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評分9.2,排片卻僅有0.7%(7月10日貓眼數據)的電影,幸好我沒有錯過。
這樣高分值、低排片率的數據反差,我想體現的恰恰是民族電影在資本市場中的乏力和黯淡,以及觀眾對美好電影藝術的嚮往和渴盼。
我想,大多數走出影院的觀眾,心裏都升騰著敬意。
老一輩電影人的敬業和執著,草原民族的英雄主義、質樸深情,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融,草原兒女的家國情懷、親情愛情、善良博愛,以及現代文明對遊牧文明的衝擊和對撞、徬徨與思考……無不在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的膠片上,作了最精彩、最經典、最動人心的表現和闡釋。
沒有絢麗鋪張的大場景製作、沒有美得無懈可擊的塑膠美女和小鮮肉、沒有張揚浮躁的大尺度吸睛演技……有的只是無垠曠野上男主角頂天立地的一聲嘶喊,殘血夕陽下的英雄立刀躺倒的背影,僅憑一根牦牛繩就敢於縱躍懸崖的勇敢和真誠,沒説一句情話卻演出了萬般愛情的一個細微動作和眼神,飽含了一片大海的汪洋卻倔強地只留出一滴眼淚的草原母親的剛毅和柔情……
他們沒有演技,卻演活了所有人。
這部基於內蒙古民族電影70年的大型文獻紀錄片《您一定不要錯過》,涉獵影片70多部,涉及老中青藝術家117人,採訪優秀藝術家52人,萃取1949年到1965年的民族“老電影”和改革開放後榮獲國際大獎、國家大獎的作品之精華,再現內蒙古民族電影的珍貴鏡頭,請著名老藝術家講述影片背後的動人故事,用一個個經典鏡頭經典人物的縮影,刻畫了內蒙古民族電影人的群像。
內蒙古民族電影人,他們在草原大地上汲取靈感和營養,與時代共進、與民心相通,把一個民族在時代變遷裏的大義擔當、勇敢赤誠、博愛自信和徬徨思考,都永恒地定格在一張張小小的膠片上,作為一部部鴻篇巨制,或化為一顆顆緲緲星辰,留在歷史裏,也消失在歷史裏。
“好的作品,不應去炒作它的票房,而應去看它是否深入了觀眾的心。真正的藝術精品不是用價錢來衡量的,很多藝術家在創作中是冒著生命危險的,他們完成了藝術對生命的昇華!用真誠去做的電影,做的其實不只是電影,而是精神世界的坐標。做這部紀錄片,是想把民族電影裏那些好的東西總結出來、傳承下去,留給歷史,也留給未來。”麥麗絲導演在接受採訪中是幾度含淚的,她的淚始終沒有流出來,但是——透透地,打濕了觀眾的心。
走進影院之前,發給麥麗絲導演一個微信,本意是鼓勵和打氣。但是她的回復令我心酸:“謝謝妹妹支援!告訴我你在哪個影院,我來請你看。”
這樣一部排片率極低、好評度極高的只為情懷的紀錄片,難道不是荼靡浮躁的電影市場裏,我們難得的、珍貴的、應當好好體悟並用心消化的一劑清心良藥嗎?
“為眾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它叫《您一定不要錯過》,可惜大多數人即將錯過,但是您真的不該錯過……
定格·經典
(作者: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中國網草原頻道主編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