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精”“準”“深”的扎魯特扶貧樣本

發佈時間:2018-09-11 20:38:23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相恒義 孫一帆 郭洪申 來春譽 于濤 馬建荃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牽住“牛鼻子”,開對“藥方子”,拔掉“窮根子”。展望未來,肖強信心十足。這個信心來自扎魯特旗有成效、能推廣、可操作的“精”“準”“深”扶貧樣本。

在通遼市扎魯特旗1.75萬平方公里的草原上,以民生為基礎,找準“痛點”、靶向施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理念在幫扶幹部和村民們心裏,生根發芽,生機勃發。

一個在“精”字上下苦功夫、在“準”字上尋求定位、在“扶”字上有新突破、在“深”字上見真成效的扎魯特扶貧樣本已然形成,一條可複製、能推廣、成效好的精準扶貧路徑已然形成。

“議貧會”議出拔窮根新思路

天氣漸涼,一場秋雨的降臨,讓扎魯特旗哈日朝魯嘎查的村民們抓緊幹完農活兒,早早將牛羊入圈。

天剛擦黑,村民們已經陸續來到村部,今晚召開的“議貧會”要討論一下成立養牛合作社的事兒。

“大傢夥兒靜一靜啊,今天説一説成立養牛合作社的事兒。咱嘎查打算成立合作社,整合資源,聯合養牛,抱團發展,預計每人平均年收入可以達到4000多元。”包聯幹部魯北鎮副鎮長王海波開門見山。

從飼養到防疫,從管理到銷售,大家想到的、沒想到的,王海波逐一説明。“大家還有啥顧慮和疑問,都説説,咱們一起想辦法。”

村民格日樂圖針對資金問題提出問題,王海波解答:“我們已經聯繫好了內蒙古銀行,30頭牛給貸款20萬元,如果咱們成立了合作社,最高可以給貸款500萬元。”

黨員趙海軒對管理還心存顧慮,王海波解答:“合作社要成立董事會、監事會,通過有威望的養殖能手、老黨員,透明化管理,從産到銷,先議後落實,尊重股權,明確法律責任。”

有商有量的探討與交流徹底讓村民們踏實了,一個因地制宜、抱團發展的合作社模式得以迅速實施。

這樣創新的“議貧會”群眾工作機制在扎魯特旗脫貧攻堅工作中已經落地生根。

扎魯特旗部分蘇木鎮在工作實踐中,針對農牧戶和貧困戶反映的生活有困難、對貧困戶納入不認可、幫扶幹部不接地氣、幫扶工作不到位等問題,創新出一個能複製、易推廣、可借鑒的由包聯領導、嘎查村“兩委”班子成員、幫扶責任人及貧困戶一起研究討論解決問題的“議貧會”模式。

突出“訪、提、議、行、評”五字工作法的“議貧會”在全旗18個蘇木鎮場、235個嘎查村(分場)漸次推開,已經召開的900余場“議貧會”,議出問題2108件,解決實際問題1468件,需建立長效機制解決640件,幫扶幹部履職盡責能力及群眾脫貧工作參與度、政策知曉率和滿意度得到提高。

場地靈活多變,形式不拘一格,“議貧會”就是讓駐村幹部和貧困戶面對面談心,讓大家互相了解、包容,密切了幹群關係,化解了基層矛盾,推進了工作有效落實。用王海波的話説:我們可以和村民坐在炕頭拉家常,可以蹲在田間地頭商量種植辦法,可以站在牛圈裏探討飼養心得,一邊幫村民幹活兒,一邊聽聽他們的實際困難。

“議貧會”的實施,還形成了“倒逼效應”,幫扶幹部政策理論水準及組織協調、解決問題能力得到了顯著提高,由習慣於聽從行政命令,轉變為主動深入群眾,同時也解決了貧困群眾不服氣、不理解、獲得感少、主動性差的問題。

“議貧會”上,“挖”出貧困根源,議出脫貧新想法、幫扶新思路、工作新模式,最終結出了“富裕果”。

“扶貧雲”繪就智慧扶貧診療圖

幫扶幹部許貴生現在漁泡子村西314米處……

于德榮老兩口因病致貧,反映的問題已和相關部門溝通……

貧困戶劉立剛飼養的毛驢生病了,本村獸醫治療後效果不明顯,請求支援……

魯北鎮哈日朝魯嘎查反映的修路問題已經反饋到相關部門,正在協商當中,3天內予以答覆……

在扎魯特旗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指揮中心,工作人員忙碌著。大螢幕上,一個個紅色的標識、一條條詳盡的資訊,讓全旗18個蘇木鎮場4844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基本情況、生産生活條件、致貧原因、幫扶措施及幫扶責任人、項目進展和幫扶措施落實情況在“雲”平臺上一目了然。

