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來了 林草業“精準”生態監管“破題”

發佈時間:2018-07-30 19:02:04丨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丨作者: 梅青 李松齡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7月27日,我國林草業首個生態大數據中心——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在吉林省長春市揭牌,拉開了我國林草業大數據深度分析和實踐應用的大幕,成為我國推進行業資訊化現代化的一個力作。

大數據已成為當前引領時代發展的主角之一。馬雲説:“大家還沒搞清PC時代的時候,移動網際網路來了,還沒搞清移動網際網路的時候,大數據時代來了。”時下,“大數據”的應用延伸至各個領域。我國林草業與大數據有無親密接觸?它會否給林草業帶來深刻變革?

7月27日,我國林草業首個生態大數據中心——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在吉林省長春市揭牌,拉開了我國林草業大數據深度分析和實踐應用的大幕,成為我國推進行業資訊化現代化的一個力作。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資訊中心主任李世東説,生態大數據是大數據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主要是針對森林、濕地、荒漠、草原和野生動植物等資訊,進行全面採集、存儲、分析、應用,是生態變遷的“收集器”、生態發展的“螢幕”、生態治理的“指南針”,在森林草原防火、森林資源動態監管、自然生態系統修復治理等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國家局統籌建設的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將全面應用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大數據分析等新一代資訊技術,在東北地區構建起“空天地”立體綜合監測體系,通過對海量數據的集中存儲和訂制分析,實現全業務綜合可視化集中管理運營。把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打造成集生態資源數據集中管理、內部流程式控制制、資源共用等的生態資源數據協同共用示範樣板,為全行業發展提供更具科學性、精準性、時效性和前瞻性的決策依據。  

吉視傳媒綜合業務指揮調度中心

優勢疊加,數據應用實現生態資源管理新業態

大數據是繼雲計算、物聯網之後IT産業又一次顛覆性的技術變革。在李世東看來,作為傳統行業,林業在這場新技術引領的浪潮中並沒有落後,而是快速跟進,全面佈局,資訊化建設水準走在了各行業的前列。

早在2014年,國家林業局就已開始謀劃生態大數據的戰略研究,林業與資訊化專家歷時1年多,擬定了建設架構、建設內容和重點工程,合理佈局了發展路徑。

2016年,國家林業局加強頂層設計,出臺了《國家林業局落實〈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三年工作方案》和《關於加快中國林業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意見》,並與國家發展改革委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推進生態大數據應用與研究。通過科學佈局與合力推進,一個覆蓋全國,涵蓋京津冀、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以及東北等重點區域板塊的生態大數據中心基礎建設項目浮出水面,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率先掛牌,另有3個在建。

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的建設可謂“高效”,項目從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到編制方案、落地建設,再到掛牌啟動,僅用了1年多的時間。

李世東介紹説,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能夠快速在吉林省落成,離不開局省之間的強力推進,也離不開吉林省具備的先天優勢和多重實力。

——基礎建設紮實。作為林業大省的吉林省,林業資訊化建設始終走在全國前列,是我國首批全國林業資訊化示範省和首批國家物聯網應用示範省。在推進國有林管理現代化的進程中,吉林省資訊化建設在生態災害防控和林業物聯網應用方面的實踐具有先進經驗。

——政策優勢引領。國家林業局和吉林省政府于2016年9月簽訂了推進國有林管理現代化局省共建示範項目戰略合作協議,重點建設“兩網兩中心”,“兩網”即林業空天網際網路和林業物聯網;“兩中心”是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和省級林業綜合管理調度指揮中心。“兩網”建設為大數據中心的同步建設提供了內容、條件和政策支援,“兩中心”建設為提升國有林管理現代化裝上了“天眼”。此外,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建設也為大數據中心提供了探索的“試驗場”。

——金融創新突破。國家項目建設資金從批復到劃撥有一定的週期,為打破時間“瓶頸”,此項目在建設模式上推行金融創新,採取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的方式,將總承建任務交給了技術、資本實力雄厚的國有上市企業——吉視傳媒。在先期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體系小試中,吉視傳媒先期墊資1000多萬元,提高了項目實施效率,探索出可複製的經驗和示範模式。

——技術實力雄厚。吉視傳媒擁有的智慧光纖網路實現了城區100%和鄉鎮90%的網路覆蓋率,特別是省內獨有的有線無線融合網,可打通林區網路覆蓋的最後一公里,實現林區信號全覆蓋。已投入使用的10萬平方米的資訊樞紐中心,配置可容納1萬個標準機櫃的專屬IDC雲數據核心機房,數據承載與整合能力強,且擁有高級別安保系統,可完全承載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平臺管理建設的需要。同時,吉視傳媒資訊化産業輻射吉林省政務、教育、醫療、交通等多個領域,豐富的經驗可快速提升、整合併運用到林業項目。

