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丨遲福林:以高品質發展為重要特徵的新的發展時代已到來
 

時間:2024年6月28日
嘉賓: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遲福林

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堅持深化改革開放。進入新時代,面對新形勢新任務,黨中央堅持全面深化改革、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並帶領全黨全國人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為什麼説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有哪些實踐案例?取得了哪些成效?本期節目,特別邀請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遲福林與廣大網友交流。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研究員遲福林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中國網 倫曉璇 攝)

 中國網:遲院長,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

 遲福林:你好!中國網的各位網友,很高興就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這個主題接受採訪。

 中國網: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呈現出什麼時代特點?有哪些經驗啟示?

 遲福林:十八屆三中全會在我國的全面深化改革四十多年曆史當中具有一個重要的地位。因為它有一些歷史性貢獻,比如説提出了政府和市場關係的判斷,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這對經濟體制改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

第二,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一個國家如何能夠在經濟治理、社會治理等各方面治理走出一條路子,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方向,是我們這些年來在治理體系、治理能力建設上一個重要的指導思想。

第三,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一個重要的論斷,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籬。這些年反腐敗為什麼(取得)進展,就是十八大提出來打破各種利益的束縛,這一點特別重要。打破利益格局,打破各種利益束縛也成為我們搞好經濟、搞活經濟、創新發展環境、創新社會環境的一個重大指導思想。

所以,從這三個方面來看,不僅提出一些歷史判斷,而且對我們未來還仍然具有歷史性的指導意義。

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就“推進高水準對外開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彰顯出我們黨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為什麼説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式現代化成敗的關鍵一招?

遲福林:這句話至關重要。它關係中國的命運前途,關係的不僅是中國經濟,而且對社會發展都具有至關重要的重大影響。因為我們從1978年到現在,中國的經濟總量、中國的社會發展、中國老百姓的收入、中國奠定的共同富裕基礎條件等等應該説主要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我們不可否認改革開放還存在很多需要研究的問題,但總體來説的的確確改革開放是決定了中華民族發展的一個關鍵之舉。

我經歷了改革開放全過程,我從80年代初到現在進行了40多年的改革開放研究,深切地感覺到什麼時候我們能夠高舉改革開放的旗幟,什麼時候我們的經濟發展、社會活力就會好一些。所以,中央堅定不移地改革,尤其將召開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對新時代、對下一步中國式現代化和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一個重大部署,這對未來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第一,現在發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比如説國際環境、地緣政治、地緣經濟和40年前比,和20年前比,甚至和10年前比都發生了重大變化,中國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明顯增大。在這個時候我們需要統籌安全與發展,但統籌安全與發展的核心在哪?改革開放。比如在這個時候,我就體會到開放是最大的發展,開放是最大的改革,開放是最大的安全,這是我的一個觀點。我們是一個大市場,我們是一個發展轉型的大國,我們是一個在全球治理當中舉足輕重的大國,我們越開放,我們越能夠吸引各方面關注中國大市場、能夠投資中國大市場、參與中國大市場。在這個同時當然有一個安全問題,我們在開放當中解決安全問題十分重要,所以,要把高水準開放作為我們建設高水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重大任務。

第二,我們現在面對著科技革命、人工智慧的挑戰。以AI為代表的人工智慧不僅對科技變革帶來了一個重大的課題,同時對經濟社會治理、生活方式、生産方式都將帶來一系列的重大的挑戰,而且隨著未來的發展,這個事情可能越來越大。這個背景下,我們靠什麼來參與新一輪的科技變革,帶動中國的科技革命,推動中國的科技進步,真正做到中央説的科技創新?我們要靠激活中小企業的活力,激活各類資本的活力,激活各類科研人員的活力,激活全社會的活力,這個活力在哪?靠體制改革。

第三,更大的問題就是我們確實經濟社會發展現在處在一個結構轉型升級的關鍵時刻。比如拿消費來説,這些年中國老百姓的消費逐漸增長,成了中國最大的優勢之一。但是中國消費結構不合理,雖然我們消費總量比較高,但是城鄉居民在教育、醫療、健康、資訊、旅遊這些服務型消費方面佔比相對比較低,現在城鄉加在一起只有45個百分點左右。我們預計在2025年可以達到50%以上,甚至2030年達到60%以上。如果14億人口的大國在服務型消費上能夠佔到60%以上,不僅對中國經濟高品質發展是一個重大任務,而且對全球市場來説都是重大利好。這一點靠什麼呢?靠改革,發展教育改革、文化改革等等,我們的服務型消費靠服務業市場開放,靠服務業的改革。

中國網: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從您的調研來看,有沒有比較好的實踐案例?

遲福林:這個例子特別多。第一,比如現在的高品質增長。現在民營企業做得最多的像高科技、新能源。十多年前,我在浙江調研的時候,就感覺到企業家的一句話深深啟示了我,70多個企業家跟我座談,他們講了一句話,現在看我們不是贏在了起點,而是贏在轉捩點。為什麼呢?比如搞鋼鐵的企業變成了搞人工智慧的,搞木材的企業變成了搞動漫的,今天我到浙江再去看搞民營企業的,遠不是這些了,尤其在網際網路時代以後他們明顯在這方面走在前列。現在所有的企業家談科技創新,如果沒有科技創新就沒有發展前景,這給我留下了特別深的印象。

第二,現在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投在哪?當然公路、鐵路這種傳統的基礎設施投資十分重要,但是,以人工智慧為重點的重大的科技創新的基礎投資不僅成為央企、國資的重大任務,而且成為民營經濟參與的重要領域,更成為國家集中攻下的一個重大任務。所以,這個印象也特別深刻。

第三,很多農民企業家過去都是搞以農産品為主的小企業,但今天到浙江看他們做電商、做網際網路,不僅帶動全村,而且他們的層次逐步在提升。所以,通過這些例子就看出來,以高品質發展為重要特徵的新的發展時代已經來了。今天更在結構轉型升級上,如果能夠破解中國在産業結構、消費結構、城鄉結構、科技結構、能源結構、貿易結構等方面的一些難題,中國的經濟結構升級就會取得重大進展。總量固然重要,十分重要,我們現在依然做大總量,但更重要的是結構。如果我們結構特別好,結構合理,這就説明中國的工業文明,科技帶來的新質生産力將支撐中國式現代化,增強中國國家的總體競爭力,使得我們在推動全球的産業變革、推動全球的人工智慧、推動全球未來的整個全球治理中都將發揮我們重大的作用。

中國網:正如您説,把結構做優化了才能實現高品質發展,進而能夠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遲福林:是的。

中國網:感謝遲院長接受我們的採訪。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圖片:倫曉璇;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相關節目: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一):中國式現代化是怎樣的"現代化"?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二):如何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三):高品質發展是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五):為什麼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不是選擇題?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六):為什麼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包含法治強國?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七):為什麼全面從嚴治黨能確保中國式現代化事業行穩致遠?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八):為什麼説綠色發展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 閱讀全文 >
< 收起 >
來源: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圖片:倫曉璇;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網站無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