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遊:火了農家 樂了遊客

發佈時間:2018-07-23 09:37:58丨來源:內蒙古日報丨作者:帥政丨責任編輯:蘇文彥

以前去村裏的路都不好走,而且配套設施不完備,現在不一樣了,柏油馬路通到村口,想吃想玩兒都有好地方,什麼都不用擔心,費用也不貴,我身邊很多人週六日都不閒著,都去鄉村遊。


編者按: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支援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鄉村旅遊作為當今發展迅速、前景廣闊的新興旅遊産業,集生態、觀光、體驗、娛樂、民俗、度假于一體,不僅推動了農村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對發揮資源優勢、拉動經濟增長、統籌城鄉發展、繁榮鄉村經濟與文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內蒙古自治區各地依託豐富的生態農業資源,將農家樂培育成為鄉村旅遊新亮點,隨著遊客的增多,農家樂火了農家,樂了遊客,更是鼓了農民的錢袋子。

夏天的內蒙古是非常怡人的,無論是遼闊碧綠、一望無垠的草原,還是綠樹成蔭、水流潺潺的鄉村,都格外引人入勝。夏天也是鄉村遊的好時節,住在呼和浩特市的李波一家每逢週末都要全家一起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李波告訴記者:“以前去村裏的路都不好走,而且配套設施不完備,現在不一樣了,柏油馬路通到村口,想吃想玩兒都有好地方,什麼都不用擔心,費用也不貴,我身邊很多人週六日都不閒著,都去鄉村遊。”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和實施,為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提供了新契機。現如今,內蒙古農村牧區依託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生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拓展農業多種功能,不僅滿足了城鄉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將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經濟社會發展優勢。

“一到節假日遊客就爆滿,生意非常好!”郝俊生是呼和浩特市土左旗陶思浩區域服務中心新營子村村民,他經營著一家集餐飲、住宿、休閒、娛樂為一體的農家樂,對於這幾年敕勒川文化旅遊區的發展,他感觸很深。

在郝俊生的農家樂記者看到,乾淨整潔的就餐環境和獨具特色的農家小院裏,遊客或家庭或好友同學歡聚一堂,充滿著城市裏找不到的“味道”。“越來越多的來自呼包鄂甚至外省市的遊客都把土左旗作為旅遊的目的地。”郝俊生説。

在當地,很多百姓通過升級鄉村旅遊走上了致富之路。旅遊正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並帶動了周邊大量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綠水青山正通過發展鄉村旅遊成為群眾致富的金山銀山。

土左旗的旅遊景點並不比外地的知名景點遜色,尤其是濃厚的紅色文化底蘊給予了紅色旅遊産業很好的發展前景,像烏蘭夫故居、賈力更故居更是錘鍊黨性的好地方。圍繞做好“紅色基因”文章,土左旗積極探索新時代紅色旅遊産業發展的全新模式,通過整合紅色旅遊資源,實施塔布賽黨性教育基地、土默特革命歷史館等項目,推動形成“一心多點”的經典紅色旅遊模式,在弘揚烏蘭夫精神、弘揚土默特光榮的革命傳統和深厚的紅色文化的同時,帶動了塔布賽、把什等一批村子産業振興,形成了具有鮮明土默特特色紅色旅遊品牌。

除了搭上紅色旅遊的快車,一些地方還在挖掘本土文化上下足了功夫,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品牌。

清晨五點多,通遼市奈曼旗明仁蘇木斯布呼勒敖包嘎查的人們就開始忙碌起來。六點剛過,遊客們和周邊群眾乘著車、騎著馬,陸續涌向這個小村莊。

這一天是農曆五月十三,是斯布呼勒敖包的祭敖包日。當日舉行了第四屆斯布呼勒敖包文化節,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齊聚在斯布呼勒敖包旁,共同參加隆重的祭敖包儀式。

