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發展庭院經濟 打造節支增收産業園

發佈時間:2018-08-07 20:15:45丨來源:新華社客戶端丨作者: 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通遼市科左中旗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發展庭院經濟作為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將發展庭院經濟與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高效特色農牧業、建設美麗鄉村有機結合,打造美麗庭院、培育鄉風文明,實現農牧民增産增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內蒙古通遼市科左中旗深入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以發展庭院經濟作為脫貧致富的有力抓手,將發展庭院經濟與調整産業結構、發展高效特色農牧業、建設美麗鄉村有機結合,繼續推行“半畝園、半畝果、半畝田”庭院經濟發展模式,重點實施“3311”庭院建設工程,即按3個半發展模式,鞏固提升及新建庭院經濟建設戶3萬戶,全年計劃新建100個庭院經濟示範村,扶持發展庭院經濟示範戶1萬戶,發展“高産、高效、高收入”庭院種植業、養殖業、加工業、農旅民宿,打造美麗庭院、培育鄉風文明,實現農牧民增産增收,助力美麗鄉村建設。


發展高效特色庭院“種植産業”


根據庭院面積大及地緣好的優勢,引導農牧民建設春秋大棚、日光溫室蔬菜種植棚,培育發展蔬菜種植、花圃、苗圃、食用菌等特色種植産業,實現多元增收;依託城鎮“菜籃子”需求,發展茄子、大蔥、大蒜、豆角、辣椒、小白菜、番茄等蔬菜,打造“半畝園”産業。按照“一村一品”規劃,大力發展庭院小麥、穀子、大豆、大蔥、紅幹椒、雜糧雜豆等市場效益好的經濟作物,鼓勵嘎查村整村推進同一種作物,形成規模,創建綠色有機品牌,打造綠色生態的“半畝田”産業。特別是扶持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種植茄子、豆角等時令蔬菜,全力打造節支增收之園,使貧困戶戶均節支增收1000元以上。同時,通過在全旗109個重點貧困村開展“志進農家助脫貧 發展庭院增收入”評選活動,提高農牧民發展庭院經濟的積極性,為脫貧攻堅注入動力。


圖布信蘇木後召斯冷嘎查庭院大豆



舍伯吐鎮庭院經濟

希伯花鎮勞模堡村庭院經濟


腰林毛都鎮開展“志進農家助脫貧 發展庭院增收入”評選活動



發展複合型庭院“林果産業”


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根據庭院面積較大的農牧戶及嘎查村街路綠化工作實際,栽植沙果、葡萄、123蘋果、李子、海棠果等果樹;利用果樹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發展林菜、林藥、林糧等林下種植業,逐步形成“林+草+蟲+禽+畜”複合型林果産業模式,打造“半畝果”産業。


敖包蘇木扎如德倉嘎查庭院果樹


敖包蘇木街路綠化栽植果樹


果樹套種蔬菜

發展舍飼圈養庭院“養殖産業”


堅持為養而種、種養結合,把發展肉牛産業作為貧困戶增收脫貧的主導産業來抓,確保有養殖能力的貧困戶肉牛養殖全覆蓋,實現“戶均2頭、力爭3頭牛”的目標。同時,利用果樹林下空間,發展雞、鴨、鵝、兔、豬等“五小養殖”産業,探索發展巴彥塔拉鎮庭院認養、實施豐庫牧場“親子田園”認養農業體驗項目,注重培育特色品牌,成功註冊豐庫田園等商標,創“左中庭院”之名,打“綠色有機”之牌。

巴彥塔拉鎮前瓜西嘎查庭院認養


圖布信蘇木前杏樹崗村生態養雞場

發展民族傳統“手工産業”


依託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深入挖掘民族民間傳統製作手藝,通過創建加工車間、組織培訓、市場對接等方式,培育形成“一村一品”的手工基地,打造民族傳統手工業。組織農牧戶特別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手工編織工藝品、生活用品,發展鄉村手工編織業;結合炒米、奶食品、蒙古酸鹹菜、油料加工等蒙古族食品製作,發展民族食品手工加工業;傳承民族服飾、馬頭琴、四胡、潮爾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藝品及民族器樂製作工藝,發展民族民俗用品純手工製作業,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


花胡碩蘇木哈根廟嘎查民族用品扶貧車間

協代蘇木西毛都嘎查傳統民族手工藝品加工作坊

發展鄉村現代“服務産業”


依託科爾沁原生態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加快文旅融合發展,培育發展鄉村旅遊産業,圍繞孝莊園、哈民遺址、珠日河疏林草原、烏斯吐自然保護區、豐庫濕地、荷花湖旅遊區等自然和文化旅遊資源,結合村屯周邊自然景觀、田園風光和農林牧資源,著力打造具有觀光、遊樂、採摘、宿營、度假等功能和特色的農家樂、牧家樂,農旅民俗等,並利用“網際網路+”、農村電商服務站、“智慧農超”、便民連鎖超市等線上線下交易平臺,擴大農産品銷售渠道,組織農戶開展自我推銷、定制服務,拓寬創業就業崗位,輻射帶動群眾脫貧致富。


豐庫牧場新風分場農旅親子田園



豐庫牧場新風分場農旅驛站


敖包蘇木扎如德倉嘎查電商服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