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通遼市科左後旗黃牛養殖歷史悠久,養殖規模大,農牧民養牛經驗豐富,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是“科爾沁黃牛”和“中國西門塔爾牛”的主産區。科左後旗立足優勢,把黃牛産業作為農牧民增收致富的主導産業來抓,進一步激活貧困農牧民內生動力,為實現穩定脫貧奠定了基礎。
黃牛産業成為農牧民致富增收加速器
在推進扶貧工作中,科左後旗全面落實國家、內蒙古自治區和通遼市的扶貧政策,立足黃牛産業基礎和農村牧區貧困實際,制定了一系列發展黃牛産業的相關政策,全面推進黃牛産業全産業鏈發展,做大做強黃牛産業,將貧困戶全部吸納進入産業鏈增收。
科左後旗結合全旗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制定出臺了10項發展黃牛産業的相關政策:《科左後旗黃牛産業發展實施方案》明確了“大力發展黃牛産業,促進農牧民致富增收”的基本思路,確定了加快建設“三大基地”(即百萬頭黃牛養殖基地,領軍東北、服務全國的黃牛加工基地和東北最大的標準化黃牛交易基地)的目標任務;《加快推進肉牛産業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明確了年度能繁母牛、出欄肉牛任務頭數,確定了建設農區養牛專業村、秸稈養殖母牛示範村、提高母牛繁殖成活率示範村、育肥牛專業示範村、育肥牛養殖示範大戶等重點任務;印發了《鼓勵購買能繁母牛加快黃牛産業發展實施方案》,全面落實財政補貼政策,鼓勵購進能繁母牛,增加全旗能繁母牛頭數,做大做強畜牧主導産業;印發了《關於建立基礎母牛檔案的通知》,強化對黃牛改良、基礎母牛建檔、繁殖技術服務等方面指導,為黃牛産業提質升級提供基礎支撐;印發了《百萬頭黃牛養殖基地科技服務實施方案》,確定了“圍繞主導産業、培訓專業農民、實施整體推進、實現一人一技”的培訓要求,著力提高農牧業科技貢獻率,培養一批現代農牧民,完善科技服務支撐體系建設;出臺了《貫徹落實“五個結合”打造全産業鏈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全面推進黃牛産業全産業鏈發展,做大做強黃牛産業,讓貧困群眾進入産業鏈增收;制定了《2018年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行動計劃》,確立了以産業扶貧為重點確保實現2018年底全旗脫貧摘帽、貧困人口持續穩定增收的目標。全力推行貧困戶貸款飼養基礎母牛“四種模式”,逐步擴大養殖覆蓋面和養殖規模,進一步提升養殖標準和效益。
全旗100頭以上黃牛養殖小區達24個
實施黃牛産業精準扶貧以來,科左後旗創新構建以政府貼息、企業擔保、群眾聯保等方式為主的扶貧資金保障體系,實現金融機構扶貧貸款資金放大,做到了貧困戶養牛貸款全覆蓋,共發放養牛貸款7.9億元,其中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發放3.7億元,每戶貧困戶都能得到3至8萬元貸款購買基礎母牛。同時根據貧困戶參與養殖黃牛的能力,精細劃分為“能貸能養”“能貸不能養”“不能貸能養”和“既不能貸又不能養”四種類型,推行自養、托養、代養和“鐵牛”等養牛模式,實現因戶施策、措施到人,貧困戶養牛的頭均收益達2000至4000元。通過建立旗鎮村三級服務網路、組建技術服務團隊、搭建資訊交流平臺,構建完善的科技保障體系,對技術培訓和技術推廣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全旗種植養殖技術培訓受益農牧民年均10萬人次。不斷加強養牛基礎設施促進提檔升級,幫助貧困戶建設棚舍、窖池,結合飼草料基地建設實施天然草原恢復,全面禁墾禁牧,形成“為牧而農,為養而種,草畜平衡”的良好發展態勢。全面補齊品牌建設、交易平臺、龍頭企業等産業鏈短板,“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地”“合作社+貧困戶”等産業化經營模式基本形成,實現了農牧民脫貧增收與産業發展壯大互促共贏。
貧困戶用金融扶貧貸款發展黃牛養殖
組織貧困戶進行觀摩
養殖小區建設推動産業發展
奶製品已經成為農牧民增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