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水暖鴨先知。”今年3月份以來,多家上市銀行在接受機構投資者調研時表示,目前經濟處於復蘇通道,預計2023年下半年的信貸投放會好于去年同期,全年信貸增量將高於去年。
受訪專家普遍認為,信貸快速擴張及融資成本下行,能夠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激發實體融資需求。但也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存貸款利率倒挂,資金套利與空轉增加。因此,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不盲目追求信貸高增長至關重要。
2月份中小銀行信貸投放改善?
3月份以來多家上市銀行預計今年一季度乃至全年信貸投放增量將好于去年同期。
其中,杭州銀行表示:“我行2023年春耕開門紅活動取得較好成果,開年以來信貸增量高於去年同期,主要增長點在對公貸款。目前經濟處於復蘇通道,預計2023年下半年的信貸投放會好于去年同期,今年全年信貸增量將高於去年。”
就今年1月份和2月份存款、貸款情況,常熟銀行表示:“今年我行存款增量好于去年同期水準,貸款增量與去年同期水準相當。目前國內經濟處於復蘇通道,預計全年信貸需求會逐步釋放,2023年我行信貸投放將好于去年。”
“今年以來,信貸投放按計劃穩步推進,隨著全面復工和經濟回暖,預計一季度信貸投放較去年同期保持增長,全年也將保持合理增速。”齊魯銀行表示。
實際上,今年1月份及2月份,作為信貸投放主力的多家國有大行也表示,將加大服務實體經濟的力度,重點強化在製造業、專精特新、普惠金融等領域的信貸投放力度。
從總量看,2月24日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年初以來,銀保監會督導銀行機構合理把握信貸投放節奏,適度靠前發力,進一步精準有力支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1月份信貸投放增長較快,人民幣貸款新增4.9萬億元,同比多增9227億元,增速為11.3%,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持續提升。
從不同類型銀行看,光大證券首席金融業分析師王一峰對記者表示,儘管信貸規模持續高增,但機構分化態勢延續,其中國有大行信貸景氣度較高。在1月份的4.9萬億元新增人民幣貸款中,預計國有大行佔比將近55%,2月份佔比有望超過60%,顯示出今年信貸投放的機構分化情況進一步加劇。
王一峰進一步表示,預估2月份中小銀行信貸投放情況較1月份邊際改善。但部分城農商行信貸景氣度仍較弱,資産端面臨較大定價壓力,信貸項目儲備不足問題仍存,非票據類信貸較為疲軟,而債券投資力度則明顯加大。
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
從今年一季度情況來看,業界人士認為,信貸投放仍將保持增長。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對記者表示,考慮到政策刺激和銀行“開門紅”的影響,預計前兩個月合計新增信貸投放6.5萬億元左右,一季度新增投放接近10萬億元,對公貸款是主要支撐。
從今年全年信貸投放節奏和趨勢來看,明明表示,預計一季度信貸增長較快,但是考慮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從政策目標到政策實施力度的表述均偏溫和,預計不會出臺過度的刺激政策,因此今年經濟修復過程中信貸投放的節奏和幅度也會逐步回到相對溫和穩健的狀態。
王一峰也認為,隨著經濟的逐步修復,今年1月份至2月份超季節性高增的信貸投放節奏,後續有望逐步回到溫和放緩的狀態,從而引導價格體系逐步回歸合理水準。預計3月份新增人民幣貸款維持同比小幅多增,二季度開始轉入相對正常的節奏。
明明表示,在“穩增長”背景下,貨幣、財政和信貸政策將共同助力銀行信貸業務擴張,降準降息、再貸款、PSL等政策工具均值得期待,預計全年新增人民幣貸款或超23萬億元,實際貸款利率很可能繼續下降,讓廣大經營主體切身感受到融資便利度提升。結構上,預計上半年企業中長期貸款在政策撬動下是增長主力,下半年隨著房地産銷售回暖,住戶部門貸款有望接力。
值得關注的是,信貸投放“加力”後引發的其他問題也值得警惕。王一峰表示,信貸高增的背後,有政策驅動的影響。但另一個關鍵因素在於,信貸供需矛盾的持續加大,導致貸款利率大幅下降。較低的貸款利率水準能夠激發融資需求的恢復,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存貸款利率倒挂,資金套利與空轉增加。
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劉國強建議,引導各方面從高品質發展的高度出發,支援金融、用好金融,處理好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不盲目追求信貸高增長。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