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一位貧困戶的心聲

發佈時間:2018-11-14 20:53:21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李夢欣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我們這些在政策扶持下成長起來的人,會比別人更加心存感恩,渴望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服務更多像過去的我們那樣需要幫助的人。

編者按:一個勤勞向上的家庭,兩個自強不息的大學生,在精準扶貧政策的扶助下走出了困頓和迷茫,燃起了生活的信心,並把這份感恩和愛心傳遞給更多的人……這是一封來自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的信,謹以此向奉獻在扶貧一線的幹部表示敬意,為立志脫貧的貧困戶加油打氣。脫貧路上,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有黨的好政策,有這麼多熱心幫助的人,幸福的生活並不遙遠。

“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國,以綏四方。”自古以來廣大人民群眾就以富足的小康生活作為願望而奮鬥著,自十八大以來精準扶貧逐步走入人們的視野。全國各地都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奮鬥不止,這是實現百年奮鬥的又一創舉,而這一舉動猶如春雨般灑落在我的心中。

有人説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這句話確實不假,從小家境的影響總讓我比同齡人成熟些。猶記得初高中時期,每逢這個季節家中的窘境。那時家中剛剛擺脫居無定所的狀態,卻又因爺爺的醫藥費而重新陷入窘迫。而母親也是常常要四處奔走去籌集我和妹妹的生活費、學雜費。看著母親因為幾百塊錢四處奔走碰壁,為了生計四處奔走打工,為了省錢不捨得買十幾塊錢的水靴在寒涼的水中插秧,念及每逢暴雨降臨在風雨中飄搖的危土房……至今仍會心生酸楚。

九月,開學的時節正逢農村青黃不接的季節。剛上大學那會兒,妹妹也剛步入高中,開學季的生活費、學費、住宿費總是壓得父母喘不上氣來。屋漏偏逢連夜雨,這時母親又患上了骨質增生,不能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需要靜養。可此時家裏的條件偏偏不允許,每每看見母親忍著病痛勞作,我都心痛不已,寢食難安,但是卻無可奈何,也只能盡最大的努力去學習,去幫母親分擔些累活。

想想那時還發生過讓我至今仍然介懷的事。那是個盛夏的午後,天氣悶得讓人焦灼,母親走親串友地籌集我和妹妹的學費,又連連碰壁。即使在自家親戚的屋檐下,也沒得到些許幫襯,還受到惡語嘲諷。那不是因為他們沒錢、不借,而是怕讀書沒用,以後還不上這份債。母親被逼無奈只能去借了高利息的貸款。這無疑令我們本來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此後每年,我眼看著父母辛辛苦苦的一年勞作換來更繁重的債務。我感謝母親,不顧一切支援我和妹妹讀書;我心疼母親,也因為她不顧一切支援我們讀書。而我除了努力讀書也沒有任何辦法能讓家裏將來的境遇變得更好。但是我沒想到,人間自有溫情在,春雨潤物萬象新,我的家被這份恩澤滋潤了。

2016年或許對於許多人來説只不過是歲月中普通的一年,但卻是我家重獲新生的一年:精準扶貧的春風吹到了我們的村莊,母親試著寫了申請,經過一步一步的民主評議、公示,我的家庭被評為建檔立卡戶。父母用貼息貸款償還上了高息外債,在村委會和包聯幹部的支援指導下,家裏又買了幾隻羊、搞起了養殖,極大地提高了家裏的收入,今年又在政府的補貼情況下擴大了規模,修整了暖圈。妹妹上大學還獲得了每年一萬元的補貼,極大減輕了父母的負擔。父母對生活投注了更大的熱情。

在我家逐漸富足的過程中,我們收到了很多來自黨和組織的溫暖。包聯幹部下鄉、村幹部走訪到我家的時候,發現家裏的電線老化,立即就找人來修理更換;聽説我妹妹剛剛高考完,熱心幫助妹妹報考,讓妹妹成功被內蒙古大學錄取等等。那些不經意的小事和關懷,或者是那些一幫到底的溫暖和情懷,都讓我銘記五內。黨組織和國家、扶貧的第一書記、基層幹部,那些拿出實際行動幫助我們的人,都是為人民辦實事的好人。他們不怕困難,不辭辛苦,堅持奮鬥在脫貧攻堅戰的第一線。我和我的家庭都要感謝他們。

正如習總書記説的那樣,“脫貧致富終究要靠貧困群眾用自己的辛勤勞動來實現。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的確,對於一些人來説貧困是那樣的遙遠,可真正身處其中你就會發現他們缺乏的不是勤勞,不是腳踏實地,而是一個引領和一份資源,就像那句流行語“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一樣,貧窮真的能限制人的發展空間。精準扶貧真正給予了貧苦人一個引進,一個資源,讓我們發現我們能比想像的走得更遠。

現在家裏的條件已經有所好轉,我已順利畢業進入社會,妹妹也步入了大學並準備攻讀研究生。在我看來,現在國家的政策如同教育子女一般,在於言傳身教,而我們,尤其是在政策扶持下成長起來的人,會比別人更加心存感恩,渴望著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幫助、服務更多像過去的我們那樣需要幫助的人,渴望著到祖國和人民需要我們的地方,讓春風吹向更廣闊的天地,讓春雨滋潤更多的人。

(文:李夢欣,內蒙古通遼市開魯縣小街基鎮三十方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