2017年3月,扎魯特旗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上線並在全旗投入使用。幫扶幹部只要輕點手機上的APP,便與數據平臺伺服器實時互動,數據分析、幫扶推介、供需匹配等9大功能繪就“智慧扶貧”精編圖譜,為精準扶貧工作提供管理辦法和技術支援,打通了駐村工作隊“最後一公里”。

“我們有58個貧困村,需要動態精準管理貧困人口、整合力量快速解決具體問題,有了‘移動端+數據庫’的整合,做到了指揮調度精準到村、到戶、到人、到項目,工作效果事半功倍。”説起大數據平臺助力,扎魯特旗扶貧辦主任王賀民忍不住伸出大拇指點讚。

初秋的高山草原依舊景美人多,巴雅爾胡碩鎮溫都爾哈達村的寶音特古斯會到附近的草原給遊客牽馬,還為餐館宰羊,雖然辛苦些,但是增加的收入讓他心花怒放。

兩年前,他住在破舊的老房子裏,吃了上頓愁下頓。幫扶幹部駐村後,根據他的身體狀況制定了科學幫扶方案,“手把手”教他利用自家庭院開始田園種植、餵養家畜,辦理貸款購買了牛羊科學飼養,繁育羊羔、牛犢,發展多种經濟。

如今,寶音特古斯一家的生活方式改變了,觀念轉變了,人也更勤快了。富了口袋,也富了腦袋,日子越過越紅火。

精準扶貧大數據平臺的運用,確保了扶持對象、項目安排、資金使用、措施到戶、因村派人的“全方位精準”;解決了動態管理、資源平衡、力量整合、提高內生動力的“全方位幫扶”;實現了科學管理、有效脫貧、可持續發展的“全方位深度”。

“金鏈條”利益聯結保障真脫貧

在魯北鎮小黑山奶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一幢幢寬敞、標準化、現代化的牛舍,一隻只體型健壯的奶牛悠閒吃著青草,一排排現代化的擠奶設備緊張工作……看著這些,農場村建檔立卡貧困戶王玉君心裏美滋滋的,他家的牛就在這裡幸福地生活著。

“政府貸款買了奶牛,我們好多貧困戶都有顧慮,怕養不好賠錢。後來,成立了合作社,集中飼養、統一管理和防疫,合作社還負責銷售,大家可放心了!”王玉君介紹,奶牛在合作社里長勢良好,一年能有3000多塊錢的收入。

王玉君及村民們的紅利得益於“利益聯結”,扎魯特旗探索實施了“整合扶持資金入股企業,促進企業增效、貧困戶增收,戶企利益相連”的扶貧增收方法,構建起“政府扶龍頭——龍頭建基地——基地連貧困戶”為基本框架的7種利益聯結模式,讓一家一戶的“單打獨鬥”分散經營變身合作社“合作生産”,直接對接大市場。

市場經濟的思路和辦法,推動全旗産業化扶貧交出了豐厚的帳單:打造扶貧園區,吸引光伏、旅遊企業入駐,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796戶,戶增收3000元以上;黨支部組建合作社,整合扶貧資金、集體資産打造“基地、養殖、産品加工、銷售”為閉環的全産業鏈,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86戶,戶均增收4000元左右;按照聯保互助、抱團取暖的脫貧思路,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115戶,戶均增收3000元左右;依託電子商務平臺,形成貧困戶融資平臺、技術平臺、銷售平臺“三台合一”,扶持建檔立卡貧困戶500余戶,戶均增收2000元以上……

精準的數字,詳細的合約,帶給困難群眾的是保障性利益脫貧的欣慰與踏實。

“強強聯合”讓脫貧工作搭上了“高鐵”,跑出了“速度”。扎魯特旗副旗長肖強這樣比喻,“從個人脫貧到集體發展、合作致富,這樣的脫貧思路給貧困戶帶來了實惠,促進了持續穩定增收,還有效防止了返貧。”

牽住“牛鼻子”,開對“藥方子”,拔掉“窮根子”。展望未來,肖強信心十足。這個信心來自扎魯特旗有成效、能推廣、可操作的“精”“準”“深”扶貧樣本。

【記者手記】

“精”“準”“深”顧名思義就是要有精準度,要優化整合資源,瞄準扶貧對象,重點施策,精準實施脫貧攻堅政策。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扎魯特旗在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上下對了功夫,做對了文章,一條可複製、能推廣、成效好的精準扶貧路徑已然形成。他們牽住“牛鼻子”,開對“藥方子”,從而拔掉 “窮根子”,用市場經濟的思路和辦法推動全旗産業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