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遼科左後旗牛産業融合發展:精準脫貧摘窮帽趕著黃牛奔小康

發佈時間:2018-10-12 19:42:10丨來源:中國網草原頻道丨作者:蘇文彥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近日,中央媒體採訪團來到科左後旗,通過走訪黃牛養殖場、合作社、交易市場、食品公司等肉牛全産業鏈相關單位,見證一頭頭黃牛在推進産業融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發揮的作用。

用雄鷹的視角,俯瞰草原大地的牛……航拍通遼科左後旗伊胡塔牛市(攝像:楊子建) 

2018年10月12日,又逢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伊胡塔牛市開市的日子。一大早,四面八方趕來的農牧民,和一車一車的牛,已在牛市外排起了長長的隊伍,熱鬧歡騰,人的談話聲、牛的哞哞聲此起彼伏……排著隊的買賣者和一頭頭待價而沽的牛都像趕著一場隆重的約會,用奔跑的方式入場——牛等待著新的歸宿、人企望著好的收入。一切都在陽光下進行,生動蓬勃、有序不紊……承載這片大地致富的希望、脫貧的夢想。

通遼科左後旗伊胡塔牛市一大早就熱鬧非凡

這正是近年來科左後旗立足優勢,發展黃牛産業作為拉動當地經濟發展、促進農牧民增收致富強力引擎的一個縮影。

通遼市科左後旗是科爾沁黃牛和中國西門塔爾牛的主産區,這裡的黃牛以膘情好、牛齡小、出肉率高、肉質細嫩著稱。當地也因養殖黃牛歷史悠久、養殖規模大、農牧民經驗豐富而被冠以“黃牛之鄉”的美譽。近日,中央媒體採訪團來到科左後旗,通過走訪黃牛養殖場、合作社、交易市場、食品公司等肉牛全産業鏈相關單位,見證一頭頭黃牛在推進産業融合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發揮的作用。

採訪團一行參觀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

黨支部+合作社+金融:基層黨組織發力,貧困戶受益

習近平總書記曾説,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貫徹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工作部署的戰鬥堡壘。抓好黨建促扶貧,是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經驗。對此,科左後旗積極實踐,加強黨建引領,突出典型帶動作用。探索形成“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扶貧模式,涌現出一批發展黃牛産業帶動脫貧增收的先進黨支部。

以巴嘎塔拉蘇木南巴嘎查黨支部為例,支部書記劉金山帶頭創辦了養牛專業合作社,以自有資産作抵押,為全蘇木4個嘎查19戶無勞動能力、不符合徵信條件的貧困戶提供反擔保,辦理金融貸款,統一購進基礎母牛、統一飼養、統一銷售,進行託管代養。貧困戶以金融貸款入股,每年分紅5000元,期限為3年,貸款由合作社償還。三年後,尊重貧困戶意願,可將紅利折合等價基礎母牛繼續在合作社託管代養,實現收入持續穩定增長。

黃牛在養殖場中漫步

同時,當地還密切利益聯結,引領貧困群眾增加收入,充分發揮企業 、合作社和養殖大戶等主體的帶動作用,通過企業訂單收購、提供就業崗位,加入合作社統一購牛管理銷售等方式,帶動貧困戶養牛,助力脫貧攻堅。據統計,科爾沁牛業、本富牧業等龍頭企業2016年共提供擔保貸款9000萬元,解決貧困戶就業668人,以高於市場價格2%的標準訂單收購貧困戶育肥牛1.2萬頭,訂單收購青貯3萬噸。全旗現有278家合作社與3360戶貧困戶合作養牛1.46萬頭,115個養殖大戶為1731戶無勞動能力貧困戶託管養牛2690頭。

在金融方面,當地強化資金保障,擴大貸款規模、加快放貸速度、強化貸後監管、加大資金整合力度,堅持資金項目跟著貧困戶走,確保貧困群眾都買起牛。據統計2014年以來,科左後旗累計為貧困戶發放養牛貸款7.2億元。今年旗財政又在原有放貸規模基礎上拿出2000萬元實施風險抵押貸款項目,撬動銀行新增扶貧貸款2億元,使貸款覆蓋所有貧困戶,戶均5萬元。整合項目資金2.6億元、旗本級投入5200萬元、社會捐助310萬元,集中用於推進産業扶貧。

在多方帶動下,目前全旗貧困戶養牛數量達到6.18萬頭、每人平均2.2頭,全球減貧案例徵集活動評審組對科左後旗黃牛減貧案例給予了高度評價。 

“趕著黃牛奔小康”承載了當地農牧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讓貧困群眾家家都有牛:黃牛産業助力脫貧攻堅

在科左後旗,黃牛産業已經成為農牧民穩定脫貧的“金鑰匙”,黃牛存欄數量達80萬頭。而為了避免貧困戶因缺資金、缺技術、缺勞力而“望牛興嘆”,當地也精準施策,通過扶貧貸款、配套服務等多重保障,“花式”推動貧困人口養牛致富。