斯布呼勒敖包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據傳蒙古族最後一位可汗林丹汗的孫子布爾尼親王曾在這裡歇馬晾鞍,敖包因此得名,斯布呼勒就是蒙語“晾汗”的意思。斯布呼勒敖包祭祀活動在2016年被列入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這座敖包是內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單體敖包,底層直徑19米,高13米,坐落在一個2500平方米的高大土壇上。

來自開魯縣的劉女士説,她每年都會來參加祭敖包活動。“在這片草原,斯布呼勒敖包祭祀活動已經成為廣大農牧民的一個節日。”

依託斯布呼勒敖包祭祀儀式,奈曼旗在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大力發展以文化遊、體驗遊為核心的鄉村旅遊,拉動鄉村經濟發展。據了解,每年有3萬餘名周邊群眾和遊客參加祭敖包活動,活動已成為當地的旅遊名片。

“內蒙古鄉村旅遊工作,就是要圍繞農業、農村、農民工作,利用田園景觀、自然生態及環境資源,結合農林牧生産、農業經營活動、農村文化及農家生活,融入旅遊要素,做好生産、生活、生態三位一體的休閒農業,滿足廣大旅遊者及農民尤其是貧困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內蒙古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相關負責人介紹。

據悉,下一步,自治區旅遊發展委員會將協調動員各方力量,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完善精準扶貧措施,以鄉村旅遊促進精準扶貧:通過開展旅遊扶貧規劃公益行動、推動旅遊扶貧項目建設,因地制宜開發旅遊扶貧産品;鼓勵和支援一批具備發展旅遊條件的貧困村、貧困戶從事鄉村旅遊接待,通過技能培訓、結對扶持、改善設施、合作經營等扶持農(牧、林)家遊;充分利用自駕旅遊快速發展帶來的消費需求,鼓勵交通沿線和重點旅遊區周邊的貧困村發展鄉村旅遊,創造條件引導貧困村農牧民售賣農副土特産品,增加收入,在發展旅遊中受益脫貧。


觀點

鄉村遊別丟了“鄉土文化”的魂

□喬金亮

眼下,各類市場主體對鄉村遊的投資熱情高漲。不過,隨著各地鄉村旅遊點的數量激增,問題也隨之顯露:旅遊産品趨同,景點單一,同質化現象比較嚴重,出現“千村一面”;村莊地域面積較小,粗製濫造,對農耕文化的深度挖掘不夠,難以滿足遊客內心訴求;硬體設施建設滯後、軟體管理服務不規範、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等等。最突出的是,有品位、高品質、中高端産品和服務供給不足。

針對這種情況,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要求實施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精品工程,農業農村部提出開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升級行動。不過,一些地方在實踐中容易走入誤區,把升級理解為硬體設施的升級、管理服務的升級、環境衛生的升級、人員技能的升級,從而忽視了文化挖掘的升級。

筆者認為,唯有浸潤和涵養了文化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才會有蓬勃的生命力。與其他旅遊産品不同,鄉村旅遊最吸引人的是鄉村特有的“土氣”,不僅要有的看、有的玩,還要有念頭、有想頭。“千城一面”的城市,快速消失的村莊,使許多人感到鄉情難覓、鄉愁難尋。城裏遊客去鄉村旅遊,希望能回味“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意境,體驗到雞犬相聞、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景象,感受到不同於城市文明的鄉土文化。

所以,發展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必須立足地方的歷史地理、傳統文化、民俗情感、山水人文,以文鑄魂、創意創新,才能讓遊客魂牽夢縈。只有注重傳承和弘揚農耕文化,以“文化”為靈魂,才能進一步促進經營主體的多元化、業態發展的多樣化、設施建設的現代化以及管理服務的規範化。

具體來説,要結合資源稟賦、人文歷史深度挖掘農村文化,講好自然和人文故事,把“農、文、旅”相結合;要保護農業文化遺産,對傳統農業的耕作技術、生産工具、種植制度等實施全面保護;要傳承農耕文明,多種形式挖掘利用展示鄉土文化、民俗文化、農耕文化、農事節慶文化、飲食文化等;要加大創意設計,創作一批充滿藝術創造力、想像力和感染力的創意農旅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