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商業不動産多年的皇庭國際(000056,SZ)終於正式去掉了房地産屬性。
近日,皇庭國際發佈公告稱,公司所屬行業分類已從房地産業變更為商務服務業。
對於這一變更依據,皇庭國際解釋稱,據2018年年報,商業運營服務的營業收入已佔總營業收入的52.96%,為公司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根據《上市公司行業分類指引》的相關規定,當公司某類業務的營業收入比重大於或等於50%,則將其劃入該業務相對應的行業。
雖然此前的主營業務為商業地産開發運營,但自2009年開發並運營的大型購物中心深圳皇庭廣場竣工後,皇庭國際就再無地産開發業務。
轉型多年,中間又拓展過類金融業務,但從目前的局面看,皇庭國際還是決定走商業不動産運營服務這條主路。
艱難轉型商業不動産
皇庭國際前身深國商,創建於1983年,由經營零售商業起步。1993年改組為股份公司,成為深圳本地唯一一家零售商業類A+B股上市公司。
隨著百貨業發展式微,深國商加快退出,向現代商業地産轉型。2002年,深國商地産業務旗下主要運作平臺——融發投資,在深圳福田CBD以約4000萬元拿下一宗面積逾4萬平方米的商業用地,也就是如今的皇庭廣場。
不過,這一項目最初被命名為晶島國際購物廣場,計劃2003年1月動工,2005年1月竣工。但在經歷資金面巨大壓力、工程爛尾、股權之爭等一系列波折後,這一項目被擱置了10年。
深國商上市後一直存在股權分散的問題,前兩大股東特發集團、戰略投資者和昌父子持股比例相近,都在13%左右。2008年,深國商又被茂業係舉牌,與和昌父子進行了股權大戰,後者在2009年徹底退出深國商。2009年前後,鄭康豪悄然登場,其通過收購和昌父子此前的股權,一躍超過茂業係成為第一大股東。
最終,2010年9月,鄭康豪在股東大會上正式入主深國商,並成立了新一屆董事會。
但鄭康豪的壓力也隨之而來,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此前不完全統計,為了開發皇庭廣場項目,從2010年到2014年,深國商在四年間的貸款總額超過60億元,已接近其在2014年初76.46億元的估值。且在此期間,由於連續4年凈利潤為負,深國商已變成*ST國商。
重重困難下,深圳皇庭廣場終於在2013年12月開業,這也是深國商首個開發並運營的大型高端購物中心項目。
隨著皇庭廣場的開業運營,深國商終於在2015年扭虧為盈。
曾欲大力發展類金融
2015年是關鍵一年,深國商更名為“皇庭國際”,同時開始拓展類金融業務。
次年,皇庭國際就以股權收購方式成為深圳市同心投資基金股份公司(下稱同心基金)第一大股東,同時也控股同心基金旗下小額再貸公司,間接獲得小額再貸款等業務牌照。
彼時,皇庭國際表示,“將申請獲取更多金融牌照,致力於成為提供綜合金融服務的金融控股公司”。
直到2018年上半年,皇庭國際繼續加大力度發展金融服務業務的戰略仍未改變。但在2018年12月,其表示,為了集中資源做好公司主業,計劃將同心基金22.34%股份與處於虧損狀態重慶皇庭珠寶廣場有限公司(下稱重慶皇庭)100%股權進行資産置換。
在2018年12月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表中,皇庭國際指出,公司金融業務未來將主要圍繞和商業不動産運營管理密切的再貸款、直接貸款和融資租賃業務。
對此,有業內人士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皇庭國際該次剝離類金融業務還可能與2018年以來監管政策加強和資金的“脫虛向實”有關,彼時部分資本係也正在陸續拋售資産。
商業仍依賴華南區
皇庭國際在近日的公告中重申了自身定位,其表示,公司已進行戰略轉型,業務主要以商業不動産綜合運營服務為主,以委託管理、整租、不動産投資合作等多種方式拓展商業不動産運營業務。
但目前,皇庭國際的主要項目仍然是深圳皇庭廣場。該項目在2018年的銷售同比達到57.3%,實現租金及物業管理費等收入合計2.89億元,為皇庭國際貢獻穩定的凈利潤和現金流。
雖然皇庭國際在全國已落地18個商業項目,分佈在珠三角、長三角、西南、中原和西北等地,但華南區仍然是其主要營收貢獻力量。2018年,皇庭國際華南地區營收佔比為91.29%,華北地區和西南地區佔比7.44%和1.27%。
對於剛堅定轉型主路的皇庭國際而言,能否將深圳皇庭廣場這一標桿項目成功複製到全國各地甚為關鍵。
今年第一季度,皇庭國際實現營業收入2.18億元,同比減少1.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725.06萬元,同比減少7.78%。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投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籌資活動産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均出現較大幅度下降,分別同比下滑48.61%、131.58%和201.63%,後兩者金額也均為負。
負債方面也凸顯壓力,皇庭國際到第一季度末的貨幣資金同比下滑82.56%至2.25億元,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同比增長67.44至10.08億元,短期借款為3億元。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