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院與全國觀眾同步觀看大片首映,隨時隨地觀看海量資訊和國內外影視劇,在家門口觀看高雅文藝節目,出門共用“30分鐘文化圈”,書多得看不完,不年不節也有歌舞演出……如今的這些生活常態都是40年前新疆人難以想像的。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自治區第九次黨代會以來,新疆全區各項文化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日趨完善,異彩紛呈的文化活動惠及基層群眾,文化産業發展迅猛,文化遺産保護工作取得歷史性突破……豐富的文化活動,如春風化雨,滋潤著群眾心田,提升了群眾幸福感。
公共文化服務惠及百姓
“那個年代,只要去村裏放電影,樹上、圍墻上、房頂上,只要能看到銀幕的地方都站滿了人,每次放電影就像一次大聚會。”60歲的巴楚縣阿瓦提鎮和英吾斯塘鄉電影隊隊長阿布都克熱木·吾甫爾回憶道。
阿布都克熱木·吾甫爾從事農村電影放映工作40餘年,親歷了改革開放前後農村電影放映的巨大變化:電影票價從2分錢到5毛錢再到現在的免費放映;從馬拉肩挑到摩托車、拖拉機運送器材的流動露天電影院到如今的室內放映廳;片源從《阿娜爾罕》《鐵道遊擊隊》到3D大片《阿凡達》《戰狼》;從16毫米放映機到輕巧便捷的數字放映機……1998年,國家實施農村電影2131工程,每放一場電影國家都給補助。2005年,全國推行“財政買單,送電影下鄉”,讓每個農民都能免費看上電影。
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電教室、文化大院、文化小廣場……對天山南北的農牧民來説,這些家門口的文化設施讓他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深刻變化。從城市到鄉村,群眾文化場館建設從無到有,從有到優;公共文化服務的輻射面越來越廣,惠及越來越多基層群眾;一項項文化惠民舉措盡可能讓每一個人受益。
改革開放40年來,全區已建成覆蓋區、地、縣、鄉、村五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截至2017年,全疆有公共圖書館112個、博物館和紀念館173個、美術館57個、文化館119個、文化站和文化室12158個,各級各類廣播電視臺(站)302個,廣播和電視人口覆蓋率分別達到97.1%和97.4%,有體育場地29600個,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各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全區文藝工作者積極打造推出一批文藝精品力作。散文集《在新疆》、文學評論集《西部:偏遠省份的文學寫作》、油畫作品《來自高原的祈福——5·19國家記憶》、攝影作品《風雪人生》、話劇《大巴扎》、舞劇《陽光下的舞步》《戈壁青春》、歌舞劇《情暖天山》、音樂劇《冰山上的來客》、音樂雜技劇《你好,阿凡提》、歌曲《屯墾爹娘》、廣播劇《馬蘭謠》和電影《大河》《鮮花》《真愛》《生死羅布泊》《塔克拉瑪幹的鼓聲》等一批文學藝術作品獲得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魯迅文學獎、中國電影華表獎等國家級獎項,雜技《生命之旅》《擔當》等獲得國際雜技節金獎。
文化産業發展日新月異
“最近幾年沒少來新疆,每次來,新疆文化産業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不久前,(下轉第三版)(上接第一版)文化和旅遊部産業發展司副司長高政在新疆大劇院觀看《千回西域》、參觀第四屆新疆文博會後感嘆。
在今年1月舉辦的冬博會上,自治區博物館的百餘件文創衍生産品備受關注,其中“高昌智慧系列”“艾德萊斯系列”“草原系列”布偶、抱枕、鑰匙扣、印章等多種産品受到消費者青睞。
近年來,以文博會為主的各類文化産業交流展會,為新疆文化産品走出去提供了平臺。“文化+科技”“文化+創意”“文化+旅遊”……通過跨界、嫁接、融合等創新方式展示獨具特色的展品,新疆展團為觀眾們帶來新鮮體驗,提升了新疆的關注度和吸引力。
目前,新疆有文化企業1萬餘家,已形成門類較為齊全的文化産業發展體系,涵蓋新聞出版發行、廣播影視、演藝、文化娛樂、文化旅遊、工藝美術、創意設計、數字文化服務等領域。截至2017年,我區有國家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6家,自治區級文化産業示範基地109家,獲得國家認定的動漫企業11家,建成各類文化産業園區20家。
文化遺産保護傳承並重
哈密傳統工藝工作站,展示著部分哈密優秀刺繡師的作品,不僅有民族特色的抱枕、花帽等繡品,還有團扇、女包、高跟鞋等或古典或現代的繡品,都是用哈密本地特色的刺繡手工“密作”製成的。
2008年6月,哈密維吾爾族刺繡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名錄。2016年3月,全國首個傳統工藝工作站在哈密設立。此後,以“密作”為公用品牌,建立準入標準,哈密刺繡産業進入品牌經營時代。在2016年7月初舉辦的巴黎高級定制時裝周開幕酒會上,一件來自中國的高級定制禮服吸引了嘉賓們的眼球,禮服腰間別致的手工刺繡尤為驚艷,其刺繡工藝來自我區工藝美術大師——哈密市伊州區五堡鎮繡娘熱娜古麗·素批。如今,熱娜古麗的訂單越來越多,上海、浙江等省市的公司紛紛找她合作,她的刺繡作品價格也越來越高。手工刺繡的花帽,從最早的25元一頂,到現在的250元,複雜難度的定製作品能達到上萬元。
像哈密刺繡這樣成為品牌的非遺文化産品,在新疆得到前所未有的保護和傳承。新疆非遺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戈弋介紹:“我區是較早啟動非遺立法工作的省份,分別於2008年和2010年頒布實施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條例》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維吾爾木卡姆藝術保護條例》,對自治區非遺保護機構建立、名錄建設、人才培養、資金使用等都作出了明確規定,使保護工作的開展有規可依。”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和自治區財政累計投入非物質文化遺産專項補助資金1.5億多元,截至2017年,完成23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搶救性記錄工作,運用文字、圖片、音像等多種記錄手段,對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實施了搶救性保護;創建了維吾爾族樂器、地毯和艾德萊斯綢織造3個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國家級生産性保護示範基地;命名91個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傳承基地。入選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名錄的項目分別有83項、294項,國家級、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分別有112位、403位。
(原標題:文化建設:共建和諧幸福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