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生態>焦點關注>

青海湖面積增大利於整體生態恢復,周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2018-05-11 12:55:22 | 來源:西海都市報 | 作者:吳夢婷 劉寶康 | 責任編輯:蘇文彥
摘要:2001年至2017年豐水期,青海湖濕地面積累計增加172.87平方公里;高密度植被覆蓋率從2007年至今,增加21.33平方公里;整體生態功能持續增強。沙漠化土地、裸地、鹽鹼化土地面積減少。

5月8日,都市報刊登《青海湖面積達近18年來同期最大值》,青海湖面積持續增大,達到4432.69平方公里,較去年同期增大7.31平方公里,引起廣泛關注。原本低溫乾燥的青藏高原,為何現在變得濕潤多雨?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相關專家,聽聽他們怎麼説。

全球變暖,氣候暖濕的影響

在過去幾年有關青海湖的報道中,青海湖面積持續增大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有關資料顯示,2004年至2016年,青海湖面積增大169.67平方公里。2017年4月28日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青海湖面積為4425.38平方公里。2018年4月28日衛星遙感監測顯示,青海湖面積達到4432.69平方公里,創下近18年來同期最大值。

青海湖的生態環境變化被視為青藏高原氣候變化的晴雨錶。為此,記者採訪了觀測青海湖長達十餘年的青海省氣象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劉寶康。

“2000年以前,青海湖地區每年的降水增速為0.122毫米,2000年以後,青海湖地區每年降水增速為3.545毫米,年平均氣溫的增加速度也由2000年以前的0.03攝氏度增加至2000年以後的0.12攝氏度。這一組數據説明,青海湖的暖濕化明顯,溫度和降水量的增速都高於全國。”劉寶康説。

劉寶康分析,青海湖面積2005年以來一直呈現增長趨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青藏高原暖濕化趨勢愈加明顯,青海湖地區降水量增多。

青海湖的補給河流有十幾條,其中布哈河、沙柳河是青海湖的主要補給河流。近年來,青海湖流域呈現極端降水增加、降水集中化趨勢,直接降水讓周圍流域的河水都匯集在青海湖,因此青海湖入湖徑流增加,面積不斷擴大。

“從這圖中看,湖東岸的沙島湖、海晏灣湖現在都與大湖相連,湖西岸布哈河的水位也已經與鳥島碼頭平齊。”記者在遙感監測圖中看到,近幾年隨著青海湖降水增加、水位上升,青海湖東西岸的原本封閉的小湖泊現在都與大湖連為一體,從觀測圖中看,青海湖在不斷“長大”。

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持續向好

“青海湖面積持續擴大,一方面是老天的幫忙,雨水增加,另一方面就是我省對青海湖的生態環境治理成效顯著,比如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人類活動的減少對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改善起到很大作用。”劉寶康説。

對於青海湖周邊生態環境的改善,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資訊宣傳科科長侯元生深有感觸。侯元生告訴記者,目前青海湖生態呈“三增三減一不變的向好態勢”。2001年至2017年豐水期,青海湖濕地面積累計增加172.87平方公里;高密度植被覆蓋率從2007年至今,增加21.33平方公里;整體生態功能持續增強。沙漠化土地、裸地、鹽鹼化土地面積減少;水鳥整體種群數量和水環境監測指標保持穩定。

“山青水秀天藍”是很多人對青海湖的印象,但對於青海湖氣候和生態環境的改善,周邊的生物種群和鳥類更為敏感。

根據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監測,作為青海湖旗艦物種的普氏原羚已由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500隻增長至現在的2000余只,黑頸鶴由2007年的30多只增長至現在的140多只。青海湖指示物種水鳥也由69種增長到92種,青海湖裸鯉蘊藏總量達到8萬噸。

“這一系列數據都表明,近年來青海湖周邊生態在持續向好。”侯元生告訴記者,近年來,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建立青海湖整體濕地生態系統監測體系,在開展水禽、珍稀瀕危物種、植被資源監測的方面起到支撐作用。此外,青海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通過開展青海湖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能力建設、生態保護工程、濕地生態補償等項目,極大地改善著青海湖周邊環境,濕地植被、水鳥棲息地等生態環境都得以恢復。

青海湖面積增大利於整體生態恢復

“青海湖面積持續增大,説明青海生態環境不斷向好,同時青海湖面積增大也有利於青海湖水源涵養,青海湖生態系統將更完整。”在採訪中,兩位專家都認為青海湖面積增大,其作為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功能和生態作用都明顯增強。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青海湖起著天然調節作用,對調節當地氣候具有重要作用。青海湖不斷擴容不僅有利於當地生態的恢復和植被恢復,在為南來北往的鳥兒提供棲息地的同時,也豐富了動物鳥類的食物來源。

氣象專家提醒,青海湖面積增大帶來的水位增高將對周邊旅遊設施帶來一些不利影響。預計青海湖面積保持增大趨勢,青海湖周邊布哈河、沙柳河等河流應注意加強巡視,強化旅遊設施的安全檢查工作。

(原標題:青海湖連年“擴容”原因何在)


點擊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