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歲月影記|草原展新容,牧民奔小康

發佈時間:2018-11-20 16:41:44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王世甫 牧人 邵南 吳麗艷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阿日昆都楞鎮的山麓間有一個小村子,叫西白音查幹嘎查。今年66歲的山丹莫德格就居住在這個小村子。循著老人的思緒和她一起追憶改革開放40年來,生産生活的變化。

緊挨著304國道,在內蒙古通遼市扎魯特旗阿日昆都楞鎮的山麓間有一個小村子,叫西白音查幹嘎查。今年66歲的山丹莫德格就居住在這個小村子。

循著山丹莫德格老人的思緒,記者和她一起追憶了改革開放40年來,生産生活的變化。

image.png

原先,山丹莫德格一家居住在圖布信嘎查,夏天在霍林郭勒一帶的夏營地遊牧。時間定格在改革開放後不久的1984年,山丹莫德格一家和其他牧民為了支援霍林郭勒市建設以及霍林河露天煤礦的開發告別了遊牧生活。他們一家6口人搬到西白音查幹嘎查,分到8000多畝草場,過上了定居生活。

image.png

據她回憶,那時候國家專門為他們每戶建設了三間瓦房,一家人用勒勒車拉來行李,搬進了新房子。“幾十年時間過去了,在原先三間瓦房的基礎上又加蓋了幾間瓦房,現在房子都連上成一排了。”山丹莫德格老人一臉幸福地説道。

image.png

才搬來的時候沒通電,也沒風力發電機,一直到1994年才通電。通電了,大家都非常高興,終於告別了柴油燈、蠟燭,牧民開始買電視機,晚上娛樂活動多了起來。隨後,電冰箱、電飯煲、電磁爐、臺式電腦等各種電器逐件往家添置,逐步過上了現代化的生活。

image.png

當時的牛都是本地牛,一頭大牛才五六百斤重。到了2002年開始對牛進行改良,逐步改良成紅白花牛。當時,大家都不太認同改良牛,認為這不靠譜,很是抗拒。後來大家看到改良後的牛,個兒大還肉多,有800到900斤重,就紛紛接受改良牛了。那時候,大家還沒科學養殖的理念,甚至覺得沒必要費事建設一個青貯窖。山丹莫德格一家在技術員的指導下率先建設了青貯窖。後來,大家發現在青黃不接的季節喂青貯效果比較好,都紛紛建設青貯窖了。

image.png

而今,除去分給兒子的草場,山丹莫德格家還有3600多畝草場,一家人有60多頭牛、200多只羊。在高品質精養觀念的影響下,一家人開始建設牛舍,目前建有1700多平方米的牛舍。2017年,還建了100平米的飼料庫和80平米的接羔暖棚。

image.png

現在養牛也比以前輕鬆多了。以前不論風吹日曬,天天在外面放牛,可辛苦了。現在家家戶戶分到草場、建有圍欄,雇的牛倌兒隨時通過微信、電話通知各種情況,時不時去照看一下就行。以前,都是自己打草、運草,需要20來天才能幹完,從2008年以來,用機械幹活,最多10天就幹完。

image.png

1984年剛搬到西白音查幹嘎查的時候,山丹莫德格一家在牧民中屬於一般戶,家裏僅有16頭牛、84隻羊、2匹馬。數十年間,山丹莫德格一家的每人平均收入從1984年的 2300多元漲到了26000多元。“日子過得越來好了,這都是國家政策好啊。”她幸福地説道,如數家珍給記者算起了賬,那些年,要交納的稅收包括特産稅、屠宰稅、牧業稅、農業稅等等,算下來一家人一年就得交稅5000到6000元。2006年,國家取消農業稅後,這些稅一併取消了。不僅取消稅收了,還給發放各種補貼,其中數目最大的是草場補貼,按照3.27元一畝的標準,她家3600多畝草場每年可得到補貼11000多元。

image.png


“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山丹莫德格高興地對記者説道,村裏建了休閒廣場,我們晚上也能像城裏人一樣跳舞唱歌;土路變成水泥路了,乾淨方便,下雨天也不用趟泥水了;村裏有了衛生室,有個頭痛腦熱的小病,可以在村裏解決,不用大老遠地跑醫院了……

image.png


而今,山丹莫德格一家還在繼續向更好的生活進發,一家人洋溢著齊心協力奔小康的激情與活力。

image.png

(文:王世甫 牧人 邵南 吳麗艷,來源:中國通遼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