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呼倫貝爾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素有“馴鹿之鄉”之稱,是中國唯一的“使鹿部落”。1965年,黨和政府將35戶鄂溫克獵民遷至敖魯古雅定居建政,鄂溫克獵民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定居生活,從原始社會直接步入了社會主義社會。
2003年8月,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整體生態移民,搬遷至根河市西郊3.5公里處,民族經濟由過去單一的放牧狩獵向多种經營轉變,他們放下獵槍,飼養馴鹿和發展旅遊。自此,“使鹿部落” 掀開了民族發展新篇章。
“40年前,敖鄉僅有幾百人,馴鹿不到800頭,馴鹿種群退化嚴重。現在,敖鄉人口增至上千人,馴鹿發展到1200頭左右。”戴光明鄉長説起敖鄉40年變化如數家珍。敖鄉已有5個獵民部落加入了國際馴鹿養殖者協會,世界第五屆馴鹿養殖者大會在敖鄉舉辦,使中國馴鹿事業融入和參與到國際馴鹿事業的合作交流中。
40年前,馴鹿只是交通工具,而今,馴鹿不僅可以供遊人觀賞,發展旅遊産業,它們全身都是寶,鹿茸、鹿鞭、鹿胎入藥,還可發展馴鹿産業,“使鹿文化”手工藝品也給獵民帶來豐厚的收入。
“讓更多的獵民成為製作手工藝品的能人,帶動更多的獵民走上發家致富的路。”非物質文化傳承人宋仕華在敖魯古雅鄉開辦訥克勒斯藝術坊,教授愛好手工藝的獵民毛皮和手工藝品製作。
“今年的旅遊收入能上百萬,比去年還好!”獵民古革軍滿臉的褶皺擠滿了笑容。他家不僅養鹿、賣鹿産品,也開辦家庭遊。
“遊獵-定居-發展”是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發展的三部曲。改革開放40多年來,在黨的民族政策照耀下,獵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走進敖鄉,旅遊産品商店林立,獵民家庭遊如火如荼。62戶獵民中29戶發展家庭遊、19戶開辦特産商店,獵民每人平均純收入由改革開放之初的79元提高到28000元,有鹿獵民每人平均收入34000元,增長了幾百倍。
原來世代居住的40多平方米的“撮羅子”,已成為供遊人觀賞的景觀,取而代之的是歐式風格的88平方米的複式小樓,每個家庭都有齊全的現代化設施。生活在風景如畫般景區中的鄂溫克獵民幸福感倍增,茶余飯後,他們會到廣場做做運動,或瀏覽一下網站,在網店上推銷敖鄉的特産……
70多歲的老獵民安道感慨:“我做夢都沒想到,獵民能過上今天的好日子!”
近年來,依託獨特的使鹿文化和新址的地理優勢,敖魯古雅鄉加快培育旅遊産業。出版了《使鹿部情韻歌曲集》《中國最後的狩獵部落》,製作了《中國最後的使鹿部落》廣播劇,協助拍攝了《最後的獵人》和《母鹿》等一批反映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生産生活的影視作品,打造了敖魯古雅風情舞臺劇,培育出敖鄉文化名片。
目前,該鄉擁有9項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薩滿舞、鄂溫克民俗文化和樺樹皮製作技藝3個項目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拓展名錄。阿榮布、德克莎等7位鄂溫克族同胞被確定為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2006年,該鄉和4個獵民點被自治區命名為中國使鹿文化之鄉和中國狩獵文化基地;2008年,該鄉被自治區命名為“樺樹皮文化之鄉”和“馴鹿文化之鄉”。
40年統籌發展,敖鄉面貌日新月異。敖魯古雅從一個閉塞、落後的民族聚居區,發展成為有4個國字號名頭的優秀鄉鎮。2011年11月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2014年9月,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被國家民委命名為“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2015年7月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旅遊局命名為第三批“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名村”;2016年被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如今的敖魯古雅已經是呼倫貝爾的林海明珠,勤勞智慧的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在改革開放的致富路上,幸福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