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首頁 | 中國訪談 | 官員訪談 | 專家學者 | 外國使節看中國 | 中國外交官看世界 | 人物 | 商界 | 語錄 | 聯播 | 專題庫 | 網上直播| 視頻中國
外文局簡介
 
    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簡稱中國外文局,又稱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是中央所屬事業單位,是承擔黨和國家書、刊、網路對外宣傳任務的新聞出版機構,是中國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的專業對外傳播機構。>>>
嘉賓簡介
 
周明偉
    周明偉,中國外文局局長。黨的十六大代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外交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常務理事,中國僑聯副理事長。>>>
相關訪談
 
法蘭克福書展:中國外文局點燃新亮點
   中國展團以前所未有的數量和圖書形式出現在2009年的法蘭克福書展上,有7600多種圖書參展,其中外文圖書也是前所未有的,有500到700種,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專門為此次法蘭克福書展準備的。
2009法蘭克福書展 聚焦中國
   2009年金秋10月,法蘭克福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首次舉行。這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中國出版業在國外舉辦的規模最大的一次對外出版交流活動,也是全面展示中華文化魅力的一次空前盛會。
趙啟正對話奈斯比特
   怎樣讓世界更加客觀地認識中國?當東西兩種觀點相遇的時候,會産生怎樣的碰撞與火花?糾正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偏差是指日可待還是長路漫漫?趙啟正對話奈斯比特,預測未來中國與世界。
策劃:多媒體部  責編/文字:韓琳  主持:李虹霖  攝像:宗超 曾志 高聰  攝影:楊佳  後期:李哲  網頁設計/製作:李哲 龐睿
精彩言論
 
精彩瞬間
 
周明偉
 
文化“走出去”的三大要素
 
微利意味著對讀者有利
 
數字出版改變閱讀方式
 
出版人最大的使命是鼓勵別人、幫助別人閱讀
 
周明偉局長為中國網題詞
 
文字實錄
 

中國網:“中國訪談,世界對話”。各位網友大家下午好,歡迎您收看本期由中國網和倫敦書展官方網站聯合採訪的《中國訪談》節目,我是主持人李虹霖。一年一度的倫敦國際書展即將來臨,我們中國是今年倫敦書展的主賓國,所以這次書展對於我國的作家和出版商來説意義重大。中國外文局也叫中國國際出版集團,是這次倫敦書展重要的中國展商。我們節目邀請到外文局局長周明偉先生,請他和我們談一下外文局為這次書展所做的準備以及中國出版業的現狀。周局長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訪談》,和網友打一個招呼。

周明偉:各位好。

外文局六大類圖書亮相倫敦書展

中國網:新聞出版總署柳斌傑署長説過,“中國書展要走出去,不僅關係到國家的形象,更關係到企業的自身發展”,我想問您的第一個問題:外文局為了“走出去”都做了哪些努力?

周明偉:柳斌傑署長對於國際書展的描述,既是國際書展的基本功能,也是我們參加國際書展的定位。在文化交流的國際大舞臺當中,對中國資訊、對中國文化了解的需求越來越大,也就是説國際社會希望了解中國,希望獲得中國資訊,了解中國各種各樣資訊背後的文化淵源,這種需求前所未有地擺在我們的面前。

同時,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要向世界呈現中國文化同世界文化可交流的相同和個性的地方,本身對我們每一個從事文化交流的人來説也是一個挑戰。因此,從這個意義來説,中國文化走出去是我們重要的使命,不僅是為了推介中國,也是中國文化發展本身的需要,這個定義我覺得是對的。

中國外文局在過去60多年,專業從事對外文化交流,特別是出版文化交流,積累了很多心得,比如中國文學作品,相對來説是國際社會持續關注程度或者感興趣程度一直比較高的內容。就像我們成長過程當中了解世界文化一樣,大多數人首先是通過文學作品來了解的。我們小時候看到俄羅斯的文學(作品)、英國的文學(作品)、法國的文學(作品)、美國的文學(作品),都是我們了解這個國家基本的人文歷史的最重要的材料。我們向世界呈獻中國也是如此,包括中國傳統、中國經典、當代中國文化不同特質的表達方式,(這些)都構成我們借國際書展的平臺向別人推介自己,同時感知世界圖書市場、世界文化的新特徵(的重要元素)。參加國際書展,不僅能夠推動我們了解國際書市的重要資訊,也能幫助我們集中資源,有針對性地向世界讀者提供切合他們閱讀習慣的圖書。

中國網:其實每一年的書展無疑是“走出去”的好機會,作為2012年倫敦書展的中國重要展商,外文局為這次展會做了什麼準備?

