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成都廣播電視臺“教育局長會客廳”欄目組走進大邑
12月16日,成都市廣播電視臺“教育局長會客廳”欄目組走進大邑縣,在四川省大邑中學錄製“教育局長會客廳”——《大教育 新生態 區域教育變革的大邑實踐》節目。
成都市“常青樹計劃”學監李剛,松潘縣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張燕,大邑縣教育局部分科室長,大邑縣教育系統部分校(園)長、人大政協代表、部分學生家長等50余人現場聆聽。大邑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何蔚,縣教育局中小學教研室、大邑中學、安仁中學、官渡中學、東街小學、建華幼兒園負責人擔任嘉賓。成都未來教育家聯盟科研部部長、青羊區教科院副院長葉劍擔任主持人。
錄製中,何蔚等八位嘉賓在長達2個小時的叩問中圍繞教育整體謀劃、改革創新舉措、優質均衡、區域聯盟、教育生態、五育並舉、人才培養等方面向節目現場全面展示了“大教育 新生態 區域教育變革的大邑實踐”工作舉措與成果。
2023年8月,縣教育局制定併發布《大邑教育高品質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作為未來三年大邑教育的統一行動綱領。重點圍繞高品質教育發展目標,確定了涉及資源優化配置、家門口好學校培育、教師隊伍建設、家校社協同育人等“六大行動”,力求全方位構建大邑教育發展的新格局,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態。
圍繞三年行動計劃,局黨組創新提出“1+1+N”大教研模式,聯合若干骨幹教師,融合一線教學經驗和學科教學理論,實現備、教、學、評一體化,破解教與研脫節難題,促進教研員與教師的深度融合。2023年以來,中小學教師參加精品課競賽獲部級獎1人、省級獎6人、市級獎70余人次,課例《追尋文明的足跡》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
組建6個公民辦幼兒園協同發展共同體,通過“以強帶弱、以城帶鄉、優勢互補、資源共用、互幫互學、挖潛共進”,促進了區域學前教育普及普惠發展。目前,全縣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達86.86%,公辦幼兒園在園幼兒佔比為62.18%,優質資源覆蓋率高達97.92%。
建立14個教育聯盟,通過以大帶小、以強帶弱、以城帶鄉、城鄉互動,整體帶動全縣各學段及公民辦學校協同健康發展,與高新區教育文體局全面結對;與石室中學、列五中學、成實外教育集團等深度合作辦學;與北京101中學、成都七中、成都市實驗小學等10余所名校共建網際網路學校,通過優質遠端網路教學惠及全縣4萬餘名中小學生,不斷拓展優質資源渠道,豐富優質資源供給。安仁中學成功獲批成都市新型教與學模式實驗校、成都市教育局“擴優提質”教學品質進步顯著獎,被教育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評為“中小學國防教育示範校”。
2023年,引進一所民辦高中(大邑鴻鵠高級中學),建成官渡中學,完成15所學校運動場改造升級。2024年,抓緊修建官渡小學和實驗中學新建綜合樓,投入3億元包裝義務教育學校、三所高中改造和新型基礎設施,全面提升學校硬體設施。
通過區域聯動、部門協作以及家校共育,成功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制定《大邑縣家校社協同育人工作實施方案》,構建政府主導、多方參與的家庭教育工作格局。同時,全面推行家訪制度,到府了解學生的家庭現狀,有針對性的進行教育。選優配強幹部隊伍、推進縣管校聘、實施“五大培養計劃”等措施,不斷壯大名優教師隊伍。目前,全縣擁有省市縣名師工作室30個,培養正高級教師10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省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優秀教師近200人,隊伍實力顯著增強。
落實“五育”並舉,鼓勵學校結合自身實際,確立自己的辦學理念,形成了銀都小學網球、東街小學籃球、安仁鎮學校足球、上安學校武術、南街小學紙漿畫、潘家街小學皮影、三岔小學戲曲、蔡場小學農事教育課程、敦義小學陶藝課程、韓場學校木工課程、北街小學情趣教育、三岔小學紅色教育、南街小學健育文化、子龍街小學子龍文化、王泗學校風箏文化等“各美其美”的教育景象。大邑東街小學被評為“全國書香校園”。
積極探索、逐步形成涵蓋“向內提質”“向外聯動”“向上銜接”“向下貫通”四個維度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這種人才培養模式推動了家、校、社、政“四位一體”聯動機制的形成,打通了小初高一貫制培養渠道,形成共建、共用、共育的聯動育人機制。
精彩主持、精闢解讀、溫度分享,讓與會人員看到了一個以“大教育”理念構建區域教育發展、以“新生態”建設營造和諧融合發展新環境、以“高品質”驅動區域教育深變革的大邑教育新樣態正在生成!(圖/文 成都市大邑縣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