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焦點關注>

三江源國家公園怎樣搞試點

2018-05-30 19:31:29 | 來源:瞭望東方週刊 | 作者:李琳海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春日的玉樹草原還有未融的積雪,牧民永塔騎著馬,戴著印有“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紅色袖章進行草原巡護。永塔的家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是瀾滄江源頭,已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

春日的玉樹草原還有未融的積雪,牧民永塔騎著馬,戴著印有“三江源國家公園生態管護員”紅色袖章進行草原巡護。

永塔的家在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昂賽鄉,雜多縣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該縣也是瀾滄江源頭,目前雜多納入三江源國家公園瀾滄江源園區。

“過去我只看看家裏草場長勢,以及牛羊壯不壯。現在草場被網格化劃分,在我負責的區域裏,這裡的山水林田湖草和野生動物都是我日常巡護的。”永塔説。

位於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這裡是亞洲、北半球乃至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和重要啟動區。保護好三江源一直是中國政府的關切,政府多次提出要守護好一江碧水,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為加強三江源地區生態保護與建設,加快構築國家生態安全屏障,2005年起,中國先後啟動實施《青海三江源自然保護區生態保護和建設總體規劃》和《青海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二期工程規劃》。

經過10餘年努力,三江源地區生態退化趨勢得到遏制。然而,相關體制機制矛盾一度同時顯現,牧民的生計也遇到挑戰,由於缺乏勞動技能,一些禁牧減畜的群眾增收艱難。2016年,中國首個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三江源地區設立,總面積12.31萬平方公里,佔三江源面積的31.16%。

中國目前有10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留給子孫後代的珍貴自然遺産。其中,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是第一個得到批復的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也是目前試點中面積最大的一個。

青海省委黨校三江源生態文明研究中心首席專家馬洪波説,國家選擇在三江源率先開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對於西部重點生態功能區乃至全國江河源頭區域開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較強示範意義。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説:“這就要求我們堅持保護優先、自然修復為主,創新生態保護管理體制機制,有序擴大社會參與,最終建成三江源共建共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文明先行區。”

李曉南説,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建設讓原先交叉重疊、多頭管理、碎片化的自然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格局逐漸打破,代之而起的是科學定位、整體保護、國家主導、共同參與的新模式。這為生態文明制度建設作了很好鋪墊。

“設置生態管護員崗位就是我們創新體制機制的一個重要部分。”李曉南説,要實現國家公園和自然資源的嚴格保護和永續利用,核心是探索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模式,引導禁牧減畜後的牧民參與國家公園保護與管理,激發保護生態的內生動力。

截至2017年底,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已設置生態公益崗位10051個,戶均年收入增加21600元。他們一半以上是當地建檔立卡貧困戶。

“牧民正逐漸由草原利用者轉變為生態保護者與紅利共用者。”馬洪波説。

青海省政府也在不斷擴大建立廣泛的合作機制,形成三江源生態保護新合力。目前,三江源天地一體化生態監測等一批科研項目已啟動實施。青海還與黃石、班夫、肯亞等世界著名國家公園和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等開展戰略合作,全面增強國際交流和社會協作。

2017年3月,青海省玉樹州成立三江源生態法庭,以民事、刑事、行政“三審合一”的審判模式,依法審理各類生態案件。2017年7月,位於三江源國家公園長江源園區的可可西裏入選世界自然遺産名錄,成為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一張亮麗名片。

李曉南説,2018年青海省將繼續深化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在2017年投資10億元基礎上再完成8億元的基礎設施和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投資任務,完成大數據中心和展陳中心建設,形成三江源國家公園新形象。

中共玉樹州委書記吳德軍説:“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體制改革,不僅能更好平衡保護與發展之間的關係,也有助於推動國家生態保護的轉型,為國家長遠發展預留空間並注入新動力,我們用開放的態度借鑒和分享生態治理經驗,為世界展示我們為保護生態所付出的努力。”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