周明偉:有兩個方面值得關注,一個是倫敦書展同其他大型國際書展有它相同的地方,也有自己特色的方面。同時,作為主賓國和一般的參展國,也有它不同的地方。首先,倫敦書展應該是品牌最久遠的書展之一,相比其他幾個大型的圖書展,比如法蘭克福書展,更多地傾向於英語類的讀物。英國本身是圖書大國,與大多數國家相比,有更長久的出版歷史和更豐富的出版資源。

英國人的閱讀能力也是排行在前面的。對於一個閱讀大國和出版大國,在這樣一個國家扮演一個主賓國的角色,既是一個極佳的機會——因為我們有自己的優勢,有能夠吸引別人影響別人的非常豐富的資源;同時也是很大的挑戰。目前我們無論是硬資源還是軟資源,同他們相比還是有很多差距。因此,要參加好這次書展,我覺得是一場挑戰。

中國網:對這次書展,您對外文局的表現有什麼期望?

周明偉:外文局在整個中國對外圖書交往過程中,這些年始終扮演著比較重要的角色,首先是由外文局本身的特質決定的。我們很多代人共同的努力,就是要用別人的語言展現中國文化的精深博大,使中國文化能夠同世界文化交流一些精彩紛呈的內容,能夠讓別人有興趣,能夠吸引別人,同時又符合別人的閱讀習慣。因此,這些年我們一直非常重視對外圖書的交流,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平臺就是參加國際書展。

外文局是新中國建立以後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早參加國際書展的機構,因此有多年的歷史。我們參展的重要特點是我們主要提供外語圖書,最多的時候有40多個語種的圖書呈獻給全世界的讀者。今年我們參加國際書展同以往相同之處是大概80%以上的圖書是外語圖書,整個計劃帶出去展示的圖書大概超過900種,其中80%是外語類的圖書。我們提供的外語類的圖書大概佔中國參展外語類圖書的70%以上。

今年我們帶出去的圖書大概分六個板塊,或者是六大類型:

第一,中國的經典讀物。主要是中國經典文化,比如中國的針灸、中國的推拿、中國的健身、中醫中藥,這是西方社會始終對中國保持高度興趣且經久不衰的圖書類型。

第二,中國的經典文學。外文局建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把中國一些經典的文學作品推介到世界上去,比如《紅樓夢》、《水滸》、《三國》、《西遊記》,也包括其他一些傳統的為世界所關注的經典作品。

第三,當代中國文學,也是國際閱讀界比較關注的。當代中國文學的作品可以從魯迅開始,一直到現在比較流行的中國的小説,可以直接看到過去100年中國文學作品的變化,折射出中國社會的變革。

第四,有關當代中國的書籍。這也是國際社會對中國最有興趣的一個領域,反映中國的變化,反映中國的現狀,反映中國是怎麼在經濟全球化和多極化過程中,從一個GDP總量對於整個世界來説無足輕重的國家,經過30年的變化,上升到國際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關於中國在整個世界發展過程中的變革和發展趨勢的書籍。關注中國是靠什麼樣的價值觀念、政治理念,靠什麼樣的社會文化、政治制度的推動,進入到國際社會,並且能夠發揮這麼大的作用等等。也就是説要應對國際社會對當代中國關注的議題,政治、經濟、文化的議題。

第六,漢語學習方面的書籍。圍繞學習漢語、學習中國文化方面,我們這次帶去了一些圖書,其中最有典型意義的是一套漢語教材,涵蓋43個語種,是目前中國向世界提供的學習漢語的教材中語種最多的一套,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

