廢墟,很難找到合適踢球的地方,但在帳篷前,在路邊,總能看到一些熱愛足球的孩子踢球,討論著足球技戰術,用足球將悲傷化為力量。

更求元丁對足球的愛,也需要傳承。

31歲的更求元丁是玉樹康巴野牦牛足球隊隊員,目前司職左後衛。這支成立於2006年的足球隊裏有公務員、學生、計程車司機。球隊在青海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中數十次榮獲冠軍,成為一支響噹噹的“雪域高原足球夢之隊”。

和許多生活在藏區的孩子一樣,更求元丁的童年幾乎與雪山草原為伴,“那時踢足球也是一件很原生態的事,我們的球門都是用木桿子做的。”更求元丁説。

更求元丁踢球時,感覺石頭、塵土和足球在一起飄,早晨在家吃一點糌粑,喝點酥油茶後,能在野地裏整整踢一天。

如今,玉樹有了專業足球場,長大了的足球少年們踢得也更加起勁。每到週末,玉樹球場會出現多個隊伍排隊輪流使用球場的局面。“我們的足球氛圍非常棒。”玉樹康巴野牦牛足球隊教練王俊説。

球場上的更求元丁是一個不可缺少的人物。賽場外,他的本職工作是教學生踢球。他説:“我的使命就是讓更多來自牧區的孩子學會踢球,愛上足球。”

更求元丁是玉樹市巴塘鄉寄宿制小學的體育教師,該校共有學生1200多名,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除了本地生源,很多孩子來自四川甘孜和西藏昌都。

學校只有兩名體育老師,更求元丁要負責整個學校的足球教學工作。“每次給孩子們上課時,其實我也能看到自己小時候的影子,但他們比我幸運多了,起碼從小就能接受較為正規的足球訓練。”

足球,陪伴著藏區孩子。

18歲的索南文江來自玉樹州玉樹市,也是一個足球迷,當年在家鄉的玉樹州民族中學讀完初中後,到遼寧翔宇中學讀高中。

當時,像他一樣讀“青海玉樹內地民族班”的學生分佈在全國8個省(市),學生共有2195人。今年9月,索南文江考到了焦作大學。

小時候,索南文江和夥伴們把籃球當足球踢。時間長了籃球踢變形了,小夥伴們把廢紙用膠帶包成一個大紙團,繼續踢。高中時,課業繁重,他們還會去踢球,“那時候踢球是一種對壓力的釋放,想家時,在球場出出汗感覺會好一些”。

“幾年過去,再離開雪域高原,離開爸爸媽媽時,已經沒有當初那份沉重與不捨,求學的經歷也讓我看到了大山外平原的遼闊,但在我的生活裏,足球卻從未走遠。”索南文江説。

(原標題:雪域江源足球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