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文化的形象解讀
妙趣橫生美輪美奐的舞蹈《冬趣》。
群舞《秀》秀出了草原人民的精氣神兒。
蒙古舞可以説是中國北方舞蹈的集大成者,抖肩、翻腕、馬步、揚鞭……這些蒙古舞的標誌性肢體語言,寫意著草原文明發展的歷程。“蒙古舞是草原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它的傳承與發展,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反映著草原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自治區舞蹈家協會秘書長南飛雁説。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眾多北方遊牧民族不僅在遼闊的草原上創造了文明,傳承了文化,還為中華文化乃至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發展做出過重要貢獻,同時也創造出了具有縱深的歷史性、鮮明的民族性和獨特的地域性的獨具中國北方遊牧民族文化特質的舞蹈藝術。以蒙古舞為代表的我國北方遊牧民族的舞蹈藝術,作為表達遊牧民族文化精神和思想感情的藝術載體,草原文化生態鏈中的重要一環,既是對傳統遊牧舞蹈文化類型的傳承,也是對當今時代具有鮮明時代特徵的草原文化的形象詮釋。
考古發現與當代舞蹈實踐均已證實,生活在蒙古高原,以狩獵、遊牧或以“牧且獵”為主要經濟來源的氏族、部落和民族,歷來就是一個希望通過跳舞來給自己的生命健康、生殖繁衍和實際生活帶來希望和樂趣的群體。
歸根結底,在遊牧民族的精神世界裏、人文情懷中,馬背上的瀟灑浪漫、生活中的豪放不羈、聚宴時的熱情好客、宗教祭祀中的虔誠祈禱、畜牧業勞動中的與動物為伴,以及慶典禮儀、節令習俗中的禮儀規範、行為舉止、服飾裝扮……都是他們可以借舞抒懷,或寫意或寫實的最直接、最本能的藝術體現。這正如同美國著名音樂舞蹈史專家庫爾特·薩克斯在《世界舞蹈史》中所説:“受動物舞蹈影響的民族有多種形式的舞蹈動作,而且跳起舞來非常熱情。”
現在民間最流行的蒙古舞——安代舞就是最好的證明。安代舞是流傳于通遼市周邊地區的一種原生態舞蹈,最初是用來醫病的薩滿教舞蹈,後來逐漸演變成表達歡樂情緒的民間舞蹈。其舞姿特點熱情奔放、粗獷豪健,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對草原文化特性的肢體詮釋。
生活在鄂爾多斯的蒙古族部落,從元代承傳下來的傳統民間舞蹈頂碗舞,同樣具有濃郁的民族特點,在整個蒙古族民間舞蹈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婚宴和喜慶佳節的聚會上,舞者頭頂茶杯或碗狀小油燈或碗,雙手各拿兩個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聲和樂聲中翩翩起舞,時而模倣馬,時而模倣天鵝,表現了高超的舞蹈技巧,令人嘆為觀止。
中國舞蹈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舞蹈家協會主席、內蒙古藝術學院舞蹈系主任趙林平説,蒙古舞具有剛柔相濟、奔放灑脫的草原民族文化特質,舞者肢體得到完全自由和諧的解放,“女子多以抖肩、翻腕來表現蒙古族姑娘熱情開朗的性格;男子多以馬步、揚鞭的舞姿表現剽悍英武、剛勁有力的陽剛之美”。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盅碗舞等都表現出了蒙古族人民純樸、熱情、精壯的健康氣質。
自治區文聯主席巴特爾説:“蒙古舞作為一個舞種,跳遍全中國,這與它本身的魅力是分不開的。從歷史上來説,蒙古族最早是沒有文字的,很多時候要通過音樂和舞蹈來表達情感。蒙古族舞蹈傳承了北方少數民族舞蹈的精華,從匈奴到鮮卑、契丹,蒙古舞是集大成者。從文化傳承的角度來説,蒙古族文化不僅僅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而是整個北方民族的文化,繼承了所有北方民族優秀的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