這六方面的圖書在書展上有一些是針對圖書經銷商的,有一些是針對版權貿易的,我們希望通過版權貿易的方式介紹國外讀者看有興趣的圖書。有一些肩負更重要的使命,就是展示中國文化的發展、中國出版業的發展,中國已經成為出版大國的形象。我們參與書展的目的首先是展示中國形象,通過出版方式展示中國形象。同時通過書展的載體推廣中國圖書,讓更多讀者有興趣閱讀中國;通過銷售圖書和版權交流的方式,使得中國有更多充實有效的載體,進行對外文化交流。一個方面是推銷中國,介紹中國,推介中國;同時也是了解國際出版市場的極其重要的機會。

因為這樣一個大平臺,這樣一個大型的一流水準的國際書展,我毫不猶豫地相信對整個出版業,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無論是技術還是理念,都會帶來很多對我們未來發展有啟發意義的影響。

文化“走出去”的三大要素

中國網:這次書展能夠激勵更多中國作家和出版商向世界呈獻更多更優秀、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産品。

周明偉:是的。國際社會了解中國、需要中國資訊的願望是強烈的。但是一個基本事實是,我們能夠向讀者提供資訊的能力,無論數量還是內容都遠遠跟不上。就一個經濟快速發展的大國來説,還有很多不相適應的地方。這裡面有很多原因。我跟很多同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能夠呈獻我們的出版物,滿足國際圖書市場的需求,大家認為基本上是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我們選擇什麼樣的資源呈獻給國際讀者,應該説我們可以呈獻的內容非常多,但是哪些是有針對性的適合國際讀者的內容,需要足夠的遴選。我們向世界呈獻中國文化,必須是一個交流的過程,是一個互動的過程,不能是簡單的單向推介的過程。單向推介的過程往往可能會導致卡拉OK式的,只要自己覺得唱得很開心就可以了。對外文化交流很重要的要求和它的特質,是你必須要了解別人希望了解什麼,或者你希望通過什麼方式引導別人關注你什麼東西,因此內容的選擇是很重要的。

第二個原因,中國文化能走多遠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我們多大程度上能夠翻譯好這些作品。中國文化能不能“走出去”,在國際平臺和別人進行交流,翻譯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一個難點,從某種意義上説是一個瓶頸。因為中文儘管使用的人數最多,但是在國際大的語種當中是一個小語種。至少目前可預見的一段時間,更多的需要我們用別人的語言推介中國的文化。我們主動翻譯一些東西,這些翻譯的過程不是簡單語言轉換的過程,它必須是一個跨文化交流的過程。否則,同樣的語言翻譯上字對字的翻譯不存在任何問題,但是就像我們翻譯很多笑話一樣,你翻譯的語言沒有錯誤,也很準確,但是就是笑不起來。

中國網:不知道好笑點在哪。

周明偉:這是文化背景的作用,這些作品的翻譯很多情況下是一個創作的過程,目前這個過程還是非常艱難的。實際上是影響我們“走出去”,能否發揮“走出去”作用的很重要的環節。

第三個原因,用商業語言來説就是發行市場機會。我們很多産品翻譯得也不錯,但是在國際閱讀市場上影響力有限,很多情況下並不是我們的作品內容不吸引人,而是我們目前的出版難以覆蓋,或者沒有能力覆蓋發行系統。在西方,像英國這種發行市場已經非常成熟的國家,我們的市場覆蓋能力非常有限,在這樣情況下,如果我們進不了它的主流發行渠道,很難説我們的作品會有大的市場影響力。沒有市場影響力,我們作品的影響力就會受到很大的限制。

上述三個環節,單一的環節目前我們都有一些人在做。但是圖書産品要走出去,它需要的人才不是單一的某一方面的人才,而是複合型人才。懂讀者需要什麼,知道文化差別和文化交流的基本元素和特徵,同時有市場理念,有市場手段、市場經驗,這是我們目前軟肋中的軟肋。複合型人才的需求比單一的翻譯人才的需求可能更大。我們沒有別的選擇,只有通過不斷合作,不斷交流,不斷實踐,才能比較快地培養出複合型人才。有更多的複合型人才能夠在國際舞臺上同別人打交道,能夠滿足我們圖書走向國際市場的整體需要,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數字出版改變閱讀方式

中國網:我注意到一個現象,我周圍越來越多的人傾向於看電子書,尤其一些年輕人,有人還預測十年內電子書會取代紙質書?