據了解,科左後旗將貧困戶分為能貸能養、能貸不能養、能養不能貸和既不能養又不能貸四種,量身打造了不同的幫扶模式:對能貸款、能養牛、會養牛的給予貸款支援,並幫助建棚舍、建窖池,引導種植青貯,鼓勵自繁自育自養;對能貸款但不能養的,鼓勵利用貸款購牛,通過合作社合養、大戶托養、親友幫養等方式養牛;對能養不能貸的,通過協調企業、合作社、養殖大戶和包聯幹部實行反擔保貸款買牛或使用項目資金髮放“扶貧牛”;對既不能養又不能貸的貧困戶,由鎮村統一幫助協調貸款和項目資金統一購牛,並委託合作社或養殖大戶託管代養,貧困戶享受分紅。目前,全旗貧困戶(含已脫貧戶)養牛達到10.5萬頭,每人平均養牛2頭。

養殖場中一頭好奇的小牛

同時,當地還積極完善配套服務,扶持龍頭企業,強化品牌建設、扶持引導、技術指導,使養牛效益可持續,幫助貧困群眾養好牛。目前全旗已有黃牛産業重點龍頭企業3家,標準化養殖場22家,建成年交易40萬頭以上的黃牛交易市場2個,為貧困戶建設棚舍40萬平方米、窖池10.5萬立方米,免費提供青貯種子引導貧困群眾種植青貯30萬畝,“科爾沁”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全旗黃牛冷配率達到100%,母牛繁殖率提高到90%以上,重大動物疫病防疫密度實現100%。 

從飼料到餐桌:融合發展的肉牛全産業鏈帶來更多機遇 

從種植養育黃牛的純天然綠色牧草、玉米,到繁育、飼養、交易、屠宰、加工黃牛,直到産出冷鮮肉、牛肉乾、牛肉醬、牛蹄筋等令老饕垂涎三尺的美味,科左後旗演繹了一塊好牛肉從牧場到餐桌的全産業鏈。

內蒙古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致力於打造“從草原到餐桌”的科爾沁牛肉

近年來,科左後旗以深化農牧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圍繞打造“中國黃牛第一旗”目標,著力打造安全、放心、健康、優質的肉牛全産業鏈,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據了解,當地積極調整産業結構,大力發展以青貯玉米、苜蓿等優質飼草料為主的“草牧業”,推行“糧改飼”,確保全年飼草料儲備充足,並兼顧環境效益,從4月1日開始實行全年全域禁牧,還計劃實施退耕還草工程10萬畝。同時通過標準化養殖、技術推廣、疫病防疫、禁牧舍飼、基礎設施改造等措施,推進肉牛標準化、規模化養殖,堅持數質並重,夯實全産業鏈發展養殖基礎。

通遼市科左後旗努古斯臺標準化黃牛養殖小區入口

為加快傳統養牛向現代化養牛發展進度,當地還加大創新力度,大力鼓勵和培育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産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幹,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牧業經營體系。目前肉牛養殖合作社已有870個,家庭農牧場45個。

在第二、三産業方面,當地全面做強全産業鏈發展龍頭企業,在行銷環節提升競爭力。包括推進科爾沁牛業滿負荷生産,加快本富牧業、故城犇鑫食品有限公司肉羊肉牛屠宰加工項目建設,積極引進牛下貨、牛血、牛骨、牛角等深加工企業,推進包頭東寶集團與科牛合作骨膠項目落地,不斷提高加工産品附加值。規範伊胡塔牛市、甘旗卡牛市兩家肉牛交易市場,全旗肉牛年交易量達到60萬頭以上。

肥壯的黃牛在交易市場中等待交易

同時,當地還積極加快市場交易平臺、電子交易平臺、展銷平臺、物流配送中心建設,規範儲運和配送管理,構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加強冷鏈物流建設,促進線上線下銷售,完善標準化肉牛品質全程可追溯體系,推進科爾沁黃牛原産地保護和品牌認證工作,發展和使用“科左後旗黃牛”等具有地方特色地理標識商標,不斷提高産品市場佔有率,擴大科左後旗黃牛知名度和美譽度,開拓國內外市場。

經過數年奮鬥,如今科左後旗已有1.06萬戶通過黃牛産業脫貧,佔脫貧戶的72%,黃牛産業已成為貧困群眾增收的主渠道。

伊胡塔牛市內前來交易的人們圍著小車購買食品飲料。據説在開市日,一上午光礦泉水就能賣出800-1000瓶。

更多圖片,講述通遼科左後旗的“牛”事兒:

科左後旗素有“黃牛之鄉”美譽,出産的黃牛以膘情好、牛齡小、出肉率高、肉質細嫩著稱

養殖場中健壯的黃牛

交易市場中,一頭頭黃牛膘肥體壯

採訪團一行在牛市中採訪

採訪團一行在努古斯臺嘎查白音淖爾小組黃牛養殖小區採訪

(攝影:中國網記者 王金梅,攝像:楊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