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5月25日訊 今日,2019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金融供給側改革與開放”在北京隆重召開。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副院長,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周皓在論壇上發佈了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編制的《2019上半年中國系統性金融報告》。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大中華區經濟研究主管兼中國股票策略主管朱海斌點評了該報告,他表示,此報告為中國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填補了一項空白。
朱海斌對改善民營企業或者小微企業融資提出了三個建議:第一,可能我們的關注點不僅僅局限于銀行體系,因為銀行體系更多是債權,更多通過可以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融資體系,也涉及到股權市場的融資;第二,基於風險基礎的定價是政策核心;最後一點,金融改革和金融風險的防範必須要和實體經濟改革同步和配套。

以下為部分點評實錄:
首先祝賀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祝賀周皓教授的團隊,為中國防範金融系統性風險填補了一項空白。
這個研究我一直也是追蹤的,防範系統性風險作為中國金融改革金融工作的一個核心的任務,我們看到怎麼樣監控系統性風險,傳統上我們更多的依靠央行的金融穩定報告或者是監管機構對於銀行的監管指標的追蹤,比如説像貸款的不良率。但實際我們知道這些傳統的指標對金融體系的系統性風險追蹤存在著非常嚴重的不足。它是一個在週期上,通常它會最多季度甚至是半年、一年,而且它對金融市場的發展它並不能起到一個實時的追蹤。
周皓教授的團隊通過借鑒目前在研究方面,在金融市場研究定價的一些最新的成果,通過對於銀行、保險機構、證券公司的股價的基礎上,構建了報告裏的各種指標。相對於傳統的銀行的監管或者説央行的指標來講,這些指標有非常明顯的優勢:第一它的及時性,第二前瞻性。指標從宏觀和微觀兩個層面,不僅是整個系統性風險,也提供了每個機構或者是每個銀行、證券各個群體對於系統性風險的貢獻率,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一個貢獻。
當然,從不足來講,我想給周皓教授的團隊提一個疑問,因為這個指標我的理解是通過股票的價格來構建的一個技術,中國的金融體系我們知道有幾千家的金融機構,上市的銀行現在是幾十多家,也就是我們還有幾千家的銀行是沒有股票價格的。當然一個邏輯來講,這些上市的通常是最大的也是系統性、重要性最突出的一些銀行。但是有沒有存在一種可能,比如説現在幾百家的城商行或者是上千家的農商行,單個來講都微不足道,比如説有個同步的陣痛,出現系統性風險,如果沒有股票交易的價格,是不是我們可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和手段對這個報告做一個有益的補充。
第二,針對周皓團隊提到的改善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以便在未來更好的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我做一個關於政策建議的政策建議。
從上午的幾個領導也提到目前的政策裏非常關注民營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大的民營企業融資也不存在,中小微企業的融資問題是最突出的融資難、融資貴,很多關注的焦點是,兩會期間提出對於銀行體系要保證對小微企業的貸款的增速必須達到30%以上,同時價格也要有明顯的下調,就是融資成本要有明顯的下調。
關於民企應收帳款的週期在過去明顯的推長。這個圖我借用了可法斯也是一個諮詢公司的集團,他們關注中國最近幾年每年年度的在企業平均的應收帳款的還款的週期。左邊的圖,最上面深綠色的線是應收帳款120天以上的,這個圖明確的資訊就是在過去尤其是2015年以後每年企業的應收帳款的週期拖長的現象非常明顯。右邊這個圖在超長期逾期的金額在全年營業額比例超過10%的,在2018年超過了20%。
所以這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為什麼民營企業融資難,就是融資需求從哪來,很大程度上我們認為應收帳期的拖長以後導致了民營企業不必要的資金需求。
關於目前金融體系對於風險的定價模式缺陷問題方面。當傳統的銀行模式通常需要擔保需要抵押,或者是需要以前的信用記錄,但是我們知道民營企業恰恰在這方面很多是“三無”的企業,傳統的銀行必然在小微銀行裏面存在實際的困難。這也是我們在過去幾年一直強調通過鼓勵社區銀行或者小微銀行的模式,但是實際上這些銀行是不是真正在解決信用評估、風險評估的模式存在突破,目前有待觀察,尤其是大數據、風控領域有沒有得到改善也是很大的疑問。包商銀行一度作為小微企業標誌性的企業,當時有所謂北包商、南太龍的説法,最近也出現了嚴重的信用問題,這可能是很重要的原因。
關於怎麼樣如何改善民營企業或者小微企業融資,我想簡單提三個建議。
第一,可能我們的關注點不僅僅局限于銀行體系,因為銀行體系更多是債權,更多通過可以多層次的資本市場融資體系,也涉及到股權市場的融資,這是第一方面。
第二,剛才講到要基於風險基礎的定價,是一個政策的核心。
最後一點,金融改革和金融風險的防範必須要和實體經濟改革同步和配套。
謝謝大家!
根據嘉賓現場演講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責任編輯:楊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