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烙畫匠人寶勒德巴根

發佈時間:2018-12-07 14:40:14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巴彥浩特烙畫匠人——寶勒德巴根,了解他用鐵筆繪就的美麗畫卷。

用毛筆、鉛筆、彩筆作畫,並不稀奇,但你見過用烙鐵作的烙畫嗎?烙畫又稱“燙畫”、“火筆畫”,它是利用烙鐵溫度和運筆輕重的變化在木板或紙或者其他材料上繪製的一種畫。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位巴彥浩特烙畫匠人——寶勒德巴根,了解他用鐵筆繪就的美麗畫卷。

成就全憑愛好和琢磨

一支電烙筆,一塊木板,一縷青煙升起,一幅精緻的烙畫就此誕生。在巴彥浩特就有這麼一位烙畫匠人,他叫寶勒德巴根。“從小就喜歡畫畫,當時也沒人教,就自己亂畫,課本上空白的地方都被我畫滿了。後來大學學了美術專業,專門學習畫畫,現在如願以償做了一名美術老師。”寶勒德巴根説。

  提起自己和烙畫的淵源,寶勒德巴根説,他是在一次展覽上見過烙畫,就這樣有了做烙畫的念頭。“在一次美術展覽上,偶然看見一幅烙畫,是一匹栩栩如生駿馬,線條清晰,明暗交錯,立體感十足。當時就覺得這樣作畫十分有意思,就這樣對烙畫産生了興趣。”寶勒德巴根説,烙畫有烙在氈子上的,也有烙在宣紙上的,但是紙張容易破損,保存起來也很麻煩,曬兩下就掉色,所以我就想能不能直接烙在木板上。

寶勒德巴根説,第一次烙畫是在五年前,因為剛開始用這種方法畫畫不太熟悉,經常把木板烙煳了。“那個時候學習烙畫也沒有專業的老師或者教材,全靠自己的摸索與嘗試。2012年開始學習作畫時,就一口氣把市場上大大小小不同的烙鐵都買了回來,自己利用下班時間埋頭琢磨,一不小心就熬到深夜一兩點。”寶勒德巴根笑著説。

烙畫時常被燙得滿手泡

“因為有些繪畫功底,烙畫底稿沒什麼問題,難就難在作畫的手法上,我就從網上搜視頻看,學習別人是怎麼畫的。也是從網上才知道其實烙畫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寶勒德巴根説,開始的時候自己會選一些不用的廢棄木塊來練習,後來就到市場上買裝修用的三合板。“比起實木,這種材質最適合做烙畫,但價格也不便宜。我烙的時候都小心翼翼的,生怕烙壞了木板就不能用了。”

寶勒德巴根現場給記者展示起了烙畫的技藝。“首先要在圖畫紙上畫一個素描稿,然後選一張和圖畫紙尺寸相當的三合板,再將素描稿畫在三合板上。”寶勒德巴根説,烙畫是一個不可逆的藝術,每一筆下去都是一道不可磨滅的痕跡。用筆的力度與角度,烙鐵的功率與溫度都會對每一道烙痕的顏色與走勢産生影響。“烙鐵的溫度很高,所以手上的力度非常重要,否則一下手就報廢了。剛開始用烙鐵作畫不太習慣,總是忘記,就用手直接握在烙鐵最熱的地方,經常被燙的滿手泡,長期的高溫燒烤,烤的這手指上的皮都變厚了,滿手的繭子,摸東西拿東西就像帶著一個手套一樣。後來練習多了,也就慢慢掌握了其中的規律,就這電烙鐵都用壞十幾個了。”

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燙傷了手,烙焦了畫也並沒有讓寶勒德巴根氣餒。就這樣,在反反覆復的練習和已有的繪畫基礎之上,寶勒德巴根掌握了烙畫製作的技巧。除此之外,他又在純黑白烙畫的基礎上著色,運用點綴的技巧,創作出獨一無二的烙畫作品。“我從小在牧區生活,遊牧人們的生活,草原牛羊成群的景色,都是我想通過烙畫表達的,烙畫畫面有豐富的層次感和立體感,更能再現一種意境。”寶勒德巴根説,到目前為止,他創作的比較完整的蒙古族特色烙畫已經有十幾幅。

寶特德巴根是孿井灘學校的一名美術老師,平時上課沒時間作畫,只要休息了就把木板搬出來烙兩下。一到週末回到家裏,餐桌便成了他的工作臺。“因為沒有獨立的工作室,我只能在家裏烙畫,做烙畫會産生一種燒焦的氣味,一到週末家裏全是那味兒,但是愛人從沒有過一句抱怨,對我的愛好特別支援。”寶勒德巴根説。

説著寶勒德巴根向記者展示起自己比較滿意的一幅作品。這是一幅長1.2米,寬90釐米的《草原景色圖》,展現了草原遊牧民族遷徙的畫面。他告訴記者,他的每件作品都要修改至少五遍,直到最後每個細節都達到完美。“像這幅完整的烙畫工藝,我用了一個星期完成的,圖案複雜一些的,時間會更長。”談到會不會堅持下去,寶勒德巴根毫不猶豫的説:“會一直做下去,因為熱愛!”

連結:烙畫古稱“火針刺繡”,又稱燙畫、火筆畫,即用火燒熱烙鐵在物體上熨出烙痕作畫,是古中國一種極其珍貴的稀有畫種,已有幾千年的歷史。烙畫藝人以鐵針為工具,在油燈上炙烤進行烙繪,主要作為筷子、尺子、木梳等小件日用品上的裝飾。後來,通過製作工藝和工具的不斷改革,由“油燈烙”換代為“電烙”,將單一的烙針或烙鐵換代為專用電烙筆,比較先進的電烙筆可以隨意調溫。

(來源:阿拉善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