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40年:通遼市糧食總産是當年的6倍

發佈時間:2018-09-26 09:37:07丨來源:內蒙古新聞網丨作者:楊朝東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俗語講“倉廩實,天下安”,歷史上的哲裏木盟為祖國的糧食生産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通遼市糧食總産達到139.2億斤,是1979年的6倍。

科技培訓現場(攝影:楊朝東,一九九九年)

農民在學習科學種田(攝影:楊朝東,1999年)

設施農業建設(攝影:楊朝東,1999年)

實施管灌工程(攝影:楊朝東,1999年)

玉米豐收(攝影:張啟民,2018年)

紅幹椒富了農民(攝影:張啟民,2018年)

沃野田疇(攝影:張啟民,2018年)

俗語講“倉廩實,天下安”,歷史上的哲裏木盟為祖國的糧食生産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天,通遼市糧食總産達到139.2億斤,是1979年的6倍。人們的副食、主食都實現了多樣化,從當年的吃飽轉變成吃好,生活變化一日千里,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回憶起上世紀70年代人們為糧食增産而做出的努力,感慨在心頭。

回首1979年,當時的哲裏木盟戰勝倒春寒、夏澇、風雹、病蟲等自然災害,糧食總産再次超過上一年的歷史最高水準,達到21億多斤,奪得了又一個大豐收。那年,全盟受災面積達180萬畝,絕收面積達20多萬畝。人們都説,在這樣的多災之年獲得好收成,著實來之不易,若在頭幾年,又得大減産。

當年的春播階段,全盟出現倒春寒,氣溫普通較低,播種期推遲了10天左右,但由於廣大農村備耕生産抓得好、抓得早,氣溫一經回暖就立即掀起了春耕高潮。盟委組織萬人工作組深入農村,抓後進,抓薄弱環節,機馬牛齊上陣,當時有1200台拖拉機、25000副犁杖投入春播,日播進度30萬畝,只用了20多天時間就完成了大田播種任務。1979年機播面積佔糧豆總播種面積的三分之一,做到了搶墑播種,苗齊苗全苗壯。

在夏鋤開始前,盟委根據氣溫低、日照少等自然特點,動員社隊幹農活要立足早字,快中求好,千方百計促進作物早熟。很多社隊推行鏟萌生、鏟前耥一犁的增産措施。全盟共動員35萬名勞力投入夏鋤,基本田普遍做到三鏟三耥,重點地塊做到四鏟四耥,很多社隊採用機械中耕,加快了鏟耥進度。當年,全盟科學種田面積也高於往年,重點産糧旗縣、社隊“三大作物”都用的是自培自育或引進的優良品種,農家肥品質有很大提高,化肥用量也多於往年。

各旗縣繼續貫徹執行盟委1978年3月制定的落實農村經濟政策的10項規定,推行生産責任制,實行定額管理和包工作業,認真貫徹按勞分配原則。特別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鼓舞下,認真宣傳貫徹中央關於發展農業生産的兩個文件,盟委又于當年8月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提出了“在三年調整中大幹快上,讓200萬農牧民儘快富裕起來”的號召。所有這些,都極大地調動了社員群眾的生産積極性。他們高興地説:“上下一致了,這回托底了,發展生産有希望了。”

全盟各級領導班子通過幾次整頓和調整,幹部作風有了很大轉變。在春耕、夏鋤、秋收、分配等關鍵環節,盟委領導帶領幹部分頭走訪基層,調查研究,解決問題。在抓生産上,克服和防止“一刀切”指揮,從實際出發,按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做到既大膽領導,又尊重生産隊的自主權。在劃分作業組、落實自留地政策上,放手發動群眾,按群眾意見辦事。當年全盟劃分的3008個作業組多數增産。科左中旗經過産量調查,增産的作業組佔70%,平産的佔20%,減産的佔10%。1979年,全盟各地積極向國家交售公購糧,繼11月28日超額完成油料徵購任務後,各族幹部群眾又一鼓作氣,超額完成了糧食徵購任務。到12月18日,全盟入庫糧食4.8億斤,超過計劃任務16.3%。當年不但糧食豐收,多种經營也豐收了,每人平均收入超過了100元。

