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兒女>高端訪談>

戴泊生:提升防震減災能力 服務內蒙古經濟社會發展

2018-05-14 08:59:11 | 來源:人民網 | 作者:富麗娟 賀茂傑 李睿 齊浩男 | 責任編輯:阿藝思
摘要:戴泊生:關於自治區的地震活動水準,我們曾經做過統計,我國有一半省份沒有發生過7級以上強震,但是咱們自治區境內發生過3次7級以上強震,因此與其他省份相比,自治區的地震活動處於中等偏上的水準,是我國地震多發省區之一。

資料圖

在外界看來,地震局比較“神秘”——地震發生後,地震局都做了哪些工作?如何進一步提升地震監測預測能力?防震減災工作怎樣進一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近日,在汶川特大地震十週年之際,人民網記者走進內蒙古自治區地震局,就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等問題專訪了黨組書記、局長戴泊生。

記者:汶川地震十年來,我國包括內蒙古的防震減災工作取得了飛速發展和進步,那麼內蒙古在防震減災工作哪個方面取得的進展最為顯著?

戴泊生:近年以來,全區地震系統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防災減災救災系列講話精神,努力拓展防震減災工作服務經濟社會新領域,全區綜合防震減災能力顯著提升。其中地震監測能力和水準最為顯著。自治區地震局精心組織重大項目實施,科學規劃臺網佈局,努力建成覆蓋全區的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網路,不斷提高服務社會能力。通過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中國地震科學臺陣、大陸構造環境網路監測項目、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項目、重點臺站條件優化改造等重大項目的實施,有力推動了自治區地震監測預測能力提升。目前自治區地震監測系統共有94個測點,200余臺套儀器設備,基本消除了地震監測盲區,GNSS、InSar、熱紅外、重力、流磁等一批新的技術和觀測方法得到廣泛應用。待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工程459個站點建成後,將在全區重點地區形成預警能力,在全區範圍形成地震烈度速報能力,為政府應急決策、公眾逃生避險、重大工程地震緊急處置提供依據。

內蒙古測震臺網由1個臺網中心、14個國家測震臺站和34個區域測震臺站組成,同時從國家臺網中心接入8個鄰省60個測震臺站的實時數據,共有108個臺站的監測數據用於地震速報、地震目錄編輯分析預報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究工作。內蒙古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能在M2.0級以上,重點地區可達到M1.0級以上,定位誤差(經緯度位置)在5公里範圍之內,臺網可以在10 分鐘內完成地震的速報任務並同時上報自治區黨委、政府。

記者:大家平時都感覺地震局比較“神秘”,請問您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下,地震發生後,地震局都做了哪些工作?

戴泊生:我説明一下,地震發生後的抗震救災工作絕不是地震局一家的事情。而是根據地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産損失和社會影響等因素,按照預案及時啟動相應的響應級別,自治區黨委、政府發揮統籌指導和支援作用,各級黨委和政府分級負責,各級黨政領導就近指揮、強化協調並在救災中發揮主體作用、承擔主體責任。

比如2013年以來內蒙古相繼發生通遼市5.3級、呼倫貝爾市5.0級、阿拉善盟5.8級、阿拉善盟5.0級,共4次5級以上中強地震,造成部分群眾受傷和財産損失。地震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自治區黨委政府領導同志親臨抗震救災一線,慰問受災群眾,指導抗震救災、傷員救治、群眾安置等工作。我局在10分鐘內,將地震基礎資訊和收集到的災情資訊報自治區黨委政府,為抗震救災決策提供重要依據,迅速發揮自治區防震減災領導小組辦公室職能,啟動快速評估系統對災情進行預評估,為自治區和地震發生地黨委政府抗震救災提出建議。同時進行滾動會商,與中國地震局臺網中心和震區周邊省區進行聯合會商,研判震情發展趨勢。第一時間派出地震現場工作隊,趕赴震區架設流動臺陣,開展地震現場監測,並進行震害調查、現場科學考察、烈度區劃等工作,為黨委政府指揮震後救災和恢復重建提供決策參考依據。民政、住建、交通、通信等自治區防震減災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調遣專業抗震救災隊伍,調撥救災物資和資金,全力協助震區各級政府開展搶險救援、次生災害防範、輿論引導等各項工作。震區各級政府切實擔當主體責任,各有關部門積極應對,應急工作成效顯著。震後,自治區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積極向中央有關部門爭取救災資金,從人力、財力、物力方面給予了大力支援,自治區在救災、保障房建設、扶貧資金等方面給予了政策傾斜支援,幫助災區恢復生産,重建家園。

記者:與其他省份相比,自治區的地震活動處於什麼樣的水準?地震活動有什麼特點?

