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探索具有高原特色的脫貧之路:“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脫貧路”

發佈時間:2018-08-27 11:49:11丨來源:人民政協報丨作者:李木元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近年來,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因地制宜、艱苦奮鬥,探索出具有高原特色的脫貧之路。

西藏很多地方都是高寒、缺氧、多風氣候,加上基礎設施薄弱、自然災害頻發等原因,脫貧攻堅難度極大。不過,西藏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旅遊資源,為脫貧攻堅提供了先天優勢。近年來,西藏各級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因地制宜、艱苦奮鬥,探索出具有高原特色的脫貧之路。

帕裏草原的“牛人”

從西藏拉薩乘車迤邐南行近500公里,海拔一路盤旋上升,直到位於日喀則市亞東縣帕裏鎮的喜馬拉雅山脊,眼前忽地開闊了。站在日亞(日喀則到亞東縣)公路邊上極目遠眺,一望無際的青翠草原點綴著一片片鵝黃色的油菜花,一直延伸到天邊的山巒;湛藍的天空下,雪山在細如絲、薄如紗、團如棉的白雲環繞下隱現;山腳下白色藏包星星點點,成群的牦牛在靜靜地吃草。

這裡是西藏最肥沃的草原之一———帕裏草原。儘管平均海拔達到4300米,但由於印度洋暖濕氣流的恩賜,豐沛的降水和高山積雪融水孕育了“風吹草低見牛羊”的盛景,也孕育了國家農産品地理標誌保護産品———帕裏牦牛。

“帕裏鎮東與不丹接壤,除了一部分村民從事邊貿生意外,絕大多數村民仍以農牧業為主。這是帕裏鎮的支柱産業之一。”亞東縣副縣長米瑪次仁介紹,當地農牧民利用草場優勢,積極發展牦牛養殖産業,很多貧困戶從此走上了脫貧致富路。

今年40歲的格桑就是帕裏鎮牦牛産業發展的受益者。他家有6口人,兩位老人體弱多病,需要贍養,兩個孩子正在上學,以前家裏就靠他養牛和打零工為生,年收入約1萬元,入不敷出。2017年9月,帕裏牦牛産業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格桑用家裏的6頭牦牛入股,每頭牛年底可以分紅650元。公司還接受農牧民草場入股,用來放牛、種植飼草等。格桑的草場入股後,在每畝1.5元政府補貼的基礎上,還能獲得每畝0.5元的公司補貼。

“我還在養殖基地負責給牦牛喂飼料,公司免費提供吃住,每月可以領到3000元工資,再加上年底分紅,一年的收入超過4萬元!”格桑對記者説。

截至目前,帕裏鎮牦牛總存欄量2萬餘頭,年出欄約3000頭。“以前,農牧民都是零散銷售,一頭200公斤左右的成年牦牛最高售價也就8000元左右。”帕裏牦牛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白覺介紹,公司成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實行品牌化管理,目前,同樣一頭成年牦牛的售價可達1.5萬元,幾乎翻了一倍。

近一年來,帕裏牦牛産業發展有限公司積極與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市場對接,産品已成功打入浙江、上海等地。今年7月,公司與浙江省一連鎖超市簽訂合作協議,150頭牦牛宰殺排酸後運到浙江,初步定價為每千克100元。“帕裏牦牛肉到沿海‘首秀’,這是個好的開頭。”白覺説。

同格桑一樣,目前在公司牦牛養殖基地和各個草場打工的農牧民超過150名,他們多數是掙著工資同時拿著分紅。白覺介紹,公司通過農牧民牲畜作價形式帶動全縣648戶農牧民增收,其中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167人,年收益近570萬元。

據悉,為了帶動更多貧困戶脫貧致富,帕裏牦牛産業發展有限公司已在謀劃牦牛肉的深加工。“我們現在有牦牛肉乾、牦牛肉罐頭,下一步將對牛皮、牛頭等附屬産品進行加工,提高收入,增加農牧民分紅。將來我們的牦牛養殖産業會成為農牧民穩定脫貧的大産業。”在公司打工的牧民邊巴次仁説。

家庭旅館:暖了遊客富了村民

從珠峰景區北門到珠峰還有100多公里路程,而這100多公里的路全是海拔超過4000米的蜿蜒山路。當記者胸悶、氣促、頭暈之時,最希望有個驛站歇歇腳,喝口熱乎乎的奶茶,重振前往珠峰的信心。