周明偉:總體上電子書會逐步增加,這是不爭的事實。至於哪一個群體,哪一類讀者,哪一個地區,哪一個語種會發生多大程度的變化,不是一個平衡的過程。就各個不同年齡段來説,我相信現在15到25歲的年齡段,在未來他們的事業發展和人生道路上,電子書的數量應該是絕對多的,或者説在他們閱讀傳統讀物、數字讀物的比例當中,數字讀物絕對是多於50%的。而在35歲以上或者是45歲以上,可能會比例不一樣。但我相信不同類型的圖書需要的呈現方式也不一定一樣,有一些印刷類的圖書我相信會永遠存在,有一些比例降低,但仍然會並存。就目前情況來看,新技術的發展確實帶來了閱讀方式的極大變化,如何適應這個變化對我們出版業來説確實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中國網:您個人平時閱讀是傾向於電子書還是紙質圖書?

周明偉:大概紙質版還是佔到60%,這同個人習慣有關係。我選中的圖書我希望通過精讀的方式,看得比較仔細,有時候做一些評注,這樣比較方便一些。快速閱讀,流行讀物,現在大部分通過電子閱讀實現,特別是旅行時,帶一本電子書,基本上包羅萬象,閱讀的選擇性、跳躍性是原來的讀書方式沒有辦法實現的。

中國網:讀者在乎最多的不是書本的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的內容,是不是給我們增加更多的知識和感悟?

周明偉:對,這是一個讀書能力(的問題)。現在書實在不少,到書店去幾乎想像不出來還有什麼書找不到。但是稍微仔細看一下,還有很多書實際上讀下來會失望,它的標題和應該呈現的內容不相符合,因此讀書第一個本事是挑書。

讀書能力已經成為現代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學習能力首先體現在讀書能力上。如何讀書,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挑戰。你能讀出東西來,你有自己的感悟,你能學以致用,能有自己的觀點,有自己的評判,這還是一個終身能力的挑戰,要學一輩子。

中國出版業進入微利時代?

中國網:有人説當今中國出版業進入微利時代,您是怎麼看待當今中國出版業的?

周明偉:微利是一個事實,能夠持續多久還有待於觀察,是不是永久的是微利時代,我不覺得是。五年前,它是利潤比較高的行業,現在確實不是。對讀者來説,如果價值同它的呈現方式一致,微利意味著對讀者有利。

要實現社會價值和市場價值必須靠好書,必須靠有持續吸引力的圖書,通過提高影響力和市場的份額來提高利潤,而不是簡單的靠多出書解決利潤問題。出好書是提高利潤,實現市場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主要手段。閱讀市場對中國來説,無論是相對於發達國家平均的閱讀能力,或者是我們本身事業發展所需要的學習讀書的要求,這個市場都還是剛剛開始。如果我們閱讀的能力有所拓展的話,我相信這個市場的吸引力還是在那個地方的,還是現實存在的。

中國網:出版業就是為讀者讀書把第一道關,作為一個出版人,最大的使命是什麼?

周明偉:最大的使命還是應該有閱讀的使命感,鼓勵別人、幫助別人閱讀的使命感,這個職業的基本特徵是你要通過個體的勞動讓別人讀,有這個使命感和沒有這個使命感不一樣。儘管有一些人做書可以做得很熱鬧,但是它缺乏這種閱讀核心的需求。閱讀的人需要閱讀文明的成果,因此要呈獻能夠對人、對社會有益的,能夠帶來啟發、帶來啟示、帶來感悟的形式,這可能是出版人最重要的責任。任何偏廢的或者是單純的追求利潤,或者是迎合某一個時期某一些受眾的偏好,都可能誤導讀者、誤導社會,這是不負責任的結果。因此對出版人來説責任很高,本身的文明程度、文化程度,對文明和文化理解的程度,他表達的能力,將直接影響到別人對文化,對文明的了解,對過去、現在、未來的看法。

中國網:其實我相信通過出版,可以引導社會大眾去閱讀,去擁有更多的精神食糧。我現在手裏有一份中國出版科學院研究所對全民閱讀的調查,它顯示,我國國民每年每人平均閱讀量僅為日本的1/9。看完這個數據我心裏發涼,您認為什麼原因造成巨大的差距?

