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村一品”聯合發展實現群眾收益最大化

發佈時間:2018-10-31 21:37:15丨來源:內蒙古新聞網丨作者:郭洪申 薛一群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目前,莫力廟蘇木正著力打造“一南一北”兩個特色。結合蘇木南部村屯綠色小麥、紅幹椒等經濟作物種植實際情況和北部少數民族嘎查肉牛養殖畜牧優勢,打造南部8個村屯以福發屯村為中心的經濟作物種植示範區、北部10個嘎查村以福巨嘎查為核心的肉牛養殖示範區,以點帶面,不斷提高發展的規模和品質。

  金秋十月,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一派豐收景象。10月25日是莫力廟蘇木福發屯村村民鄒紀翔一家最高興的日子,老兩口一大早就來到地頭:“我家的4畝大白菜都被遼寧客商收購了,今天來裝車,每畝1300元,價格不錯,算上頭茬小麥的收入,畝收入達到了2500多元,比種大玉米好多了。”鄒紀翔説。

  2016年,東北三省和內蒙古取消玉米臨儲政策的消息一齣,福發屯村黨支部書記潘玉明敏銳地意識到打破傳統種植業結構迫在眉睫,他自掏腰包到鄂爾多斯、太原、齊齊哈爾等地學習先進經驗,並結合本村實際,通過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的玉明農機專業合作社,流轉和託管423畝耕地試驗種植小麥,引導村民發展綠色小麥産業。“那年連二茬帶小麥,一畝地最多掙了3000多塊錢。加工出的面好吃,全搶空了。”這讓村民們看到了小麥的發展前景。

  2017年,以“三權分置”改革為契機,福發屯村通過土地流轉的方式集中連片種植小麥1000多畝,並進行統一種植、統一綠色管護、統一收割和統一銷售。為了延長小麥産業鏈,提高産品附加值,福發屯村又乘著“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東風,及時申報麵粉加工廠項目,建設了日可加工30噸的福發屯村集體加工廠。今年7月,加工廠正式投入使用,潘玉明介紹:“通過加工,1斤小麥又能多産出0.5元以上的純利潤,其中0.2元歸村集體所有,村民增收了,村集體也有了錢。明年,我們計劃把小麥種植面積擴大到2000畝,打造通遼地區最大的綠色小麥基地。”

  在福發屯村綠色小麥産業做得有聲有色的同時,與其相鄰的李家圍子村千畝鮮椒和勝利屯村千畝大豆産業也是精彩不斷。

  李家圍子村黨支部書記范臣説:“我們村的鮮椒一畝地打了4000多斤,按7毛錢一斤算,畝收入可達2800塊。特別是我們現在有了鮮椒加工廠,明年再上一條幹椒生産線和一個保鮮庫,就可以長年進行生産了。再通過註冊公司,解決辣椒及産品出口銷售問題。”

  勝利屯村依託合作社,以土地託管和資金入股的方式,發展集中連片種植大豆1200畝,大豆初加工廠基礎設施建設也已經完成,正等待設備安裝,元旦前可投入生産,可榨油和生産醬油、大醬等産品。勝利屯村黨支部書記孫方旭介紹:“我們3個村,村挨村、地挨地,互相之間非常熟悉。辣椒、小麥、大豆都不能重茬,我們可以村與村之間進行輪作、互通有無。無論是辣椒、小麥還是大豆,都可以在這幾個加工廠進行銷售和加工,並享受同村待遇,形成了一個減成本、促發展的‘利益共同體’,實現群眾收益最大化,同時壯大村集體經濟。”

  莫力廟蘇木黨委副書記、政府蘇木達彭程説:“福發屯村是我們重點打造的‘經濟作物種植示範點’和‘三權分置’改革示範點之一,福發屯村、李家圍子村和勝利屯村利用區位優勢聯合發展,同時形成了輻射帶動周邊村屯發展的有力平臺。”

  近年來,該蘇木依據地理位置、資源分佈及生産方式,積極引導、鼓勵各嘎查村發展“一村一品”特色産業,加快推動農産品加工業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

  目前,莫力廟蘇木正著力打造“一南一北”兩個特色。結合蘇木南部村屯綠色小麥、紅幹椒等經濟作物種植實際情況和北部少數民族嘎查肉牛養殖畜牧優勢,打造南部8個村屯以福發屯村為中心的經濟作物種植示範區、北部10個嘎查村以福巨嘎查為核心的肉牛養殖示範區,以點帶面,不斷提高發展的規模和品質。同時加快推動農産品加工業從數量增長向品質提升,延長産業鏈,提升附加值。鼓勵支援福發屯村等嘎查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通過土地流轉、農民入股等多種形式開展種植、養殖或農産品深加工,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重點扶持農産品加工企業,進一步提升農業産業化經營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