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阿爾山的“詩和遠方”

發佈時間:2018-09-18 10:36:24丨來源:中國新聞網丨作者:李愛平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作為一座旅遊城市,阿爾山正將“文化氣息”滲透到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

2018阿爾山論壇會場全景(攝影:高光宇)

正在此間舉行的2018阿爾山論壇,再一次讓有著“東方小瑞士”之稱的中國邊城阿爾山名聲大噪。尤其是各國嘉賓們的由衷讚美,更使這座城市顯得卓爾不凡。

但這一切只是表像,當你走進這座城市的“心臟”時,恍然發現支撐這一切的不僅僅是嘉賓眼中的“遠方”,更有真正意義上的“詩”。

官方數據顯示,阿爾山常住人口在1萬人左右,但每年至少有300萬中外遊客前來旅遊。在過去的數年中,這座城市因美景、溫泉、地質公園而為外界所熟知,但現在當地官方決定對該市給予新的“品質”,打造一個“有文化氣息的城市。”

外賓駐足內蒙古圖書館阿爾山分館展品前(攝影:李愛平)

佐證這一切的細節是,在此次論壇召開前夕,內蒙古自治區圖書館已在阿爾山開設了分館,偌大的書架上,陳列著10萬餘冊精美圖書。

內蒙古圖書館電腦網路資訊中心主任張樹傑介紹説:“除了紙質藏書10萬餘冊外,還有20萬冊電子圖書,面向社會公眾提供文獻借閱、資訊諮詢與數字資訊服務。館外設有24小時城市書房。”

這一切也讓參會嘉賓、普利策獎獲得者、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克朗凱特新聞學院教授史蒂芬·多伊格震驚。

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作為一座旅遊城市,阿爾山的書香味道,讓我感受到了中華民族5000年的魅力。我在美國也很少有這樣的印象。”

作為一座旅遊城市,阿爾山正將“文化氣息”滲透到這座城市的方方面面。在該市市中心設立的文創産品展銷中心即是其鮮明的印記。

伴隨著悠揚的馬頭琴聲,在一間木質小屋中陳列的蒙古族文創産品隨即躍入眼簾,讓來此參觀的各國賓客駐足。

一些嘉賓表示,獨具蒙古族特色的馬鐙、車枕、童裝、鑰匙鏈等文創産品,讓人一下子想到遼闊的草原呈現出的濃郁民族情。

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阿爾山市委宣傳部部長朱伍樁告訴記者,該文創産品展銷中心最大的價值在於,通過一件件帶有濃厚的地域風格和濃縮當地文化精髓的文創産品,形成阿爾山特有的文化符號,讓更多的中外遊客了解阿爾山,最終成為遊客們心中有詩的遠方。

阿爾山的“詩和遠方”還體現在當地眾多的酒店中。記者注意到,幾乎每家酒店的房間中都要放置數本關於阿爾山的歷史圖書。

參會嘉賓韓梅表示:“走過中國很多地方,但在酒店中放置當地歷史書籍備閱的地方卻不是很多。有種回家的感覺。”

參會嘉賓內蒙古農業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蓋志毅認為,阿爾山的硬實力中有礦泉、火山、森林、草原、冰雪等豐富的旅遊資源,如今通過打造書香文化以及此前一直打造的溫泉文化、林俗文化、冰雪文化、俄蒙異域文化等,將會使這座城市更有內涵。

在蓋志毅看來,這是2018阿爾山論壇給予當地最豐厚的回報之一,不僅實現了國際化的傳播力,也讓這座城市“詩和遠方”的價值變得恒久。

(作者:李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