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縮略圖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首頁> 中國教育>

助力大國工程人才培養 2024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年會在成都召開

2024-12-17 15:39

來源:中國網教育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良工造物維其巧,大匠誨人必以規。”在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工程領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變革。CDIO工程教育聯盟通過聯盟內高校之間整合共用教育資源,為工程教育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為培養創新複合型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12月13日至15日,2024年CDIO工程教育聯盟年會暨“創新學習工場”建設研討會在成都召開。

本次大會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指導、中國高教學會工程教育專委會支援,CDIO工程教育聯盟、全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聯盟聯合主辦,成都資訊工程大學、汕頭大學、燕山大學共同承辦。來自全國各地近300名高校及企業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圍繞“智慧時代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工程教育”主題,設置了開幕式、主題報告、研討沙龍、分論壇報告4個環節,與會專家學者共議高校人才培養新機制,共探工程教育培養方式新路徑。

借力本次大會匯聚各方智慧

為培養卓越工程師貢獻力量

此次會議開幕式,在CDIO工程教育聯盟執行理事長、成都資訊工程大學校長何建新主持下拉開序幕。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李家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理工處一級調研員侯永峰,四川省教育廳高等教育處處長謝亮馮,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成都資訊工程大學黨委書記沈火明,加拿大工程院院士、CDIO工程教育聯盟理事長顧佩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電子科技大學原校長曾勇,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原黨委書記、成都資訊工程大學原校長周定文,華中科技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常務副主編余東升,清華大學教授、國家級工程訓練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主任李雙壽,全國優秀教師、燕山大學原副校長趙永生,國際學習工場學會理事、同濟大學現代製造技術研究所所長張為民,同濟大學工業4.0 學習工場副主任陳雲參加開幕式。

“工程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關鍵交匯點,承擔著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的重任。CDIO工程教育聯盟、全國地方高校卓越工程教育校企聯盟是工程教育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民間社會團體,開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兩個聯盟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交流頻繁、互動深入,合作成效顯著。”李家俊在致辭時表示“在工業産業進一步深刻變革的背景下,未來工程技術人才教育如何積極識變、科學應變,正是我們面臨的重要命題,建議做好四點思考:聚焦理念創新,加強高等工程教育整體設計;聚焦內容創新,打造高等工程教育堅實內核;聚焦方法創新,構建高等工程教育育人範式。聚焦標準創新,建設一支適應工程教育改革創新的師資隊伍,要強化工程教育的評價體制機制改革,分類建立品質評價標準。”

“長期以來四川省高度重視工程教育改革,通過調結構、建平臺、抓內涵,切實推動工程教育改革發展,主動服務六大優勢産業發展對人才的迫切需求。”謝亮馮在致辭仲介紹到,當前四川正積極推進川渝卓越工程師創新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和人工智慧學院建設,匯集更多行業資源,著力創優高層次工程人才培養的政策環境。“成都資訊工程大學作為CDIO工程教育聯盟執行理事單位對四川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所貢獻的智慧與力量,期望CDIO工程教育聯盟及與會專家進一步交流互鑒、多出良方,共同拓展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及高品質發展的四川方案。”

“學校作為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院校、國際CDIO工程教育組織正式成員十餘年持續探索與創新實踐CDIO工程教育模式,全面實施以專業建設為主線的教育教學一體化改革,切實為服務國家戰略、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工程人才。”沈火明在致辭時介紹道,“中國式現代化對工程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希望通過承辦本次大會切實團結聯盟力量、匯聚各方智慧,共同為改革創新未來工程教育、高品質培養卓越工程師隊伍作出貢獻。”

“全球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正加速演進,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正深刻改變各行各業。智慧時代正在加速解構傳統的教育生態和教育模式,高等工程教育更需主動擁抱數智化時代。中國的工程教育改革需要大家的共同參與,共同探討智慧時代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工程教育改革。”顧佩華表示。他號召高等工程教育探索與實踐者們要進一步聚焦數智技術、實際場景、跨學科融合對未來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重要意義,共同推進CDIO與未來工程教育創新發展。

為未來工程教育改革的路徑提供指引

推進建設教育強國戰略目標穩步實現

與此同時, 侯永峰、曾勇、沈火明、余東升、李雙壽、顧佩華分別圍繞智慧時代高等工程教育新挑戰、未來工程教育改革範式探究、數智賦能高校課程建設、數智化轉型、未來技術與創新學習工場作了主題報告。

在主題報告中,侯永峰指出教育強國建設是科技強國和人才強國建設的“底牌”和根本,從當前形勢、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未來的路徑三個層面分享、探討了中國工程教育今日之勢、明日之變;曾勇強調了工程教育與藝術教育、通識教育的連接與相互作用,鼓勵打破學科壁壘,推進文、理、工等學科專業相互尊重與交叉、科學與藝術的融合與碰撞,培養更適應新時代及未來發展的複合型人才;沈火明從數智時代的教學變革、教學轉型、教學創新三個層面分享了高校數字化轉型的典型案例和具體舉措,並從中總結出了適應多數高校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方法論,以教育資訊化引領教育現代化;余東升認為智慧化、整合化、通識性是未來工程教育的新方向,融合時代發展潮流是工程教育的歷史必然;李雙壽以清華大學iCenter 基礎工業訓練中心的建設為基礎,結合新時代、新業態、新工科潮流,分享了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實踐與創新教育中心的建設和運作模式;顧佩華結合人工智慧時代到來的背景,指出AI 技術將對未來工業發展影響深遠,新工科教育需要再深化再拓展,分享了探索實施新工科適應性融合創新模式和教學新範式,提出了創新工場系統對於工程教育體系起著補短板、強弱項、鍛長板的作用,著力建構AI 時代工程教育的中國方案和中國模式,加速工程教育強國建設;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秘書處相關負責人回顧了工程教育認證20 年的歷程與發展,總結了過往經驗及當今變革之勢,為大家進一步推進工程教育認證,高品質培養卓越工程師,適應未來發展要求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此外,顧佩華、周定文、何建新、趙永生、李雙壽、張為民、陳雲七位嘉賓圍繞“創新學習工場建設”開展研討沙龍,分享了工程教育體系和創新工場體系的整合與融合,激發了各位專家學者思想火花的碰撞,對創新學習工場在中國的落地推廣提出了諸多建設性的思路與舉措。

在12 月 15 日上午,“專業建設與專業認證”“課程建設與項目教學”分論壇同步召開,相關十位嘉賓圍繞卓越工程人才自主培養、工程教育認證標準(2024版)、跨學科融合培養工程人才以及智慧課程建設、AI賦能課程改造升級、案例式項目式課程建設等主題進行了分享。會議期間還召開了CDIO工程教育聯盟工作會,總結聯盟近年工作情況及下一步重點規劃,審定了聯盟新一屆組織架構,修訂了聯盟章程,通過唐山學院等3所高校入會申請。

據了解,此次大會不僅加深了與會人員對新時代下高等工程教育新挑戰的理解,也為未來工程教育改革的路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通過這次會議將助力我國高等工程教育的創新發展,為培養更多適應智慧時代的高素質工程人才,為實現建成教育強國戰略目標起到積極作用。(王李科)

【責任編輯:閆景臻】
返回頂部