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的立秋:秋天和乳品味更搭

發佈時間:2018-08-08 11:31:05丨來源:澎湃新聞網丨作者:敦煌研究院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敦煌南靠祁連山,周圍草場宜牧,文獻和壁畫均有記載。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微涼的天氣,消沉了一夏天的胃口逐漸打開,整個人終於找回點活力,開始琢磨著吃點什麼好。立秋之時最宜食瓜、食肉貼秋膘……且透過千年壁畫看古敦煌人如何度秋。

立秋吃瓜腸胃好

“立秋之日涼風至”,單是讀到這句話,就已感受到了微微涼意。經歷了難捱的夏日三伏,習習的微風總算如約而至。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

暗夜溜進窗牖的涼風,清晨大地白茫茫的霧氣,樹枝上感陰而鳴的寒蟬,共同勾勒出初秋印象。微涼的天氣,消沉了一夏天的胃口逐漸打開,整個人終於找回點活力,開始琢磨著吃點什麼好。

“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是《津門雜記·歲時風俗》中記載的立秋習俗。人們相信,立秋吃瓜可防秋燥、免腹瀉,以及不生秋痱子。

敦煌自漢代就有種植瓜果的歷史,班固的《前漢書·地理志》中記載:“敦煌,中部都尉治部廣侯官杜林以為古瓜州,地生美瓜……其地今猶出大瓜,長者狐入瓜中食之,首尾不出”。

瓜有多大,班固給了個比喻——一隻狐狸鑽進西瓜,可以做到腦袋和尾巴都不露出來。

秋天和乳品味更搭

莫高窟第146窟 維摩詰經變之擠奶圖 五代

牛奶味甘,性平、微寒,入心、肺、胃經,具有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之功效。初秋乾燥,牛奶是養陰潤燥的好選擇。

敦煌南靠祁連山,周圍又有草場宜牧,畜牧業便成為了古代敦煌地方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有牛有羊的敦煌人,乳品都是就地取材,趁新鮮喝,營養功效應該完勝今天的乳製品,其口味大概比我們小時候喝的能煮出奶皮的鮮牛奶還要香濃吧。

敦煌祁連山一帶(圖片自網路)

由鮮奶濃縮發酵而來的奶酪也不是西方人的專利,唐代敦煌的僧人和上層貴族就經常食用。

牧羊人將乳酪送到寺院,製作乳餅,在敦煌文獻中有明確的記載:《後唐長興二年(西元931)正月沙州凈土寺直歲願達手下諸色入破歷算會牒》:“粟壹鬥,與牧羊人送乳餅用”,“面貳鬥,與牧羊人送乳餅用”。

莫高窟第61窟 村女獻乳 五代

最宜食肉貼秋膘

即使是在以瘦為美的今天,我們也大可不必“談肉色變”。

大多數人經歷了一個夏天,體重都會較立夏時更輕一些。北方民間有立秋懸秤稱人的習俗,以結果作為對身體健康的評判。若體重比立夏時輕了,就需要進補,“以肉貼膘”實際是對健康有益的事兒。

莫高窟第85窟 楞伽經變之肉坊 晚唐

唐五代至宋,肉食是敦煌人的飲食結構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來源主要是飼養的家畜、家禽肉以及獵取的野生動物。尤其飼養的羊肉,成為敦煌人餐桌上的主角。

屠戶手起刀落,生肉一塊塊散開,主顧們紛紛走上前,各取所需,心滿意足地回家烹調享用去了。

獵取野味更進補

除了尋常的羊肉,偶爾來點野味也是極好的。

秋天適合打獵,《禮記·月令》有雲:“是月也,天子乃敎于田獵,……執弓挾矢以獵,命主祠祭禽于四方。”尤其王公貴族,更將此視為每年不能錯過的田野樂趣,約上幾人,攜弓而出,向獵物進發。

莫高窟第85窟 楞伽經變之出獵 晚唐

唐代人打獵是講究的,獵人們整裝出獵,均戴幞頭,著缺胯衫,足穿半腰靴。

裝備也是齊全:有立鷹于手臂的,有單手牽犬的,持弓挎箭囊的,派頭十足,甚至還有扛斧的,莫不是要當場剁碎了烤肉吃?

莫高窟第249窟 狩獵圖 西魏

比這更生猛鮮活的,大概就是我們古裝片裏見到的狩獵場景——三五人駕馬飛奔于林間,從箭囊中取箭、搭箭,估計好距離、速度和時間,手起箭離,一隻野鹿便躺在箭下。

自古逢秋悲寂寥,被貶謫湖南的劉禹錫偏要説:“秋日勝春朝”。那是他的樂觀與豁達。

置身於平淡生活中,我們也許沒有那麼多大起大落可以遭遇,但不會錯過無數細碎的喜怒哀樂陰晴圓缺。不如趁天氣不冷不熱,一邊笑嘗美味,一邊談談理想。

(原標題:敦煌壁畫中的立秋:咬秋、野獵、食肉貼秋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