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東方盛虹股價開盤漲停,截至當日收盤,未打開漲停板,報收于9.74元/股,成交額6.33億元。
11月13日晚間,東方盛虹發佈公告稱,控股股東盛虹科技及其一致行動人盛虹石化、盛虹蘇州計劃自公告披露日起6個月內,擬通過深交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增持A股股份,合計增持金額不低於20億元,不超過40億元。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諮詢創始人詹軍豪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重要股東增持自家股份,體現了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以自有資金或專項貸款的方式增持,可以被視為‘真金白銀’的投入。”
東方盛虹公告顯示,盛虹科技增持金額不低於8億元,不超過16億元;盛虹石化增持金額不低於6億元,不超過12億元;盛虹蘇州增持金額不低於6億元,不超過12億元。
對於增持計劃的資金安排,東方盛虹表示,將以自有資金和專項貸款相結合的方式。公司明確,中國建設銀行同意為盛虹科技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提供不超過11.20億元的股票增持回購專項貸款支援;中國農業銀行同意為盛虹石化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提供不超過8.40億元的股票增持回購專項貸款支援;中國銀行同意為盛虹蘇州增持本公司A股股份提供不超過8.40億元的股票增持回購專項貸款支援。
值得關注的是,除東方盛虹外,賽輪輪胎、中國外運、東陽光、通化東寶、南京銀行、雲南白藥等多家公司近期都獲得了重要股東增持,且大手筆增持頻現。例如,11月12日,賽輪輪胎披露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袁仲雪之一致行動人瑞元鼎實擬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超過10億元。
從資金來源看,不少公司重要股東獲得了大額專項貸款。例如,東陽光控股股東擬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低於5億元,不高於8億元。近期,其控股股東獲光大銀行不超3.15億元增持股份專項資金貸款支援。
中國企業資本聯盟中國區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表示:“上述增持現象體現了控股股東對上市公司未來發展的積極態度,並且願意投入大量資金支援公司。同時,通過增持股份,大股東可以進一步鞏固其在公司的控制地位,確保在公司決策中的影響力。”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10月份“回購增持再貸款政策”發佈以來,上市公司獲重要股東增持的案例持續增多。同時,也有上市公司完成上輪增持計劃後,再拋出新一輪增持計劃。例如,2024年以來,榮盛石化控股股東在已完成對公司11.88億元的股份增持後,隨即啟動新一輪規模為5億元至10億元的增持計劃。公司工作人員近日回應稱:“新一輪增持計劃目前正在實施中。”
中國城市專家智庫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林先平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需要注意的是,增持計劃也伴隨著一定的風險。例如,增持主體未能合規操作、增持計劃延遲實施或無法達到預期,以及增持資金未能及時到位等風險。上市公司應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和監管政策變化,加強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確保增持計劃的順利實施和公司的穩定發展。
(責任編輯: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