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視覺中國)
中國網財經3月6日訊(記者 李春暉)2023年全國兩會正在進行中。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著力提升高端化、智慧化、綠色化水準。”這是促進數字中國建設,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重要部署。
隨著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大勢所趨。但對於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來説,卻“各有各的難處”。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表示,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主要面臨以下難點:一是傳統産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和重工業,産業鏈條長、生産流程複雜,而且涉及的技術標準多,僅靠單個企業難以推動行業標準的統一。二是轉換成本高,數字化轉型過程中的數字基礎設施和平臺構建、技術研發等活動都要投入大量資源,需要很多時間去磨合。
對中小企業來説,最大難點來自於“數字化門檻”。“中小企業既沒有足夠資金實力也沒有足夠研發能力來自行構建數字基礎設施,或者為自己企業打造數字化系統。”胡麒牧稱。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認為,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存在轉型戰略不清、人才儲備不足等問題。
“數字化不僅是技術更新,而且是經營理念、戰略、組織、運營等全方位的變革,需要做好頂層設計,明確發展目標、推進步驟和工作舉措。”吳琦稱,一些傳統企業和中小企業在轉型過程中缺乏對數字化戰略的系統性思考,僅局部數字化改造,難以發揮整體效應。
另外,吳琦表示,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還面臨著人才難題。“數字化轉型要求人力資源結構進行適應性調整,需要具備掌握數字技術的專業人員,來需要滿足企業轉型的技術需求。”這往往是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不具備的。
由此可見,推動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加快進行數字化轉型,還需要各方的支援和幫扶。
吳琦表示,推動傳統産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應當根據産業特點、企業需求、市場結構等因素,選擇適合發展需要的差異化推進模式與路徑方法,發揮政策精準協同、數據要素驅動、數字平臺支撐的作用,營造適合産業數字化轉型的良好環境和良性機制。
胡麒牧建議,一是要從數字産業化的角度培育數字原生企業的壯大,帶動相關數字技術的發展,為産業數字化提供技術支撐;二是要進一步完善公共數字基礎設施的提供;三是從國家或者行業層面對一些技術標準進行統一,降低傳統産業數字化轉型的難度;四是要注重發揮一些數字平臺企業對中小企業賦能的作用,降低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門檻。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