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態要聞>

青山披錦繡 綠水潤北疆

2018-05-30 13:09:36 | 來源:內蒙古日報 | 作者:施佳麗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印刻在頭腦中、體現在行動上。執著的生態堅守讓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呈現“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新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成就綜述(上篇) 

5月28日,天剛濛濛亮,烏梁素海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站站長馬海明就來到保護區巡視。這段時間,很多往北遷徙的候鳥都來到這裡休整。

“今年水質明顯好了,鳥也多了。”馬海明懷裏抱著他的長焦相機,指著不遠處小聲説,“看,那是翠鳥。”

一隻翠藍的小鳥一頭扎進清澈的湖水裏,湖面泛起小小的漣漪。“塞外明珠”烏梁素海正在“返老還童”。

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決心之大、力度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成效明顯。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北疆大地變得越來越美。

建設——厚植 “綠色之基”

站在高地遠望庫布其沙漠,一條條穿沙公路猶如人體中的一根根血管,盤活了整個沙漠地區。一望無際的沙漠,因為有了綠色植物的點綴而不再孤單。

走進庫布其沙漠生態治理區,你會發現這裡遠比想像的還要漂亮:水鳥翱翔天際,野鴨棲息在隨風搖曳的蘆葦叢中;岸邊灌木遍佈,乘著暖暖微風,空氣中滿是生命的味道……

“沒錯,就是大家口中的‘死亡之海’。經過30年的治理,這裡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當地人自豪地向記者講述著。

數據統計,2017年,庫布其沙漠的植被覆蓋率已經達到53%,年降雨量已經有400多毫米,超過500種生物在這裡“安家落戶”,一年只刮了一次沙塵暴。可是,有誰知道,30年前,這裡的植被覆蓋率只有3%—5%,年降雨量不足100毫米,一年要刮50次沙塵暴,只有少得可憐的10種生物。

庫布其沙漠的滄桑巨變,正是內蒙古大規模推進國土綠化,加強荒漠化防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典型案例和生動實踐。

內蒙古,這片遼闊美麗的土地,橫跨“三北”,毗鄰八省,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這裡有著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呼倫貝爾草原、我國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呼倫湖。同時,還分佈著五大沙漠和五大沙地,佔全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總面積的1/5。

內蒙古的生態狀況,不僅關係到自治區各族群眾的生存發展,也關係東北、華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

特殊區位,賦予特殊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強力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野生動植物保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等六大林業生態重點工程,生態建設以每年超過1000萬畝的速度向前推進,森林面積和林木蓄積量實現持續雙增長,佔全國凈增面積的近十分之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1.03%。

2017年9月,《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在內蒙古成功舉辦。內蒙古的荒漠化防治工作代表國家接受了世界的檢閱,為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這個世界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

清風明月本無價,近水遠山皆有情。北疆大地,正涌動著造綠的澎湃熱潮,讓山川林木蔥郁,讓大地遍染綠色,讓草原牧歌歡唱……“三山兩沙四區”的林業生態框架日益清晰,“綠色之基”在氣勢磅薄的生態文明建設中越植越厚。

理念——凝聚“綠色之力”

巍巍大興安,夢幻阿爾山。5月,正值興安杜鵑盛放的最佳觀賞期。放眼望去,花秀于林,熔岩嶙峋,好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近日,中國氣象局授予阿爾山 “中國氣候生態市”榮譽稱號。至此,阿爾山又多了一張響亮名片。“國家氣候標誌”是由獨特的氣候條件決定的氣候宜居、氣候生態、氣候品質等具有地域特色的優質氣候品牌的統稱,是衡量一地氣候生態資源綜合稟賦的權威認定。在氣候生態類全部35項評估指標中,阿爾山所有指標均達到優良等級,其中31項為優。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阿爾山得天獨厚的優勢,更是阿爾山旅遊産業發展的“金字招牌 ”。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讓自然生態美景永駐人間,還自然以寧靜、和諧、美麗。”

視綠色為底色和價值的內蒙古人深知,內蒙古最大的潛力在於生態,在生態保護大格局之下,還要走出綠色發展新棋。

幾年前,大青山腳下還是亂石叢生、污水橫流,污染企業遍地。雖然大家的腰包鼓了,丟失的卻是秀美的風光和清新的空氣。在一片質疑聲中,呼和浩特市幡然醒悟,大青山前坡生態環境治理項目大刀闊斧,堅決對污染企業按下停止鍵,大力發展生態休閒旅遊觀光産業,徹底改變了村民靠天吃飯、採挖砂石的落後生産方式。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而今,大青山前坡已經成為綠樹掩映、曲徑通幽的首府後花園。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把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無論是在深入推進綠色內蒙古建設長遠大計中佔據一席,還是部署三大攻堅戰中,污染防治都有明確的時間表、路線圖,都是在行動層面算大賬,精心調適發展與保護之間的關係,盡最大可能維持兩者間精細的平衡。

如今,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品質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2017年,全區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8.6%,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3%,水質優良比例同比提高0.5個百分點。這些數字的變化,讓我們越發清晰地看到了一個美麗內蒙古的美好遠景。

制度——鍛造“綠色之尺”

距呼倫湖301管理站以東幾百米處,一條70米寬的引水通道將海拉爾河河水從34公里之外源源不斷地引入呼倫湖。同時,湖水外流通道的新開河河道清淤後設置了閘門,增強泄水能力,加大活水補充和交換能力,實現水體迴圈。

一大早,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李治國就來到電腦前,用遠紅外高清攝像頭查看呼倫湖湖面情況。“目前湖區水域面積穩定在2050平方公里左右,實現了國家確定的恢復保護目標。在2017年全市面臨大旱、降水量較往年平均偏少30%以上的情況下,當年8月呼倫湖水域面積依然保持在2051平方公里。”

呼倫湖是我國北方第一大淡水湖,對維護呼倫貝爾草原乃至東北地區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2016年10月1日,《內蒙古自治區呼倫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條例》正式實施,對呼倫湖進行5年休漁限産,制定每年1000噸捕撈限額。呼倫湖周邊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1268萬畝草原被列入禁牧範圍,4313萬畝草原被列入草畜平衡範圍,有效保護了環湖天然草原,土地沙化趨勢得到有效遏制。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鍛造一把刻度精準的“綠色之尺”顯得尤為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生態文明制度建設駛入“快車道”,重塑著各級黨政領導幹部的政績觀、發展觀——

頂層設計日益完善。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頒布,以考核促進各地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開啟生態保護紅線戰略,將重要生態空間進行嚴格保護;實行河長制、湖長制,為每一條河、每一個湖明確生態“管家”。

體制改革成果顯著。60%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紅線保護,10.2億畝草場納入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102個國有林場全面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先行開展森林和濕地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試點工作,3個林場2014年森林資源資産負債表編制已經完成;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産離任審計,明確84項追責行為。

法治建設快馬加鞭。新環保法增加按日連續計罰等執法手段,被讚“環保法終於長出了牙齒”;制修訂大氣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提高環境違法成本;正在制定中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將成為防治土壤污染的一把“利劍”。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必須印刻在頭腦中、體現在行動上。執著的生態堅守,讓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呈現“整體遏制,局部好轉”的嶄新局面。

“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色打底,理念刷新,內蒙古這方浸潤著深厚感情的熱土,正聚力而行,其景日新。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