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內蒙古通遼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系列新聞發佈會,邀請通遼市國土資源局和環境保護局新聞發言人,就改革開放40年來各領域取得的成果和亮點工作進行新聞發佈。
改革開放40年以來,通遼市國土資源局在工作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
全力保障經濟社會事業發展。通遼市國土資源局2013年以來爭取用地指標5738公頃,國土資源收益穩定健康增長。測繪、評估技術服務水準切實提高,1:10000比例尺地形圖覆蓋全市總面積的88.2%,“數字通遼”通過國家驗收,衛星定位連續運作參考站實現全覆蓋。
耕地保護水準全面提升。全市耕地保護面積1700萬畝,基本農田保護面積1375萬畝。累計建設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項目、高標準基本農田項目和新增費項目545萬畝,爭取資金60億元,土地整治數量、品質和爭取資金量穩居全區第一,重點城鎮周邊新劃入永久基本農田21萬畝。
資源綠色開發和環境綜合治理能力不斷增強。2013年以來累計投入地質勘查資金20億元,新發現各類礦點和礦化點160余處。深入實施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工程,先後爭取到國家、自治區財政投資1.5億元,實施治理項目24個,完成治理面積800公頃。近年來,礦山企業累計投入2.5億元,完成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面積2667公頃。
節約集約用地水準逐步提高。提高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準,將全市1556個項目全部納入日常監管,依法處置閒置土地380.78公頃,提高供地率,霍林郭勒市被授予全國“國土資源市”稱號。
國土資源改革不斷深入。不動産登記制度落地,全市不動産發證33829本、不動産登記證明26773份。深化“放管服”改革,涉地涉礦項目審批時限壓縮了1/3以上。國土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提高。2013年以來通遼市國土資源局先後被授予全國國土資源管理系統推進依法行政先進單位、全區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工作先進集體、全市依法行政示範機關榮譽稱號。
改革開放以來,通遼市環境保護局在工作中取得了驕人戰果。
環境污染源頭嚴防形成壓倒性優勢,生態環境品質實現持續穩定改善。2013年至2017年,全市累計完成重點工程減排項目 200個,累計完成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四項主要污染物減排分別為7000噸、25600噸、14750噸和4874噸,同比分別下降6%、19.6%、10.8%和16.7%,每年度目標任務均超額完成。全市環保部門共完成工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10個,完成建設項目環評627個,涉及總投資達1700多億元。累計整改完成燃煤小鍋爐1180台,完成目標任務315台的近四倍;累計淘汰黃標車及老舊車34999輛,完成目標任務11628輛的近三倍;共改造完成加油庫7座、加油站388座,完成目標任務100%;中心城市道路機械化清掃率由2013年的26%提高到了85%以上。
2017年,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6.6%,比始行新標準的2015年增長15.5%,PM2.5年均濃度由53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5微克/立方米。建成投運城鎮生活污水及工業園區污水處理廠12座,污水管網總長達1953.3公里,再生水處理設施8座,污泥處置企業3家。全市建成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43處,面積為4900.77平方公里(73.51萬畝),佔全市國土總面積的8.23%。
環保領域改革不斷深入,環境執法監管成效顯著。在環境治理方面,投資6.19億元實施示範工程的企業排放顆粒物、二氧化硫和氟化物濃度全部低於示範工程設計限值,氟化物去除效率達90.4%以上。新《環保法》實施以來,全市累計查處環境違法案件506件,實施行政處罰5061.5萬元,其中共辦理適用新《環保法》及配套辦法案件123件。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22個問題已按時和提前完成整改13個,其餘問題整改工作也達到了時序要求。
據了解,為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市委宣傳部、市政府新聞辦將在全市開展系列成就展示活動,通過不定期召開新聞發佈會的形式,全面回顧和深入總結通遼市改革開放40年來各領域取得的輝煌成就。
(來源:中國通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