戴泊生:關於自治區的地震活動水準,我們曾經做過統計,我國有一半省份沒有發生過7級以上強震,但是咱們自治區境內發生過3次7級以上強震,因此與其他省份相比,自治區的地震活動處於中等偏上的水準,是我國地震多發省區之一。

從地質構造上講,內蒙古自治區地處蒙古高原的東南部,區內地質構造比較多,斷裂遍佈全區,從西到東主要分佈有三個大型的地震活動構造體系,即阿拉善塊體、河套斷陷帶和大興安嶺隆起,受上述三大構造體系控制,自治區境內的地震活動整體表現出4個特點,即地震多、強度大、分佈廣、震源淺。針對這幾個特點,我再稍微詳細的做一下補充介紹。

首先,自治區的中強地震發生頻次較高、震級較大,空間分佈比較有規律。

自治區境內最早的正式地震記載是西元849年的包頭西7.0級地震。從西元849年到現在,自治區境內共發生了54次5.0級以上地震,其中5.0-5.9級地震41次,6-6.9級地震10次,7.0-7.9級地震3次,最大地震是1954年2月11日發生在阿拉善右旗的7 級地震。

上述中強地震活動在空間上分佈也比較有特點,分別在自治區西部的烏海至呼和浩特一線形成集中分佈,我們行業內部稱作河套地震帶;另外一個集中區域在呼倫貝爾至赤峰一線,我們稱之為大興安嶺地震帶;相對來講,河套地震帶的地震活動水準要高於大興安嶺地震帶,是自治區中強地震活動的主體區域,特別是1996年5月3日發生在包頭的6.4級地震曾引起國內外學者的廣泛關注。

2003年以來,自治區的中強地震依然保持較高的活動水準,共計發生5級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是2003年巴林左旗5.9級地震和2004年東烏珠穆沁旗5.9級地震,次大地震是2015年4月15日阿拉善左旗5.8級地震,最近發生的一次地震是2017年6月3日阿拉善左旗5.0級地震。

其次、自治區的地震分佈較為廣泛。

根據我們的統計,1970年到現在,自治區境內累計發生ML4.0級以上地震330次,分佈遍及自治區十二個盟市。特別是,除興安盟外,其餘十一個盟市均發生過5級以上中強地震,地震活動分佈較為廣泛。

除了剛才講到的地震活動頻繁、震級較高、分佈廣泛的顯著特徵外,自治區的地震活動還表現出震源深度都比較淺,西部的地震活動水準比東部高等特徵。

記者:近年來防震減災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中,不斷提升服務經濟社會能力,請問我們自治區地震局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戴泊生:多年來,內蒙古防震減災工作,強化責任意識,主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比如:提高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全力做好“十九大”和“自治區成立70週年慶祝活動”地震安全保障工作。召開專題會議部署黨的十九大、自治區70週年慶祝活動安全穩定和地震安全保障工作。在震安全保障期間,進入特別工作狀態,按照“滴水不漏、萬無一失”的原則,明確工作職責、加強協調配合、嚴格落實中國地震局各項工作部署,切實做好震情跟蹤、值班值守、應急準備、新聞宣傳、輿情監視、異常核實等各項地震安全保障工作,通過自治區、盟市、旗縣各級地震職工的共同努力,圓滿完成了“十九大”、自治區70週年慶祝活動地震安全保障工作。

2013年12月建成的內蒙古自治區數字地震科普館是全國第二個開展數字地震科普館建設的省區,在西部地區是第一個。該平臺應用數字化網路化的技術,整合了自治區地震局及全區盟市地震局資源和地震臺站等實景,採用360度全景技術,結合視頻、音頻和圖文等方式,將實體的地震科普館虛擬數字化,融入地震科普知識,建立虛擬倣真的地震科普展館,並通過網際網路和光碟形式向民眾提供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服務,在擴大防震減災宣傳面、提升群眾防災意識、加大防震減災執政為民的力度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內蒙古近年來開展比較好的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示範社區、示範學校創建工作。內蒙古已建成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6個,其中位於烏素圖呼和浩特基準臺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為國家級;已創建自治區級的示範社區48個,其中國家級18個;自治區級示範學校94個,國家級4個。通過示範創建,為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增強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有效提高全社會的防震減災能力的開闢了最佳場所和陣地。

此外,比如地震安全性評價、活斷層探測、第五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推廣運用等等,都為自治區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地震安全保障做出了貢獻。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