從吃不飽到吃得好,農業見證了改革開放40年發生的巨變。

通遼地處“世界黃金玉米帶”上,是農業大市、産糧大市。以玉米種植為“鐵桿莊稼”的通遼市農業始終讓通遼人引以為豪,一直被稱為“內蒙古糧倉”。2008年,通遼糧食總産突破百億,達到100.6億斤,比1998年的76億斤增産了32.3%。糧食産量佔全區的四分之一。隨著國家糧食短缺時代的結束和全球經濟一體化步伐的加快,通遼的玉米不再吃香,由於結構單一,玉米越種越多,銷售越來越困難,農民辛苦一年也賺不到幾個錢。

為了擺脫困境,市委、市政府對大農業和種植業內部進行調整優化,逐步擴大高效特色作物種植面積,淘汰了一批劣質作物品種,壓縮了一批大宗低産、低效作物品種,發展了玉米、水稻、蓖麻、食用菌等一批優質高效作物品種,培育了通遼黃玉米、東大荒水稻、道德紅幹椒、庫倫蕎麥等一批市場競爭力較強的名牌産品,使全市種植業結構實現了優化升級,形成了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的格局。

據統計,2008年,全市糧食作物播種面積1368.8萬畝。其中,優質高産玉米穩定在850萬畝以上,達到934萬畝,佔糧食作物面積的68.2%,佔總播種面積的56.5%。經濟作物種植面積達到234萬畝。優質蔬菜種植面積穩步增加,當年達到114萬畝,佔總播種面積的6.9%。以紅幹椒、番茄、西瓜、藥材等為主的優勢特色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達58.4萬畝。

隨著“千元田”“雙千元田”“三千元田”建設力度的加大和“一村一品”戰略的實施,通遼充分發揮農業資源的比較優勢,在推進基地化、規模化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績,實現了生産方式的進一步轉變。2008年,全市農業種植結構有了較大變化。農作物播種面積達1652萬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達1368.8萬畝,比1998年增加179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34萬畝,比1998年增加103萬畝,中藥材種植從無到有達到1.87萬畝;食用菌栽培蓬勃興起,發展到1500多萬(盤)棒;設施農業快速發展,發展到14.58萬畝,比1998年增加10萬畝。種植業産值達到125.5億元,比1998年增長122%。

在農産品品種和品質結構得到改善的同時,農産品品質安全也得到高度重視,全市認定無公害農産品194個、綠色食品143個、有機食品116個,建設無公害農産品生産基地301.58萬畝,綠色食品及有機食品原料生産基地分別達到235萬畝和12.12萬畝。無公害農産品、綠色和有機農産品的迅速發展,增強了全市農産品的市場競爭力。

“十二五”期間,通遼三次産業結構調整為16:49:35,正在向一産穩、二産優、三産強的方向積極轉變。生態高效農牧業發展格局初步形成,節水高産高效糧食功能區達到850萬畝,壓減農用機電井3萬眼,年節水5.4億立方米,糧食産量達到138億斤,建成飼草料基地500萬畝,牲畜存欄突破2000萬頭只大關。

日曆翻到2018年,通遼已經建成農業精準節水農田152萬畝,其中40萬畝核心區實現水肥一體化和智慧終端管理,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準達到85%。壓減籽粒玉米248萬畝,糧食總産穩定在百億斤以上。堅持為養而種、種養結合,飼草料種植面積達到530萬畝,糧經飼比例調整為68:13:19。加快肉牛育種改良,科爾沁肉牛種業基地投入運作。創新農牧業生産經營模式,緊密型農企利益聯結比例達到55%。農産品“三品一標”認證産品新增43個、達到206個,認證面積達到300萬畝。

沃野平疇,見證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