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需要什麼,近平就幹什麼"--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

發佈時間:2017-01-30 11:35:18 | 來源:學習時報 | 作者:邱然 黃珊 陳思 | 責任編輯:王振紅

關鍵詞:近平,1975年,群眾基礎,秸稈覆蓋,歲月

採訪組:習近平和村裏人也越來越熟悉了吧?請您談談他平時生活和勞動的情況。


石春陽:近平沒過多久就適應了陜北農村的生活。兩年後,大多數北京知青返城了,近平卻幾乎和我們成了一家人。無論是老漢、後生、娃娃、婆姨,他都能跟大家聊到一塊兒去。

近平不但見多識廣、知識豐富,而且性格很隨和,説話既不偏激,也不保守,非常實在,所以我們特別喜歡跟他拉話。特別是晚上,我們年輕人經常到他住的窯洞去串門。他給我們講北京,講中國,講世界,講很多我們從來都沒聽説過的事,開闊了我們這些山裏人的眼界。他喜歡看書,而我們村裏人大多不識字,他就經常給我們講書本上的知識,讓我們對讀書識字産生了濃厚興趣。

近平也不光是給我們講,他也向我們打聽農村的情況,農活怎麼幹,莊稼怎麼種,村裏各方面情況他都問得很細,我們也都樂於給他講。

在勞動方面,近平非常下力氣。知青們剛開始幹活不行,每天給他們記6分工。近平幹活不惜力,從掙6分,到掙7分、8分、9分、10分……10分是一個農村壯勞力一天的工分。

近平因為勞動突出,跟社員群眾關係好,縣團委書記陶海粟發現他能力強,就派他到趙家河去搞了半年多的社教。他回到梁家河不久,就當了我們村的黨支部書記。

採訪組:村裏當時為什麼推舉習近平當黨支部書記?

石春陽:我覺得有這麼幾個方面的原因。

他有文化,有思想,有主意,頭腦靈活。當時我們村裏識字的人不多,需要一個有文化的人來主持事情,所以就選了近平當書記。

他勞動非常下力氣,和我們農村的壯勞力能幹一樣的活兒。那個年代,領導幹部必須要吃苦在前,近平在平時勞動的時候,幹的比我們社員還要多。這樣的人當幹部,能讓大家信服。

他和我們村裏人相處得非常好,感情非常融洽,群眾基礎非常好,大家都喜歡他,願意和他拉話,他説啥我們都願意聽。

近平敢擔當,能做事,總是為村裏著想。在當村支書之前,他就對村裏有很多規劃和想法。打壩、修梯田、打井,增加糧食産量,這些他一直都在考慮,都在和社員交流。當時村裏一些老年人比較保守,對新鮮事物比較抵觸。近平給他們做思想工作,容易説服他們,能把隊伍帶好。

他在搞社教期間處理趙家河村裏的大事小事,積累了一定的工作經驗。

另外,他是北京知青,在我們農村各個姓氏、各個家族中間能保持中立,做到公平公正,不會偏袒誰,大家都信任他。

近平當時也非常願意擔任村支書這個職務,雖然很苦很累,但他不在乎,他真心實意想為梁家河做一些事情。

採訪組:請您具體講一講,習近平當村支書以後都做了哪些事情?

石春陽:近平上任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辦沼氣。他到四川綿陽去考察學習建設沼氣池的技術,回來以後結合我們延川當地的氣候進行研究、施工。他在知青住的院子旁邊挖了一個沼氣坑,用水泥打成池子。雖經歷了一些挫折,但沼氣池最終辦成了,解決了我們這個地方缺柴燒的問題。

沼氣普及以後,梁家河點燃了陜北第一盞沼氣燈,我們做飯、照明都可以用沼氣,沼氣池裏清出來的肥料,還可以給莊稼上肥,一舉多得。

近平在我們村裏辦了一個鐵業社。他發現我們村裏有的社員有打鐵的手藝,就蓋了一間打鐵的小“車間”,讓鐵匠打鐵做農具,鐵匠能掙工分。社員需要農具,不用跑到縣上,直接到鐵業社來就可以了。這樣就解決了村裏農具的需求問題,方便了群眾。

近平還給我們村辦了一個代銷點。我們到文安驛公社去一趟,一來一回七十多裏地,大路小路,要走一天時間。哪怕去打一桶煤油,也要天亮了就出發,到文安驛買了油,吃口飯,休息一下,再回到梁家河,太陽就快落山了,不走快一點,晚飯都趕不上。

近平召集我們村裏人開會説:“咱村裏人去買個東西,要走一天,這太不方便了。像煤油這種必需品,我們完全可以把文安驛供銷社的東西拿一部分回來,在村上統一銷售,我們再按單子定期跟他們結賬。”村裏人一聽,覺得這確實是個好辦法:一兩個人拉著毛驢去文安驛公社馱回來一些日用品,就免去了村裏那麼多人來回奔波。這件事越早辦成越好,大家都非常支援。

近平説幹就幹,領著村裏人,用最快的速度就把代銷點辦起來了。這個代銷點基本備齊了社員的各種生活必需品,有煤油、火柴、肥皂、食鹽、糖果等等。


1  2  3  4  5  6  


[列印]

[[收藏]]

[TT]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