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舞《遷徙》。
原標題:蒙古舞:舞出草原精神 續寫時代傳奇
10月27日晚,國際蒙古舞蹈藝術展演活動舉行頒獎晚會,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歌舞團的《舞動的琴弦》等作品獲得表演金獎和原創金獎。前不久,在呼和浩特舉辦的第四屆蒙古舞舞蹈大賽上,來自全區12個盟市及北京、甘肅、青海、新疆等地的40多家專業藝術院團、藝術院校選送的近160部作品參加了競賽,繽紛多彩的作品帶給觀眾一場視覺藝術的盛宴。
從1946年中國新舞蹈藝術的先驅、傑出的舞蹈藝術家吳曉邦第一個推動蒙古族民間舞蹈走上舞臺開始,蒙古舞歷經傳承與創新發展,一步步走向輝煌。
舞蹈《奶茶飄香》,讓觀眾品味蒙古族奶茶“味道”。
草原生活的史詩之作
內蒙古自治區著名舞蹈評論家、內蒙古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王景志介紹,我國舞蹈主要由三大源泉匯聚而成:一是以黃河流域為代表的中原農耕型舞蹈文化;二是以北方草原、森林、戈壁為代表的遊牧型舞蹈文化;三是以長江流域為代表的漁獵型舞蹈文化。從藝術起源的角度分析,這三大舞蹈文化體系在長期交流融匯、互動發展的過程中,構成了中華民族舞蹈多元一體、和而不同的文化歷史發展格局。
蒙古族是典型的北方遊牧民族,草原先民們在日常生産生活中,通過模倣動物、植物、山川、河流等的自然形態,用肢體語言來表達他們崇尚自然的習慣和勇敢熱情的民族性格,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蒙古族舞蹈的最原始狀態。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岩畫、烏蘭察布岩畫上,就曾留下了草原先民模倣猛禽走獸的白海青舞、熊舞、獅舞等原始舞蹈形態,證明在長期的放牧與狩獵生活及與大自然抗爭的過程中,草原先民練就了強悍、矯健的體魄,形成了桀驁不馴、勇往直前的性格。體現在舞蹈中,則無時不洋溢著來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草原上的遊牧民族以家庭、部落為單位,逐水草而居,在慶祝新可汗即位、締結部落聯盟以及戰爭勝利時,這些家庭或者部落就要聚在一起,舉行“歡跳慶賀之舞”,從而留下很多和這些慶賀事件相關的文化風俗和節慶活動。時至今日,我區不少地方仍有一年一度的那達幕大會等慶賀項目,舞蹈往往是這些項目中的必備節目。
蒙古族人民喜愛翱翔于藍天的雄鷹,於是他們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大草原的雄渾氣勢,都融入鷹的舞蹈形象上。他們也很喜愛大雁和天鵝,這是因為當這兩種候鳥飛離草原時,預示著冬天即將到來,提示牧民們做好越冬的準備;它們飛回草原時,又帶來江南的溫暖和新綠的春天。因此,蒙古族民間舞蹈中,男子舞蹈經常出現鴻雁高飛的舞姿,而女性的動態則常模擬天鵝的形象。這些民間舞蹈的風格特徵和藝術形象的塑造,都源於數千年來草原文化對蒙古族的哺育與陶冶,是牧民們傳承古代文化基礎上的創造與昇華,代表作有《雁舞》《鷹》等。
在蒙古族舞蹈中,馬是最為常見的形象。馬與蒙古族群眾有著深厚的感情和不解的淵源,在牧民心目中,馬是不會説話的忠實朋友,通人性、解人意,吃苦耐勞,在民族繁衍生息征戰遷徙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蒙古族舞蹈中,大多有馬的舞蹈造型。舞者通過肩部的動作和上身的動態展示出來。如在平面上繞圈來表現駿馬的賓士,用雙肩細碎的抖動來表現平穩、均勻的走馬等。
漫漫的歷史長河中,由於草原文化的影響,蒙古族舞蹈逐步形成開闊、粗獷、熱烈、奔放、剛勁而又不失沉穩、舒展、柔和、內斂的個性特點。譬如《牧人舞》《牧馬舞》《馬刀舞》等舞蹈,便是用動感十足甚至誇張的動作,來表現人們在蒙古包裏、在草原上所進行的各種活動。 “踏地為節”是蒙古舞的另一個特徵。《蒙古秘史》中載錄了慶典時跳踏舞的場面:“繞蓬鬆茂樹而舞蹈,直踏出……沒膝之塵矣。”在元朝的詩歌中也有“齊聲才起合,頓足復分曹”“踏歌盡醉營盤晚”等詩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