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是個體力活兒”
2009年10月,在呼倫貝爾民族藝術學校的排練廳裏,何燕敏開始了大型民族歌舞詩劇《呼倫貝爾大雪原》的排練。
為了貼近最真實的情感,她選擇了當地烏蘭牧騎的舞蹈演員,甚至起用了一些連把桿都沒有摸過的牧民。這讓何燕敏在排練過程中耗費了巨大心血,示範每一個動作都必須到位,哪怕是重復幾十次,她都會認真完成。幾天下來,她的腿都紅腫了。
該劇進入劇場的技術合成、綵排階段後,何燕敏仍然感到不完善,一次接一次地排練。演員可以輪番休息,而何燕敏作為導演卻已經連續工作了16個小時。何燕敏的女兒看到媽媽如此辛苦,心疼地説:“導演不僅在創作的時候需要大量腦力勞動,還是個體力活。”(院秀琴)
“承諾必須兌現,否則就是謊言”
2008年文化部的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謝曉泳和音樂總監溫中甲找到何燕敏,想和她一起創作一個漢族、藏族、蒙古族等多民族的牧羊歌曲和情景舞蹈表演的節目,然而何燕敏卻認為這不能完整地展現蒙古族傳統文化。
何燕敏性格當中不輕易妥協的因子又活躍了起來,為了能夠在這個重要的舞臺上完整地展現蒙古族舞蹈,何燕敏花了大量的時間嚮導演闡述作品的創作思路,並立下了軍令狀:“我吹了個小牛,説一定會是最棒最好看的節目,這是給自己施加壓力,同時也是給總導演一個承諾,這個承諾我必須去兌現,否則就是謊言。”最終,何燕敏創作了舞蹈作品《女子彈撥樂和情景舞蹈——天鵝》。
何燕敏用了90個大阮、中阮和小阮現場演奏經典曲目《天鵝》,沒有任何交響樂隊伴奏,與60位演員的舞蹈融合,共同演繹了美好祥和的今日草原生活,沒有喧鬧、沒有快節奏,卻撥動了所有觀眾的心弦。
何燕敏1962年出生在內蒙古軍區大院,蒙古族,著名舞蹈家,國家一級導演,中國舞蹈家協會理事,內蒙古舞蹈家協會副主席,現任內蒙古軍區政治部文工團團長。2015年被評為第4屆全國中青年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2013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獲得內蒙古自治區文學藝術“突出貢獻獎”。她榮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3次,被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先進文藝工作者”稱號。2012年被評為北京軍區十大女傑。2011年被收錄到《中國人民解放軍舞蹈史》當中,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以來僅有的兩位蒙古族軍旅舞蹈家之一。2009年、2011年分別擔任建國60週年音樂舞蹈史詩《復興之路》、建黨90週年史詩《我們的旗幟》執行導演和編導。連續12年擔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雙擁晚會編導,她的作品應邀在國家大劇院、中法藝術年、中俄藝術年、香港回歸7週年、東盟博覽會、第24屆世界大學生冬季運動會開幕式進行演出,並成為北京舞蹈學院、解放軍藝術學院等高校的經典教學劇目。
評語
著名舞蹈評論家趙國政:“何燕敏所在的內蒙古軍區政治部文工團是全軍最小的文藝團體之一,但她從未産生過此乃土丘而慕他山林蔥木秀、腳下水淺而羨大江大海浪涌濤飛的浮躁心理。這份淡定、這份默守,既是過去也是未來成功的前提。”
著名舞蹈理論家江東:“《盛裝舞》用了30位身著深紅色蒙古族盛裝袍服的女演員,在不停地流動與穿插中,組成一個又一個富於極高形式意味的優美構圖,讓人看後深受感染,久久難以平靜。《盛裝舞》是一個極富文化底蘊和豐厚形式感的難得的舞蹈精品!”
著名舞蹈編導、教育家、理論家肖蘇華:“《盛裝舞》的作者很懂‘聲部’在舞蹈中的作用,因而層次感很強,很豐滿。如果説過去某些類似形式的舞蹈還能看出俄羅斯‘小白樺’舞蹈團的痕跡,《盛裝舞》則徹底擺脫了它的影響,完全是中國自己的‘小白樺’。”
著名舞蹈編導張繼鋼:“我們的編導今天編一段蒙古舞,並不是很難,編一個既是蒙古族的,具有蒙古族濃郁的傳統風格,同時還具有時代感,這是很難的。從《吉祥草原》中,我們看到了蒙古族的大氣、寬闊,和像鴻雁一樣的精神,同時我們還看到了蒙古族的善良,最重要的是,我們看到了改革開放30年來內蒙古發生的巨大變化。”
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0週年文藝晚會《我們的旗幟》總導演陳維亞:“《我們的旗幟》大型演出裏面,56個民族這一場叫《人民的心聲》,以何燕敏為首的導演組,很好地完成了整體的創意,用最好的創作方法,讓所有的演員在舞臺上盡情高歌,層次豐富、高潮疊起,成為一個大的亮點,剛一拉開帷幕,全場就會被帶到一個感情興奮的沸點上。”
2011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總導演陳臨春:“《幸福大家庭》這個節目本來是被安排在12點以後的,但是當我們看到這麼優秀、震撼的歌舞時又將其調在了前面。《吉祥頌》作為打頭節目非常關鍵,一開始就把整個氣氛調動起來了,不但是這個節目的亮點,也是整個春晚的亮點。何燕敏多年為春晚奉獻了精彩的歌舞作品,可以毫不誇張地説,她為春晚做出了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