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群眾手牽手 鄉村牧野盡歡歌

發佈時間:2018-09-27 21:56:15丨來源:內蒙古新聞網丨作者: 孫一帆 包塔娜 胡日查 趙娜 來春譽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在多彩的秋季,記者走進呼倫貝爾大草原,走進興安大地,用心聆聽體會,不同語言的各民族同胞,共同傳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草原讚歌;相親相愛的小家庭,匯聚成幸福的大家庭,講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民族團結故事。

在多彩的秋季,記者走進呼倫貝爾大草原,走進興安大地,用心聆聽體會,不同語言的各民族同胞,共同傳唱手足相親、守望相助的草原讚歌;相親相愛的小家庭,匯聚成幸福的大家庭,講述將心比心、以心換心的民族團結故事。彼此尊重、相互包容,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愛的眼神,心的傾訴,傳遞著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主旋律。

兄弟姐妹相處好

烏蘭浩特市義勒力特鎮義勒力特嘎查的一個院落裏,一陣叮叮噹當的錘打聲和眾人喧嘩聲吸引了記者。原來是20多位村民,正幫著蒙古族老人格日勒家蓋新房。

在義勒力特嘎查生活了40多年的格日勒,説起由苦變甜的幾十年的日子,發自內心的説:“一是感恩黨的惠民好政策,二是感謝互幫互助的鄉親鄰里,特別是一心帶領大家發家致富的嘎查黨支部書記白雙龍。”她告訴記者,10年前,白雙龍就借給她家1萬多塊錢,幫助承包了20多畝地,她家的日子才有了起色。

聽到格日勒的誇讚,白雙龍有些不好意思: “咱嘎查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大家庭,相處得就像親兄弟姐妹一樣。你看,這些來幫忙的有蒙古族、漢族,還有滿族,都是一有空就自願跑來找活兒幹,沒人發動。”

剛40歲出頭的白雙龍,依靠勤奮好學,吃苦耐勞,包荒山、養牛羊、種大棚,在嘎查裏較早富裕起來後,帶領40多戶村民發展養殖業,實現增收。2015年,他當選為嘎查黨支部書記後,首先謀劃的是立足義勒力特嘎查近郊優勢、水資源優勢、生態優勢、交通優勢,致力於打造花鄉小鎮,把旅遊産業培育發展成為嘎查的主導産業和農牧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

錫伯族小夥兒吳迪就是發展鄉村旅遊的受益者。他家正好位於新建廣場旁,2年前,吳迪用鄉親們給湊的啟動資金開起了超市。現如今,吳迪一家的日子過得可滋潤了,一天的純利潤能有兩三百。

吳迪高興地説:“自打嘎查裏旅遊業興起,人的消費觀念也都不一樣了,許多新鮮貨都要試一試,嘗一嘗,城裏有的咱小店裏也都得有。”

住在離吳迪家不遠的蒙古族大姐香春,前些年還在外面做買賣,眼瞅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就回到嘎查辦起了葡萄採摘園。

“現在遊客多了,種的葡萄都不用往出運,直接在村裏就能賣,而且價格還高,遊客自己摘一斤就能賣到10塊錢。”她説,“別看我們兩口子是蒙古族,可都是種葡萄的能手,這技術也是漢族兄弟郭師傅手把手教出來的。”

經營租賃觀光自行車生意的漢族村民辛田喜也是感觸頗深,他一年四季閒不著,租賃自行車、燒烤、賣奶茶,去年掙了7萬多。“這忙起來,正好趕上我不在,左鄰右舍馬上給我發資訊,就擔心我錯過好買賣。”他告訴記者,嘎查裏有個百姓群,群裏啥消息都有。前段時間,包長鎖的媳婦得了腦溢血,消息在群裏一發,大家立馬都捐錢。“這種互幫互助模式在我們嘎查是常態,在這樣的氛圍裏生活特別幸福。”辛田喜喜不自勝。

一家有事萬家幫

科右中旗額木庭高勒蘇木巴彥敖包嘎查的蒙古族貧困戶寶萬福,面色紅潤,聲音洪亮,絲毫看不出曾是個得了腦血栓半身不遂的人。

聽人説他不像是得過大病的人,他開心得很。“我能恢復得這麼好,還是因為醫療條件好了,心情也好了。房子是政府幫忙給蓋的,治病費用也大部分給報銷。嘎查的鄉親們對我特別關照,我剛得病時,大家又給湊錢又幫忙照顧,感激的話我一天也説不完吶。”

説到這兒,寶萬福的眼圈濕潤了,他説:“現在,我腿腳利索了,只要病打不倒我,我就得為嘎查做點兒事。嘎查建設生態旅遊度假區,我也跟著去幫忙,大石頭搬不動,我就搬小的。”

今年68歲的漢族老人王文祥,身體特別硬朗,自打前幾年從外邊打工回到嘎查,他就一直沒閒著。這段時間,他在巴彥敖包生態旅遊度假區幫著打理花草、管理駱駝。他對記者説:“瞅見沒,那正在撿垃圾的就是我們嘎查退休的會計盧志國,天天來這兒幫著撿垃圾、看管自行車,我們都是無償、自願的。”

