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態扶貧“扶”出鄉村新生活

發佈時間:2018-11-28 21:55:49丨來源:新疆日報丨作者:劉東萊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截至目前,新疆已有1.1萬名像阿曼拜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被納入生態護林員體系,還有1萬名護林員正在甄選。立足山水的生態扶貧行動,正在不斷改變著全區貧困群體的生産生活。

11月23日,東天山幽靜的林間響起了“咯吱咯吱”的踏雪聲,木壘哈薩克自治縣大石頭鄉大石頭村村民阿曼拜正在巡林。“護林員的工作讓我覺得踏實,家裏生活也有了保障。”阿曼拜説。

截至目前,新疆已有1.1萬名像阿曼拜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被納入生態護林員體系,還有1萬名護林員正在甄選。立足山水的生態扶貧行動,正在不斷改變著全區貧困群體的生産生活。

“我們在甄選生態護林員時,基本上是一個四口之家選一個人,這樣就可以輻射8萬多人口。”自治區林業廳扶貧辦主任王天斌説,“要做到一人入選,全家脫貧。”

在烏什縣奧特貝希鄉巴什阿克瑪村,尼加提·買買提除了擔任生態護林員,還承擔了國家公益林的森林撫育任務。此外,他還在周圍的林果基地打些零工,一年的純收入達到1.5萬元,一家四口已經脫貧。

2016年以來,在全區32個國家級扶貧開發重點縣,僅林業投資就累計安排45.81億元。近年來,新疆開展了包括退耕還林、防沙治沙、濕地保護與恢復等多項生態修復工程,在項目和資金安排上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傾斜,使當地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生態保護和建設獲得了收益。

與此同時,一系列系統工程不斷擴大著生態扶貧的影響範圍。定居興牧工程和勞動力轉移就業讓牧民放下羊鞭,過上定居生活,從而推動了退牧還草工程的進行。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的綜合治理,增添了原有旅遊資源的魅力,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在發展旅遊業中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向。

在阿勒泰地區哈巴河縣加依勒瑪鄉阿克托別村,村民汪超飛近50畝的芍藥地,如今每畝利潤超萬元。地處喀納斯、白沙湖兩個5A級景區和白樺林、五彩灘兩個4A級景區之間的阿克托別村,近年開始種植芍藥,花季時蜂飛蝶舞,吸引遊人紛紛駐足,消費由此産生。而在那拉提景區,經營馬隊、農家樂等也讓很多貧困戶過上了富裕生活。

在南疆,1580多萬畝的果林,已為當地農民提供了25%以上的每人平均純收入。當下正在進行的林果業提質增效行動,正全面提升著新疆林果的品質。

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新疆特色林果産品博覽會上,各地成功簽約15.2億元,而整個新疆林果業的年産值已達900億元,其中絕大部分已流入一個個家庭中。昔日貧困的新疆鄉村,因生態扶貧行動的深入開展,煥發出全新的光彩。

(原標題:生態扶貧“扶”出鄉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