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牛之鄉牛氣沖天

發佈時間:2018-07-27 11:15:53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郭洪申丨責任編輯:阿藝思

坐落在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市,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幾十年來,這種美譽度始終在不斷提升。


扎魯特旗以前的散養牛


扎魯特旗肉牛養殖合作社


科爾沁牛業-肉牛加工車間


成峰肉牛交易市場

坐落在科爾沁草原腹地的通遼市,素有“黃牛之鄉”的美譽,幾十年來,這種美譽度始終在不斷提升。

1953年,通遼市開始採用常溫下人工授精技術改良本地牛;1974年,牛冷凍精液試製成功;1990年,“科爾沁牛”通過自治區驗收命名;2002年,“中國西門塔爾牛(草原類型群)”通過國家驗收命名;2017年,“中國草原肉牛之都”獲得命名;2018年,體外胚胎生産技術試驗成功,工廠化“試管牛”批量生産開始應用。

通遼市家畜繁育指導站站長戴廣宇説:“這是通遼市畜牧業發展史上的奇跡,也改寫了牛改良的歷史。”

戴廣宇介紹,早在1953年—1956年期間,通遼市就先後引進了荷蘭牛和三河牛,採用常溫下人工授精技術改良本地牛。1968年,又引進國際上認可的西門塔爾牛、南德溫牛等作為主導品種進行蒙古牛(本地牛)改良,經過20多年的雜交選育,1990年,科爾沁牛新品種通過自治區政府驗收命名。

改革開放以後,通遼市黃牛改良步伐進一步加快,以科爾沁牛新品種為基礎,引進法係、加係西門塔爾種公牛生産冷凍精液,採用開放核心群育種技術路線,以純種擴繁和擴大改良群相結合的辦法,加速核心群選育進度,到2002年育成品質優良的適合科爾沁自然氣候特點的中國西門塔爾牛,並通過驗收命名。目前,全市黃牛存欄96%屬中國西門塔爾牛。

中國西門塔爾牛的成功繁育給通遼市黃牛産業大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全市已擁有國家級重點種畜場3個,國家級種公牛站1個。內蒙古科爾沁肉牛種業有限公司成為集活體採卵、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現代繁殖技術于一體的肉牛種源基地,2018年初,該企業體外胚胎生産技術試驗成功,工廠化“試管牛”批量生産開始應用。通遼京緣種牛繁育有限責任公司年生産肉牛凍精200萬支,暢銷全國20多個省區。全市擁有市級良種推廣機構1個,旗縣級9個,蘇木鄉鎮級131個,肉牛冷配站點2419個,人工受精員2642人,母牛全部實施人工受精,年冷配母牛90萬頭。

談到這科學育種、科學養殖,當地的牧民最有發言權:“以前我們靠天吃飯,牛都是散養。遇上年景不好,牛的口糧就沒有保障,繁殖成活率和養殖收入都特別低。現在可不一樣了,我們靠著科技養殖、標準化養殖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

近年來,通遼市把黃牛産業作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戶脫貧致富的主導産業來抓,不斷完善全産業鏈格局、優化市場交易環境、創新黃牛産業發展路徑,黃牛産業已成為拉動畜牧業經濟發展和促進農牧民增收的重要引擎。2017年,全市牧業年度牛存欄達到338萬頭,能繁母牛162萬頭,年出欄肉牛115萬頭,牛肉産量22萬噸,農牧民每人平均肉牛養殖純收入2300元。

目前,該市母牛繁育基地和育肥牛基地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初具規模。母牛擴繁“萬千百十”示範工程和育肥牛標準化規模化飼養成效顯著。基礎母牛飼養超萬頭蘇木鄉鎮43個,超千頭嘎查村375個,超百頭養殖場474個(其中萬頭養殖場4個,千頭養殖場11個),超十頭養殖戶26567戶;育肥牛企業與育肥牛專業戶達13547家,其中,萬頭育肥牛場7個,1000頭以上的育肥牛場21個,100頭以上的育肥牛場、戶296個;有供港活牛企業2家,年供港活牛2萬頭以上;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達741個。

肉牛産業已形成了集種業、繁育、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産業化發展趨勢,産業鏈條逐步完善。“科爾沁牛”已註冊地理標識;“科爾沁KERCHIN”及圖標被中國工商局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通遼肥牛”已獲得國家質檢總局原産地標識註冊。2014年《科爾沁肉牛標準體系》通過審定,標準體系覆蓋肉牛全産業鏈。2015年《科爾沁肉牛標準體系》實施,“通遼市肉牛品質安全追溯系統”建立。科爾沁牛業股份有限公司、通遼市谷潤肉業有限公司、通遼市明清肉製品有限公司、草原牛王有限公司、內蒙古邦傑食品有限公司等7家規模以上肉牛屠宰加工企業,已具備年屠宰加工能力60萬頭。牛肉及深加工産品遠銷阿聯酋、科威特、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中東國家以及馬來西亞、印尼、汶萊等東南亞國家和地區。

黃牛産業一路高歌猛進,也帶動了相關産業的迅速發展。草産品加工企業異軍突起,飼草料加工機械設備達6萬台,其中青貯收割機1.49萬台(自走式青貯收割機944台),全市年打儲青乾草10億公斤,青貯玉米種植面積590萬畝,人工草地保有面積102萬畝;玉米秸稈飼料化利用率達70%;粗飼料儲備總量220億公斤。

通遼市成峰牲畜市場、科爾沁黃牛市場、雨田農畜市場、巴圖牲畜市場等10大肉牛交易市場生意紅火,年交易活牛200萬頭,交易額突破150億元,輻射錫盟、赤峰、興安盟等周邊盟市和遼寧、吉林、黑龍江、河北、山東等十幾個省市區,初步構建起了買全國、賣全國的黃牛市場發展格局。“網際網路+市場”“網際網路+畜牧”等新興業態正在興起,並填補了國內牲畜線上交易的空白。

2017年,農業部制定了《關於加快東北糧食主産區現代畜牧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將通遼市列入東北三省肉牛産業優先發展規劃區。以此為契機,通遼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肉牛産業的發展領導小組,做到了層層有人抓、有人管。

前不久,通遼市制定了《通遼市肉牛産業發展規劃(2018- 2020年)》,全面實施“增草增牛”、建設“中國牛都”的發展戰略,扶持壯大龍頭企業,提高肉牛深加工比重和深加工水準,增強龍頭企業的整體實力和産業帶動能力,完善以肉牛為重點的品質安全全程可追溯體系,打響科爾沁綠色農畜産品品牌。到十三五末,預計全市牛存欄將達到350萬頭,其中母牛存欄200萬頭,肉牛出欄達到122萬頭,牛肉産量達到24萬噸,農牧民每人平均肉牛産業純收入達到2600元以上。

改革開放的40年,亦是通遼市黃牛産業突飛猛進的40年。通遼市將繼續全力打造“中國牛都”,讓黃牛産業“牛氣沖天”,讓“黃牛之鄉”美名遠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