越過海拔5200米的加烏拉山口不久,會看到一片平坦的河谷地帶,青稞連片,油菜花怒放,幾十棟藏式民居錯落在河灘上———定日縣扎西宗鄉巴松村如約而至。“你們的心理和初次到珠峰的遊客是一樣的,他們也需要在這兒適應海拔並補給。”定日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旭東説。

巴松村是距離珠峰大本營最近的一個村子,被稱為“珠峰腳下第一村”。全村有村民54戶30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8戶75人。

巴松村是前往珠峰的必經之地,這種地理優勢成了村民脫貧致富的依靠——每家每戶開起了家庭小旅館。

多吉早在28年前就在村裏率先開辦了家庭旅館,取名“牛頭旅館”。“年輕時家裏很窮,除了養點牦牛、種點青稞,基本沒有額外收入。沒辦法,就把多餘的幾間房子騰出來做旅館了。”多吉回憶説,那個時候到珠峰旅遊的人並不多,一年有個千八百元收入就不錯了。

後來,隨著到珠峰旅遊探險的人越來越多,多吉擴大了經營規模。目前供遊客住宿的床位多達30張,每張床位一天收費80元,吃飯單付費。每年從5月到10月是珠峰景區的旅遊旺季,多吉的“牛頭旅館”一個月最多可接待三四百位遊客,年收入超過20萬元。靠著旅館收入,多吉不僅養育了3個孩子,全家還過上了小康生活。

多吉家的一層客廳藏式陳設講究,各种家用電器齊全;中央的火爐傳遞著溫暖;茶几上的奶茶冒著熱氣;墻上挂著一把馬頭琴和一幅精美的唐卡。看到記者們來了,熱情的多吉彈起了馬頭琴,妻子唱起了藏族歌謠,屋子裏洋溢著藏家溫馨。

記者看到,多吉家的茶几上都貼著支付寶二維碼,門口還有“三農金融服務點”標牌。“現在遊客到村裏住宿拿個手機、拿張卡就行了,支付非常方便。”日喀則市委組織部駐巴松村村幹部孫超説。

如今,隨著交通條件的改善和冬遊珠峰熱的興起,巴松村的旅館生意更加紅火了。“國家政策好,全村脫貧有盼頭啦!”多吉笑著説。

過了巴松村再前行40多公里,就到了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營。儘管是盛夏時節,這裡依然充滿寒意。

記者隨意走進了42號帳篷,暖氣撲面而來。帳篷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很乾淨,裏面放著火爐、茶几和吃飯的桌子,靠近裏側是一個大的通鋪,每個鋪位都整齊地擺著被褥。

“我這個帳篷有10個床舖,每個床舖一天收費80元,還能吃飯。”主人次旺仁增對記者説。

次旺仁增是距離珠峰很近的扎西宗鄉拉木堆村人。近年來,隨著到珠峰旅遊探險熱的興起,拉木堆的村民們除了用自家房屋開旅館,還在珠峰大本營設立帳篷為遊客提供食宿。截至目前,在珠峰大本營已設立帳篷旅館59個。

“2008年我們是第一批在這兒設立帳篷旅館的,那個時候路不好,遊客較少,一年收入只有一兩萬元。現在一年收入有二三十萬元。”次旺仁增的妻子次仁拉姆一邊收拾床舖一邊對記者説。

寒風呼嘯,光照強烈,帳篷男主人的臉大都是黝黑的,女主人的臉頰則透著紫色的血絲。珠峰腳下的村民在惡劣的環境下,用勤勞的雙手托起了幸福的生活。

“馱”出來的致富路

鈴聲悠揚,駿馬嘶鳴,湛藍的天空下,由一頭頭牦牛和一匹匹馬組成的運輸隊,載著印度和尼泊爾遊客的行李,緩緩地向在雲端時隱時現的岡仁波齊峰挺進。

在印度人、尼泊爾人眼裏,西藏阿裏普蘭縣境內的岡仁波齊峰是“神山”。近年來,每年成千上萬的印度和尼泊爾遊客來到岡仁波齊峰轉山祈福,這也帶火了山腳下的巴嘎鄉崗莎村的旅遊業。