周明偉:有些數據不一定能夠真實地反映問題,但是基本事實我相信是如此。因為閱讀能力是同平均的教育水準有關係的,同文化上的理解和傳承是有關係的,中國對教育、對文化傳承的重視程度在全世界各個民族中是排在前面的,我們重視教育,重視文化傳承。

目前,閱讀的數量如果有差距,我相信直接原因還是教育水準、人口基數不一樣。如果你選擇的區域不一樣,數字結果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情況。平均教育水準較低同我們主體人口超過50%以上在農村還是有關係的。但是近年來中國的教育水準也有了很大提高,這個變化還是非常明顯的。當然,這還是需要我們幾代人、十幾代人共同努力,我們追求的目標不僅僅是閱讀率、閱讀量,最重要的還是要有一種民族精神來倡導,使學習成為民族素質、民族精神的一個具體的要求或者是追求。

中國網:您有什麼好的辦法提高我們的全民閱讀率嗎?

周明偉:這是一個系統工程,基本上我覺得是取決於教育。教育水準不提高,簡單地説提高閱讀率可能是空中樓閣,教育水準的提高不完全是靠錢的問題,不能説完全不靠錢,但是完全靠錢是一定解決不了的,還需要整個社會對民族精神的弘揚,對於我們這些人來説都是很重要的使命,很重要的挑戰。

中國網:我們不僅要多讀書,您剛才説的會挑書,會讀書,讀好書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分享一下您的讀書生活和感悟嗎?

周明偉:讀書第一個挑戰是挑書,提高自己挑書的能力是在目前眾多圖書資源當中、在有限時間裏汲取有效資訊的第一個要求。(挑書的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是在挑書過程中提高的,是滿足自己對知識和能力增長的需要,同時能夠引導或者是啟發自己學習的一些新方向。

第二,要有一些基本的讀書的辦法。在學外語的時候常常要求精讀、泛讀,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要有意識精讀一些書,同時要有極強大的泛讀能力。因為現在資訊太多了,沒有一定的泛讀能力,瀏覽圖書的能力,實際閱讀量上不去。在資訊的汪洋大海當中,泛讀能力現在顯得越來越重要。如果你適應不了,很多你是學不會的,或者你會失去很多可能應該也能夠掌握的資訊。我覺得每天有一些快速閱讀量,同時要靜下心來安排一點時間琢磨琢磨。

中國網:不能浮躁。

周明偉:不能浮躁。如果偏廢經典圖書精讀的基本功,我們就可能無法了解和駕馭一些市場價值不是很突出,但是對市場影響力比較大的重要資訊。我還是喜歡精讀一些書,放大它的效益,提高舉一反三的能力。

中國網:您最近看過什麼比較好看的書嗎?

周明偉:我偏好國際關係方面的書,這是我個人的愛好。現在國際社會當中很多交往、交流、交鋒的內容和形式是以前沒有過的。它的複雜程度足以使得(你)必須去了解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了解各種各樣的資訊。我現在的工作還需要很多關於業態變化、業態發展趨勢的書,我也還是願意讀。

中國網:節目最後請您為2012年倫敦書展中國主賓國活動官方網站説一句贈言。

周明偉:説不上贈言,我希望通過這個方式實現我們的使命。

我們這次去就是感知國際書市的資訊,同時呈現中華出版的精彩,這是我們參展的使命和任務。

中國網:周局長,感謝您做客《中國訪談》,希望今年倫敦書展中外文局的活動和書籍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