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記者杜燕飛)“實施碳達峰碳中和需要‘胡蘿蔔+大棒’,碳價或者碳稅屬於‘大棒’,人民銀行的碳減排支援工具就是激勵機制上的‘胡蘿蔔’。”人民銀行行長易綱29日在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碳中和:困局與破局”分論壇上表示,在2022年第一個完整年裏,碳減排支援工具累計使用了3000多億元再貸款,商業銀行運用這些再貸款發放的貸款超過了6000億元。
“胡蘿蔔”怎麼給?易綱舉例表示,人民銀行以一個低息,比如説1.75%利息,給商業銀行提供再貸款。商業銀行收到再貸款後,必須對碳減排項目進行支援,同時承擔向社會披露一些資訊的義務。
“碳減排支援工具的重點在於要求商業銀行對碳足跡、支援項目利率、減排量和其他相關資訊進行披露,並接受社會第三方機構監督,讓全社會老百姓提高對碳達峰、碳中和緊迫性的認識。”易綱表示。
據他介紹,人民銀行推出的碳減排支援工具主要包括兩類:一是對清潔能源、節能環保、碳減排的技術進行支援,二是對煤炭的清潔利用進行支援。“這兩項工具自2021年11月推出,2022年是執行這兩個工具的完整年,已累計使用再貸款3000多億元,商業銀行運用這些再貸款發放了超過6000億元的貸款。”他説。
在風險防控方面,易綱介紹,人民銀行的再貸款雖然是低息的,但也是要收回的,風險還是由商業銀行承擔,這樣的“胡蘿蔔”激勵機制是合適的。最初由21家中資銀行參加該項目,後來有7家外資銀行加入,並且有幾十家地方商業銀行也加入,央行在這個項目的提供上對中資、外資、民營銀行是一視同仁的。
“在2022年這一完整年裏,碳減排支援工具減少碳排放約1億噸,這是一個良好的開始,今後我們將繼續用這樣的工具激勵金融業支援碳減排。”易綱表示,碳減排支援工具也與綠色貸款、綠色債券有關。目前中國綠色貸款餘額已超過22萬億人民幣,相當於整個貸款餘額的大約10%,綠色債券也超過了2.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很快。要發揮碳減排支援工具、綠色貸款和綠色債券等金融支援工具的作用,助力實現中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
(責任編輯: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