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草芊芊,一碧千里。甘肅省現有天然草原2.68億畝,佔全省國土面積的40%,是全省最大的陸生生態系統。位於青藏高原北緣的祁連山,草原與灌木林交錯相連,形成維繫祁連山生態環境的天然屏障,被譽為“綠色水庫”,是甘肅河西5市及內蒙古、青海部分地區500多萬群眾的“命脈之源”。祁連山草原分為高山沼澤化草原、高寒草甸、高寒灌叢草甸、溫性荒漠化草原等多種類型,具有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防風固沙和生物多樣性等多重生態功能。
在初夏草原綠草如茵的美好季節裏,2018年甘肅省草原普法宣傳月活動在甘肅省草原明珠肅南縣舉行,省農牧廳、省草原監督管理局,14個市州、蘭州新區、草原監理機構及河西5市所屬縣區草原監督管理機構的草原工作者開展“甘肅省大美草原守護行動暨祁連山草原生態保護行活動”,各大新聞媒體深入祁連山草原調查,詳細記錄豐富的草原資源、壯麗的景色和草原普法、保護草原、建設美麗生態的亮點做法及典型經驗,推動祁連山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促進全省草原可持續發展。
驟雨初霽,草原潤澤。夏日是草原最美的季節,一望無際的康樂草原碧波萬頃,簇擁著林海山巒、祁連冰川、牛羊生靈。
祁連山冰雪融水和沼澤化草原涵養的涓涓溪流,匯整合河西三大內陸河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其中肅南縣境內分佈著70%的水源涵養區,被譽為祁連山“綠色水庫”。“祁連山是河西綠洲的水源地,只有保護好祁連山生態環境,林緣擴展了,草原植被恢復了,草高草密了,林草涵養水源的功能加強了,才能源源不斷滋養河西綠洲。”肅南縣農委副主任賀鵬飛介紹。
為了保護草原,減輕天然草原放牧壓力,肅南縣從2011年落實黨中央、國務院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截至目前,全縣落實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面積2091萬畝,其中禁牧702萬畝,草畜平衡1389萬畝,人工種草12萬畝,涉及8306戶2.63萬人,通過一折統直接發放補獎金1.98億元,完成21.41萬個羊單位的減畜任務。同時實施退牧還草、天然草地嚴重退化區植被恢復、黑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等生態項目,圍欄封育1520畝、補播改良30萬畝、防蝗滅鼠1660畝,有效遏制了草原退化。據監測,全縣目前草原畝産草量較2011年提高了20.6%,牧草平均高度19釐米、平均總蓋度78.2%,草原生態逐步恢復。
“我家有1000多畝草場,以前靠放牧年收入1萬多元。”肅南縣樺樹林村李雪雲説:“現在國家每年給我兌現草原補獎1萬多元。2013年我建起高山細毛羊飼養場,存欄400多只羊,年收入6萬多元。通過圈養提高了收入,還保護了草場,我家草場前些年稀稀拉拉,像老年人的頭髮快掉光了,這些年又長高長密了,補播了草籽,下點春雪,草籽就發芽;雨水一來,草芽就瘋長,蓋住了黑禿斑。”
牧民富了,草原綠了,與肅南縣嚴守“生態紅線”息息相關。肅南縣嚴格落實“五長一員”責任制,縣長強化主體抓部署,局長強化責任抓落實,草監所長抓執法監督,鄉長簽字承諾抓實效,村主任明確任務抓巡查,強化了草原管護。在全省率先推行“五長”草原防火負責制,形成了“草地有人管、山頭有人護、全民搞防火”的新格局,創造了全縣62年無重大草原火災的好成績。肅南縣根據地域廣闊狹長的特徵,全縣聘用了204名村級草原管護員,將草原監管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塊草場、每一戶牧民家裏,廣泛宣傳法規政策、及時制止破壞草原行為、準確收集草場資訊,彌補了基層一線草原監管體系的空白。
活躍在肅南縣2677萬畝草原上的草原監理人員,足跡踏遍牧民帳篷、羊腸小道、高山河流,傾心守護著祁連山下的這抹綠色,被農牧民親切地稱讚為“草原衛士”。他們爬冰臥雪、跋山涉水,宣傳草原法律政策,調處農牧民草原糾紛;2009年以來辦理徵佔用草原審核審批手續46件,依法徵收企業草原補償費1200多萬元,足額返還相關牧民,徵收草原植被恢復費252萬元,恢復草原植被1880多畝,建立人工草地850畝,滅鼠1030畝;2011年以來立案查處違反禁牧和草畜平衡案件127起,依法沒收採挖野生植物工具263件,沒收各種藥材499公斤,遣送撿摟發菜人員162人,制止越境挖藥材事件5起413人次,有效遏制了濫挖藥材的毀草勢態。
“草原衛士”顧自福,現任肅南縣草原監理所所長。2017年7月他接到群眾舉報青海祁連縣央隆鄉曲庫村牧民在肅南縣祁豐鄉珠龍關村集體禁牧草原上偷牧,他帶領草原執法人員翻越海拔4500米的祁連山,行程600多公里到達現場立即調查取證,對其偷牧土種羊890個羊單位、牦牛510個羊單位,作出行政處罰,起了查處一戶教育一片的作用。返回單位已是第三天淩晨1時,有人問他這麼辛苦圖什麼,顧自福笑道:“作為草原人,就是為了讓草原更綠、家園更美。”
肅南草原在國家生態保護戰略惠澤下,孕育綠色希望,舒展綠色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