崗莎村是阿裏地區通往印度、尼泊爾的必經之地。全村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氣候乾旱寒冷。由於缺少産業、基礎設施薄弱,崗莎村一直是巴嘎鄉的典型貧困村。截

至2013年底,全村農牧民每人平均收入只有2000多元。

1996年,崗莎村全體88戶農牧民貸款88萬元入股成立了“崗莎村牦牛運輸隊”,通過牦牛、馬匹為印度、尼泊爾的遊客轉山祈福提供運輸服務。嘗到甜頭的農牧民堅定了通過發展牦牛運輸隊致富奔小康的信心。“2010年,在普蘭縣政府的支援下,掛牌成立了‘崗莎村牦牛運輸旅遊服務中心’。”巴嘎鄉黨委副書記、鄉長益西措成介紹,中心實施多元發展,不僅發展牦牛和馬匹運輸,還成立了15家茶館、幾家家庭旅館和兩家賓館,全村進入了脫貧致富的快車道。

40多歲的崗莎村貧困農牧民小古如1996年就加入了牦牛運輸隊,20多年來,全家就是靠著馬匹“馱”出了好日子。“每次轉山要用3天,走50多公里路,我家有兩匹馬在跑運輸,一個月差不多能輪上5次,每次能有1000多元收入。”小古如坦言,跑運輸比在家養牛實惠多了,如果沒有這個工作,全家不可能脫貧,更不會住上新房子。

同樣是崗莎村貧困戶的尼瑪也是靠跑運輸實現了脫貧致富。“以前都是搓衣板路,遊客比較少。現在公路修好了,服務設施也完善了,到這兒旅遊轉山的遊客明顯多了。像我家從4月到10月旅遊旺季收入至少有四五萬元。”尼瑪對記者説。

據悉,截至2017年底,崗莎村牦牛運輸隊固定資産已超過370萬元,參與農戶322戶1105人,擁有牦牛2210頭、馬匹1100余匹。去年,崗莎村牦牛運輸隊收入近千萬元,全村每人平均增收1.2萬餘元,帶動貧困戶228人脫貧。

如今,旅遊業已完全替代農牧業,成為崗莎村脫貧攻堅的主導産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我們這個地方自然條件比較差,但是旅遊資源豐富。只要因地制宜、踏實肯幹,就一定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脫貧致富路。”益西措成説。

記者手記: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

文/李木元

西藏是全國唯一的省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儘管過去兩年來,全區40%的貧困縣區脫貧摘帽或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成績斐然,但剩下的基本上全是“難啃的硬骨頭”。

從記者採訪來看,西藏各貧困地區找到了“啃硬骨頭”的“金鑰匙”,那就是因地制宜地發展産業。帕裏的牦牛肉、巴松村的家庭旅館、崗莎村的牦牛運輸隊,無不印證了這把“金鑰匙”的管用、好用。

西藏被稱為“世界屋脊”,多數貧困地區不僅海拔高、缺氧、紫外線強烈、多風、自然災害頻仍,而且交通閉塞、基礎設施薄弱,發展産業艱難,如期實現脫貧摘帽更難。這就需要各級黨委政府、村幹部和各族群眾一起,齊心協力、艱苦奮鬥,與時間賽跑。

但是發展方向不能錯,選擇脫貧産業更不能草率,否則就會事倍功半、南轅北轍。而廣大農牧民收入有限、經濟基礎薄弱,也經不起“大風大浪”的折騰。所以快發展與穩步走如何平衡,需要大智慧。恰恰在這方面,西藏各貧困地區黨委政府領導,尊重自然、尊重歷史、尊重文化傳統,更重要的是尊重農牧民意願,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條條適合自身脫貧致富奔小康的路子。

相反,記者在一些地區的産業脫貧中,也看到過急功近利、急於求成甚至揠苗助長的現象。比如西北某地氣候乾旱多風,比較適合種植黃花、枸杞等作物,有的村子卻推廣核桃,結果大片核桃苗枯死在地,損失不小。

常言道:鞋子合不合適,只有腳知道。這句話同樣適用於産業脫貧。但願各地借鑒西藏做法,讓脫貧攻堅少走彎路,讓貧困百姓盡可能多地得實惠。

(原標題:“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脫貧路”:西藏自治區脫貧攻堅報道之二,文/李木元 攝影/田福良 記者/宋寶剛 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