此外,吉視傳媒與林業長期合作,熟知林業多方面業務的特點和需求。作為上市公司它還具備前沿技術的整合能力。在整合阿裏雲和華為雲技術優勢的基礎上,與我國首家發射林業專屬衛星的長光衛星公司、擁有“森林眼”監測技術和智慧識別演算法的中林信達等高科技企業開展戰略合作,並與北京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等專家團隊開展密切合作。

先天優勢和多重實力匯聚,加之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的加速推動,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瓜熟蒂落。

李世東表示,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的落成,將促進林業由粗放式管理逐步向集約式精準化管理轉變,打造林業生態資源管理的新業態。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將通過3年建設,在吉林先行先試探索經驗後,逐步覆蓋東北四省(區)、五大森工集團和一個國家公園的10個省級單位,為東北地區各省、市、縣及林場用戶提供數據採集、匯聚、存貯、交換、分析挖掘等大數據服務,並在未來實現與國家生態大數據中心和相關業務平臺的數據對接。 


新型紅外相機在野外拍攝到的東北虎、東北豹個體

破解難題,成功探索大數據利用可複製樣本

2018年1月,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體系小試基地建設完成。

這個資訊看似不太起眼,實則是生態大數據“破題”的關鍵。吉林省林業廳副廳長王偉表示,這是林業資訊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是林業治理體系能力現代化的良好開端,從中探索出的成功經驗和模式將為吉林生態大數據建設的全面推開提供可複製的樣板。

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建設與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體系建設時機契合,且同是“局省共建示範項目”的內容之一。按照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要求,為了加快進程,吉林省投入4000萬元先行啟動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監測中心暨省級林業綜合管理調度指揮中心建設。吉視傳媒利用自有資金,在吉林琿春500平方公里的東北虎豹密集活動區域,克服了冬季施工等重重困難,利用1個多月的時間高速完成了覆蓋全部區域的有線無線融合網路架設,布設了新型紅外監測相機、森林防火智慧監控系統、卡口防控錄影機、氣象採集因子等線上式設備,開發了自然資源監測業務系統平臺、支援視頻通話的巡護系統、物種智慧識別演算法,並完成了端口對接、系統調試和試運作。

從2月8日起,設立於北京師範大學的國家林業局東北虎豹檢測與研究中心正式開通了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系統,可實時接收從野外回傳的大量有關東北虎、東北豹等珍稀瀕危物種和水、土、氣、生物等自然資源監測數據,實現了對自然生境下野生東北虎豹野外生存狀況的全面跟蹤。

站在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的監控大螢幕前,野生動物在監測鏡頭前的一舉一動,都實時呈現在眼前。據了解,小試基地監測投放的第一個月,已在系統中成功捕捉到兩起駕車非法闖入保護區的資訊,項目成功實現了“看得見虎豹、管得住人車”的試點目標。

從空中樓閣到變為現實,遙不可及的大數據監測、分析和利用在實踐中得以成功應用。這其中是吉視傳媒協同長光衛星公司、中林信達等高新企業,在北京師範大學團隊的業務指導下,合力攻破了各個環節的技術難題。
在資訊採集方面,技術團隊完成了新型紅外監測野保相機、移動智慧等設備的研發和野外聯調聯試,實現了地面感測器的實時監測和實時傳輸。構建起太空有衛星、天上有無人機、地上有“森林眼”及紅外野保相機為監控主體的“空天地一體化”立體感知監測預警網路。
在網路傳輸方面,吉視傳媒正在推進全省農村百兆光纖入戶改造和農網向林網延伸工程建設,利用省內獨有的有線無線融合網資源,在林區防火塔、瞭望塔建設無線通信基站,徹底解決了林區信號不穩定和覆蓋死角無信號的難題,既確保了林區數據的及時傳輸,又滿足了無線傳輸圖片、視頻的高頻寬要求。

在數據分析方面,隨著平臺的擴建和數據的豐富,吉視傳媒、北京師範大學、中林信達聯合成立的技術團隊將針對不同需求對演算法模型進行研發或成果轉化,逐步完善和建立訂制化的模組與平臺,對海量數據進行有效篩選和科學分析,最終實現數據的全方位應用。

