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5日訊(記者 郭偉瑩)作為首都唯一由政府指導監督的普惠型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北京普惠健康保”自推出以來,一直秉持著 “普惠利民” 的理念,致力於為市民提供全面、可靠的健康保障,截至目前,參保人數已突破200萬人。
記者從項目組獲悉一組數據,揭秘了參保人群畫像,從支付方式來看,醫保個賬佔比44.39%,非醫保個賬支付方式佔比55.61%,項目組提倡北京職工醫保參保人使用醫保個賬餘額為本人及家人繳費,活化賬戶資金使用用途,閒錢不閒置。
從參保年齡來看,整體實現了廣覆蓋,其中,0-17歲佔比8.39%,18-34歲佔比13.28%,35-49歲佔比29.61%,50-64歲佔比26.22%,65-80歲佔比20.43%,80歲以上佔比2.07%。不管是剛出生的嬰兒,還是七八十歲的老人,都獲得了一份保障。
從性別佔比看,男性參保人佔比47.14%,女性參保人則佔到了52.86%,北京女性的參保意識更強;從參保人醫保類別來看,職工醫保佔比70.64%,居民醫保佔比21.05%,其他佔比8.31%,打工人在努力拼搏的同時更要注重自身保障;從參保人健康狀況來看,特定既往症人群佔比11.94%,非特定既往症人群佔比88.06%,趁早投保更安心。
當前正值“雙十一”,消費者都忙著囤貨,而“囤健康”也成為近兩年的消費新趨勢。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也在火熱參保中。據了解,除了醫保內外及特藥保障之外,參保“北京普惠健康保”還能享有多項免費的健康服務。雙十一期間不用“剁手”,也能免費享受服務,讓參保人感受溫暖與關懷。
“這項服務特別適合手術後行動不便出行困難的人士,而且整個預約過程的順利程度也大大超過了我的想像。”參保人李女士(化名)告訴記者,她在去年參保了2024年度的“北京普惠健康保”。在經歷脊柱側彎手術後已順利出院,現正處於術後第二周居家康復階段,不過,她背後的傷口仍需換藥,但她家周邊的社區醫院沒有外科,又不想為了換藥跑去三甲醫院排隊,就在李女士感到困擾之際,她突然想起“北京普惠健康保”有免費的到府護理服務,於是決定體驗一下。
李女士打開“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功能表欄【服務中心】,選擇【健康服務申請】,包括就醫陪護、到府護理、居家康復、到府檢測、生活照料、機構服務這六類服務可以選擇,她在到府護理類型中選擇了“傷口換藥”服務,她提交了術後診斷證明、身份證和北京醫保卡的照片,半小時內就有護士與李女士聯繫並確認了到府時間。
“護士如約到府,不僅幫我耐心清理了傷口,換了敷料,還把我之前手術固定導流管時皮膚上殘留的粘膠痕跡挨個清理乾淨,全程耐心、專業,時刻關心我操作是否有疼痛感,服務時間約40分鐘,對比公立醫院門診通常5分鐘完成換藥,也不會管你之前換藥留下的粘膠在皮膚上是否刺癢,這次服務體驗真是極好的。”李女士説。
據了解,參保人就醫後可免費享受5次健康服務,一共有49項健康服務可供選擇。此外,連續三年參保(指2021-2023年參保期參保,持有2022-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的保單)且無出險記錄的被保險人,還可從口腔健康、中醫調理、健康檢查、家庭急救包、日常小藥箱、線上健康課程服務6項服務中任選一項免費體驗,今年繼續參保2025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的參保人,可于保障生效後在“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眾號上領取使用,真真切切地回饋參保人。
“北京普惠健康保”保費195元/人/年,累計保額300萬元,支援職工醫保個人賬戶餘額為本人交費。市民完成個賬共濟備案後,還可使用醫保個賬餘額為配偶、子女、父母投保。還沒辦理個賬共濟的市民,可以打開“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眾號,在底部功能表欄中點擊【服務中心-共濟辦理】,根據提示操作即可以辦理共濟。個賬餘額不足的也可使用微信支付來交納保費。
項目組提示各位市民抓住時間參保。市民可以關注官方指定投保平臺“北京普惠健康保”微信公眾號線上投保;還可在支付寶、“京通”小程式等官方渠道搜“北京普惠健康保”投保;亦可通過中國人民保險、中國人壽、泰康、太平洋保險、中國平安、北京人壽6家保險公司及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北京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浙商銀行北京分行、徽商銀行北京分行等銀行分支機構的專業工作人員諮詢投保。
(責任編輯:張紫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