記者了解到,巴彥敖包嘎查把孤寡老人和行動不能自理的人統一安排食宿,並雇人照顧起居。不分民族、年齡、性別,只要是遇到困難,就會有人管。

巴彥敖包嘎查有一個多民族家庭。俄羅斯族的胡秀英,35年前嫁給了漢族小夥閆忠文,與婆婆相處幾十年和睦融洽,如今兒子又娶了個蒙古族媳婦。

與記者聊起如今的生活,生性幽默的胡秀英故作愁態説:“我家蓋新房,天天有百八十號人來幫忙。蓋房的、做飯的,這一高興就把房子給蓋大了,蓋成了300平米的大樓房,咯咯……”

一旁,胡秀英的愛人閆忠文對記者説:“我們嘎查的于建飛娶了彝族姑娘王曉梅,四川的漢族姑娘戴夢玉嫁到這裡,成了蒙古族的媳婦……我們這裡不分民族,不分你我,只要一家有事就有萬家幫,這是必須的。”

踏實溫暖有奔頭

“有了三垴,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在大家庭裏踏實溫暖有奔頭!”大家口中的“三垴”,是呼倫貝爾市阿榮旗音河鄉維古奇鄂溫克族獵民村的杜偉軍,“大家庭”是由多民族同胞組成的“山垴農牧場”。

“三垴”是杜偉軍的乳名,鄂溫克語“好小子”的意思。像名字一樣,杜偉軍是一名有責任、有擔當的共産黨員。

維古奇鄂溫克村由於地理條件、作物因素以及技術原因,農作物連年歉收,杜偉軍決心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2005年,杜偉軍取“三垴”諧音成立了山垴農牧場,並安置了近20名貧困村民。

十幾年過去了,鄂溫克族、蒙古族、漢族、達斡爾族、鄂倫春族多個民族同胞在“山垴農牧場”這個“大家庭”裏和睦相處共同進步。他們有的掙了工資、上了保險,有的學了技術、脫了貧,成為農牧場裏的行家裏手,過上了美滿幸福的生活。這些年,杜偉軍還個人出資50萬元修了路,併為貧困群眾、學生捐助麵粉、資金達10萬多元,受到了當地各族群眾的尊敬與愛戴。

金秋9月,又到了一年秋收忙碌的時候,山垴農牧場照例又來了村民自發組成的義務“幫忙團”,他們説著鄂溫克語、蒙語、漢語,把農牧場的活兒當作自家的活兒。大家説,我們都是一家人,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日子越過越紅火!

山垴農牧場年年擴大經營規模,實現了從耕種到收割的機械化。為鄉親們謀劃美好藍圖的杜偉軍並不滿足,他在不斷提高糧食單産、培育適合當地低溫條件的早熟高産品種上下功夫。他們的黑小麥在綠博會一亮相,憑藉優良品質迅速走俏市場,遠銷北京、南京、江蘇等地,被稱為“古老原始碾房的味道”。2008年,杜偉軍註冊了“山垴”品牌,農牧場生産的農、畜、獵等産品,有了打開市場的金字招牌。目前,山垴農牧場固定資産總值超過千萬元,年總産值200萬元,年産糧食300萬斤。

“我們計劃開發生態狩獵體驗等旅遊項目,讓民族文化得以傳承,讓特色産品得到推廣,在打好綠色有機牌的同時,把民族文化品牌做強做大。”放眼未來,杜偉軍篤實堅定。

民族教育政策好

走進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伊敏中心校,秋日的暖陽穿過玻璃窗,照在走廊墻上挂著的一排顏色鮮艷、款式各異的民族服裝上,折射出五顏六色的光芒。孩子們爭先恐後穿上自己喜愛的特色服裝,在蒙古包、撮羅子裏嬉戲玩耍,一起製作太陽花、熬奶茶、剪紙,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校長梅花見證並參與了學校從8名學生到100多名學生的轉變。梅花剛到伊敏中心校任職時,艱苦的條件讓她驚訝,趕上下雨天,校園內泥濘難行,班級裏黑呼呼的,連爐子也點不著,沒有教具。“無論條件有多苦,也要堅持到底。”梅花四處奔波,爭取資金,改善學校。幾年時間過去,學校的面貌煥然一新:危房改造、校舍加固、新增現代化教學設備、增加校車、加強師資力量……如今,學校小學部有73名學生,幼兒園有近40名學生。

“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視,政策好,投資力度也大,教育事業實現了健康快速發展。”在教育一線工作了20多年,對基層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最直接的感受,梅花思考了很多。“我們學校是個多民族融合的大家庭,孩子們從小就樹立起了民族團結的意識,大家語言交流、思想交融,和睦相處,學校也經常組織不同民族特色的活動,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相互了解民俗文化,友愛互助的理念在幼小的心裏生根發芽。”梅花説,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是民俗表演,通過小劇的形式,介紹自己民族的特色文化,寓教于樂,效果顯著。

得到學生和群眾認可與喜愛的梅花,2012年作為教育界代表參加了黨的十八大,2018年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面對榮譽,梅花把壓力轉化為前進的動力,繼續為少數民族地區教育事業忙碌奔波著。“現在學校的硬體條件好了,將來的重點是提高教師隊伍的配置,要把民族文化融入到教學中,需要更多的蒙授專業教師,讓深厚的民族文化伴隨著草原孩子茁壯成長。”

行走在內蒙古北疆的鄉村牧野,處處所見所聞是民族團結所帶來的濃濃暖意,所感所悟是萬眾同心、共建和諧美好家園的信心。因為,在每一個草原兒女的心中,各民族早已親如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