打破技術壁壘,探索可行模式,將進一步加快平臺建設,大數據應用範圍不斷拓展。

吉視傳媒副總經理麻衛東介紹説,當前針對林業不同應用場景,技術團隊開發了“三個系統一個多樣性”動態決策平臺、生態大數據治理創新平臺和整合林場指揮監管平臺等業務模型,可對生態系統資源進行監測,實現年度出數;可對野生動物和人類活動進行自動檢測和個體判別;分析生態因子要素數據,實現森林火災和病蟲害的精準預警。同時,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建成後,將改變以紙質為主的數據存儲和報送模式,所有數據報送統計都可以在系統內直接生成,確保了數據的時效性、真實性和可靠性,加快實現了林業數據一套表和林業資源一張圖建設。通過整合政務資訊,將原有各部門分散統計的資訊孤島一一打通,實現數據的統一和共用。

“為了更好地推進東北生態大數據平臺建設,吉林作為先行試點省,在生態大數據建設中扮演著用戶與運營者的雙重角色,這就要求我們在建設中提出更貼切、更全面、更精準的用戶需求,為優化生態大數據平臺建設提供合理的方案。”吉林省林業廳廳長霍岩表示,“吉林省級林業綜合管理調度指揮中心將於年底與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實現全面接軌,省林業廳將繼續提供政策支撐、數據支撐、業務支撐,以助力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更好地輔助決策,反哺林業生態建設發展與管理運營。”

 “森林眼”可對林區火情進行精準識別、準確定位 

擴展版圖,實現東北生態大數據互通共用

7月27日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揭牌儀式上,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吉林省副省長李悅等領導的見證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資訊中心與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東北四省(區)、五大森工集團10個省級單位及社會資本方代表吉視傳媒,共同簽署了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推廣應用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資訊中心、吉林省林業廳、吉視傳媒簽署了加快落實局省共建示範項目建設合作協議;吉林省林業廳、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管委會、吉視傳媒簽署了關於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推廣應用戰略合作協議;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資訊中心與吉視傳媒等公司簽署了關於成立生態大數據專項項目公司的戰略合作協議。這預示著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建設步伐將全面加快。

霍岩廳長表示,“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建設是林業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里程碑,標誌著該項目進入全面實質性建設階段。吉林將繼續全面推進以‘兩網兩中心’為核心的‘局省共建示範項目’,邊建設、邊探索、邊總結,為兄弟單位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模式,助力構建‘大平臺、大數據、大系統’。”

按照《吉林省智慧林業建設(暨局省共建示範項目)頂層設計方案》,吉林省林業廳穩步推進項目落地。目前,首批林業PPP試點項目之一的“吉林省森林防火綜合資訊化”項目即將啟動,森林防火無人機監控系統建設項目、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監測體系平臺(省級)項目進入招投標階段,省級林業綜合管理調度指揮中心項目正加快建設,“國有林場智慧監管平臺”將在全省範圍內推廣應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自然資源監測將完成覆蓋5000平方公里核心區的建設目標,推進改善林區通信基礎條件的融合通信試點建設。

根據局省共建示範項目安排,長光衛星公司在原有林業一號、二號專屬衛星基礎上,結合林業業務,深度挖掘林業專屬衛星在碳匯、資源、防火、有害生物防治等領域的應用,計劃到2020年再完成4顆林業專屬衛星發射任務,組建林業衛星星座,為全國林業在森林資源調查、生態災害預警監測、野生動物保護、森林病蟲害監測與防治等領域提供解析度更高、覆蓋率更強、重訪週期更短的遙感資訊服務。

據了解,吉視傳媒已完成與其他省份廣電專網的聯通,可實現與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網路的互通互聯,這為東北生態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全面覆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吉視傳媒董事長王勝傑認為,大數據是目前各地各行業經濟增長的一個發力點和推動點。作為東北生態大數據中心項目建設的主承建方,吉視傳媒將成為林草業資訊化革新的推動者和見證者。未來,吉視傳媒將不斷創新發展,引入先進的技術,與各級政府攜手推進生態大數據平臺建設。在他的眼中,數據是重要的資源,它的不斷匯聚將在未來産生不可估量的價值,目前與之合作的林業各方,在大數據未來應用中,也將因提供數據而分享數據增值帶來的收益,從而降低林草業監管的運作費用。

未來,伴隨著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職能擴大和監測保護內容的拓展,各區域生態大數據中心、國家級和省級數據監測(指揮)中心的建設和互聯,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形成覆蓋全國、統籌利用、統一接入的數據共用大平臺,建立物理分散、邏輯集中、資源共用、政企互聯的政務資訊資源大數據,構建深度應用、上下聯動、縱橫協管的協同治理大系統,為國家生態建設與全行業管理的智慧服務和決策能力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