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文:重視和發揮草原的碳匯功能

發佈時間:2018-12-07 10:39:12丨來源:中國林業網丨作者:劉加文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草原是世界上植被分佈最廣的生態系統,碳匯功能十分強大,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應高度重視,保持草原生態系統健康穩定,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增強草原碳匯能力。

  所謂碳匯是指生態系統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碳水化合物,並以有機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體內或土壤中,從而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的過程。提到碳匯,人們很容易想到森林,但草原碳匯作用卻被忽視,未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和重視。草原是世界上植被分佈最廣的生態系統,其碳匯功能十分強大,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劉加文參加草原資源保護活動併發言(資料圖)

  充分認識草原的碳匯功能

  人們常以為草原植物均被放牧家畜所採食,沒有生物量的積累,所以沒有碳匯作用。顯然,這是對草原的嚴重誤解,必須予以澄清。第一,草原植物與森林都是綠色植物,在生長過程中都是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製造並積累有機物質,同時釋放人類所需要的氧氣。第二,草原植物根系發達,每時每刻都在與土壤進行著物質的迴圈和能量交換,從而使土壤不斷積累大量的有機物質。第三,草原一歲一枯榮,産生大量的枯落物,千萬年來在地面不斷沉積,形成厚厚的泥炭或腐質層,在青藏高原草甸草原區平均厚達數十釐米,在南方有的地區厚度可達2米多。第四,近年來,我國通過加強草原生態建設,實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措施,草原植被不斷恢復,生物量積累明顯加快,土壤擾動活動減少,草原固碳能力和土壤蓄積碳能力不斷增強。

  草原碳匯功能很強

  近年來,國內外專家對草原碳匯進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全世界陸地生態系統有機碳儲量分佈中,森林佔39%-40%,草地佔33%-34%,農田佔20%-22%,其他4%-7%。中國科學院方精雲院士的研究結果表明,我國草原植被生物量佔全國總生物量的10.3%,草原土壤碳儲量佔全國土壤總碳儲量的36.5%。中國科學院樊江文研究員等通過對我國各類型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樣方實測,估算出我國草原總碳儲量約為332億噸。綜合各方面研究成果,我國草原總碳儲量大約300億-400億噸,每年固碳量約6億噸。相關研究還表明:我國草原碳主要儲存在土壤中,約為植被層的13.5倍。從地區看,85%以上的有機碳分佈于高寒和溫帶地區,其中,高寒草原95%的碳儲存在土壤中,約佔全國土壤碳儲量的55.6%。從草原類型看,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累積了全國草原2/3的有機碳。

  草原碳匯的特點

  第一,草原是光合作用的最大載體。我國草原佔國土面積的2/5,是面積最大的綠色生態資源,且植物體中綠色部分的比重一般高於其他植物,這使得其進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也更高,生物量增長速度也更快,對碳的固定能力也更強。第二,相對穩定。碳儲量較為豐富的草原大多分佈在高寒、高海拔、人口密度低、經濟開發強度弱的地區,人類活動干擾少,特別有利於碳的積累。第三,對森林碳匯發揮互補和促進作用。由於氣候等原因,草原與森林大多分佈于不同地區,在碳匯方面可以起到空間互補的作用,從而提高總體碳匯能力。此外,分佈于林下或周邊的草原植被,能幫助森林固定所依存的土壤,併為森林涵養水分、提供養料,促進林業碳匯。

  不斷增強草原碳匯能力

  保持草原生態系統健康穩定,不斷改善草原生態環境,是增強草原碳匯能力的根本措施。要針對當前草原退化、面積減少、生態脆弱的現狀,加大保護建設力度,千方百計確保草原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品質不斷提高、功能持續提升。大力開展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強草原建設,積極引導草原合理利用、科學利用。不斷強化草原監督管理,查處和打擊各類違法、違規徵佔用草原、破壞草原植被的行為。要像重視種樹一樣重視種草,積極開展林草結合型國土綠化行動。認真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制度,進一步完善草原保護政策,加大生態補償力度,建立有利於草原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

  確立“大碳匯”理念

  高度重視草原碳匯作用,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各項工作中,統籌草原與森林碳匯各項工作。加強輿論宣傳,增強全社會對草原碳匯功能、作用的認知。重視頂層設計,制定草原碳匯發展規劃,完善相關政策制度,健全機制措施。加強草原碳匯理論、碳匯市場、碳匯産業等研究,制定草原碳匯計量監測標準和規程,建設草原碳匯監測網路體系。推進林草結合型碳匯交易平臺建設。

  (作者劉加文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長,原標題:重視和發揮草原的碳匯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