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同時將“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作為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目標的重要內容。新型城鎮化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有什麼重要作用?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如何助力城市高品質發展?哪些城市的地下空間建設的探索實踐值得借鑒?本期節目,特別邀請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産資源研究院院長易榮與廣大網友分享交流。
中國冶金地質總局礦産資源研究院院長易榮接受中國網《中國訪談》專訪。(中國網 倫曉璇 攝)
中國網:易院長,您好!歡迎您做客中國網《中國訪談》節目。
易榮:中國網的朋友們,大家好!
中國網: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但是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將會大量增加,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已經成為城市高品質發展的必經之路。目前,我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情況如何?哪些城市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的探索實踐具有較好的借鑒價值?
易榮:隨著我們城鎮化率的提高,城市人口會逐年增加。隨著城市人口的增加必然帶來城市建設用地緊張。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平面式的、攤大餅式的擴展,我們的土地資源難以為繼的,因為到2023年我國的耕地數字是19.14億畝,按照18億畝的耕地紅線,可用的土地越來越少。所以,未來的城市發展應該是地上地下統籌協調立體化發展,充分利用好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緩解城市地表建設用地緊張,同時也能有效解決“大城市病”,從而實現城市的高品質發展。
“十三五”及“十四五”前半段是我國地下空間的高速發展的時期。,截至2022年底,我國城市地下空間累計建設面積29.26億平方米,在總體規模和發展速度上可以稱得上地下空間開發大國,我國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首先它解決了我們的公共交通問題,同時也解決了基礎設施地下化的問題,騰出了大量的地面的土地和空間。我們的城市地下空間的這種發展應該説為城市高品質發展起到重要的支撐。
我印象比較深的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位於北京通州,是我國也算是亞洲比較大的地下空間綜合利用項目,地下總建築面積達到128萬平方米,地上規劃總建築面積達到136萬平方米,它的總佔地面積才60公頃,有8條軌道交通在地下交匯,為我們整個立體樞紐交通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案例,同時也為北京市副中心按照新的城市化建設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樣板。
蘇州太湖新城從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來説,是把我們的地下空間地面的設施地下化,有商業綜合體,餐飲,包括商業,還有一些社會的公共設施,比如運動場、娛樂設施都地下化了。同時,最重要的是考慮人在地下的生活、工作心理上的一些影響,它把地面的陽光通過一個光道引入到地下,讓人身處在地下空間,但沒有感覺到是在地下,這應該説它就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最好的一個案例。
中國網:通過上述城市地下空間的建設成效來看,您認為,科學合理開發利用地下空間對於推動城市高品質發展,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可以提供哪些助力?
易榮: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第一,它確實能夠解決當今困擾著大中城市尤其是經濟發達城市建設用地供需之間矛盾。通過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同能夠騰出地面空間用於園林綠化,美化城市生態環境,也可以用於把適宜於地下的地下交通、市政公用設施、地下物流倉儲等地下化,實現土地集約節約利用。
第二,地下空間確實能夠提高城市的安全韌性,比如2021年鄭州的極端天氣下的水患給我們帶來了深刻的教訓,這些問題我們都是可以通過開發利用深隧、地下儲排水系統有效解決城市水患問題。
所以,城市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一是可以解決我們土地供需的矛盾,二是可以給城市安全韌性帶來極大的支撐,三是從“雙碳”來看,它確實可以助力“雙碳”目標的達成。
最後,我想地下空間在未來的戰爭中它也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免遭包括核武器在內的空襲或者爆破等破壞,兼具抵禦戰爭災害和自然災害的雙重優勢。
同時,地下空間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新的增長極,能夠有效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十三五”期間,我國地下空間開發直接投資總規模約8萬億元,按照1:2.6的GDP轉化率,拉動經濟21萬億元左右。
中國網:易院長,能否請您給我們再簡單的介紹一下,它是如何助力“雙碳”目標的達成?
易榮:我們都知道城市地下空間的資源包括兩個方面。第一個是空間資源,第二個是地熱資源。空間資源可以用了建設地下交通、地下市政、地下商業商業綜合體、地下物流倉儲等地下空間設施。由於地下空間的恒溫特性,能夠讓我們的地下空間保持一定的溫度。比如,地下20米左右的溫度可以恒定在13-16度之間,不管地表的氣候如何變化,我們地下空間的溫度是恒定的,地下設施可以減少供熱和製冷産生的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地下空間裏蘊含了大量的地熱資源,包括淺層地溫能、水熱型地熱和幹熱岩,其中淺層地溫能年可採量折合標準煤7億噸,可實現建築物供暖製冷面積320億平方米;水熱型地熱可採量折合標準煤19億噸,相當於2023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的33%;幹熱岩資源量折合標準煤約860萬億噸。以其2%作為可開採資源量計,約為2023年全國能源總消耗量的3000倍,充分開發地熱能資源,能夠為我們的減碳是做出積極貢獻的。
比如大興機場是國內最大的機場,它的能源消耗比較大,其淺層地溫能的應用已經達到了總能源消耗的8%-10%,這個數字對“雙碳”目標的實現、對節能減排是令人鼓舞的。
中國網:也是充分驗證了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這一重要特徵。
易榮:對。
中國網:下一步,如何進一步推進我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實現高品質發展?
易榮:我們的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從“十二五”、“十三五”到“十四五”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在整個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過程中存在先建設、後規劃,同時,在我們的建設過程中因為缺乏高精度的專項地質調查,所以在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施工過程中就碰到了不能夠繞開的岩溶、活動斷裂或者其他的地質災害,不僅耽誤了工期,還會産生重大的工程事故。我們這种先建設、後規劃,甚至建設推動規劃走的現象也是我們一直在行業裏進行呼籲的重點。所以,我在寫《第四國土——城市地下空間與未來城市》這本書裏就提出了,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要遵循“總體規劃引領,地質調查先行”規劃理念,真正通過地下空間開發利用能夠打造成我們所需要的高品質發展的城市。
中國網:感謝易院長接受我們的採訪。
易榮:謝謝!
(本期人員:編導/主持:裴希婷;圖片:倫曉璇;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
相關節目: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一):中國式現代化是怎樣的"現代化"?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二):如何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世界意義?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三):高品質發展是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四):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如何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五):為什麼國家發展和國家安全不是選擇題?
《奮進中國式現代化》系列訪談(六):為什麼中國式現代化強國包含法治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